-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双1,3,4-噻二唑基苯甲酰脲的合成及其生物活性研究.doc
双1,3,4-噻二唑基苯甲酰脲的合成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1,3,4-噻二唑类衍生物具有杀菌、杀虫、除草和很好的植物生长激素等农药活性和抗惊厥、抗肿瘤、消炎等医药活性,近年来受到化学家和药物学家的重视;含脲官能团的杂环化合物大多也具备很强的生物活性,目前已开发了很多相关的杀虫剂、杀菌剂及除草剂。根据活性叠加原理,将具有生物活性的1,3,4-噻二唑亚结构和脲官能团连接在一起,他们之间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发生协同作用,从而增强这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所以近些年很多文献报道了关于含2,5-二取代1,3,4-噻二唑基取代脲类化合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但同一分子同时含两个1,3,4-噻二唑亚结构和脲官能团的化合物却鲜见报道。为了考察1,3,4-噻二唑与脲两个亚结构之间的协同作用,并探索同一分子中同时含多个相同活性亚结构的活性叠加规律和拓宽该类化合物的抗菌谱,作者合成了7个未见文献报道的双噻二唑基苯甲酰脲化合物,所有目标化合物均进行了IR、1HNMR和元素分析确证。其合成路线如下所示。1 实验部分1.1 主要仪器与试剂 PE-983型红外光谱仪(美国Nicolet公司);XL400 MHz核磁共振仪(德国Bruker公司);VarioELⅢCHNSO元素分析仪(德国Elementar公司);X-6型显微熔点测定仪(北京泰克仪器有限公司)。
氨基硫脲(化学纯);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1.2 实验步骤1.2.1 2-氨基-5-巯基-1,3,4-噻二唑的合成
在三口烧瓶中,先后加入0.08 mol氨基硫脲、20 mL DMF和7.614 g(0.10 mol)二硫化碳,在油浴中加热回流反应6h,冷却,减压蒸去溶剂,残余物溶于40mL(2 mol/L)氢氧化钠溶液中,用活性炭脱色后加适量浓盐酸酸化,得黄色沉淀粗产品,经无水乙醇重结晶,得针状结晶。收率78%,m.p.234~235℃。1.2.2 中间体二(2-氨基-1,3,4,噻二唑-5-基-丙二硫醚的合成
取10mmol 2-氨基-5-巯基-1,3,4-噻二唑、0.04 g氢氧化钠和15mL无水乙醇,控制水浴温度50℃,于圆底烧瓶中充分搅拌至固体全部溶解。将1.01g(5mmol)1,3-二溴丙烷溶于5mL无水乙醇后逐滴滴人反应瓶,回流4 h,冷却,抽滤,用无水乙醇重结晶得白色固体。收率68%,m.p.248~249℃。1.2.3 取代苯甲酰基异氰酸酯的合成 参照文献方法取5 mmol苯甲酰胺溶于35 mLl,2-二氯乙烷(DCE)中,冰水浴冷却至0~5℃,加入10 mm01草酰氯,室温搅拌1.5 h,升温至50~55℃,反应约3h,再在氮气保护下回流至无氯化氢气体放出为止。减压蒸馏回收二氯乙烷和草酰氯,得油状苯甲酰异氰酸酯,未经分离直接参与下一步反应。1.2.4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取2 mmol双2-氨基-5-巯基-1,3,4-噻二唑、10 mLDMF,于烧杯中充分完全溶解,缓慢滴加到上述苯甲酰异氰酸酯中,控制水浴温度40℃,氮气保护下搅拌回流5 h,TLC检测反应完全[展开剂∶V(乙酸乙酯)∶V(石油醚)∶1∶1],冷却,减压蒸馏回收DMF,用少量丙酮洗涤3次,抽滤,用DMF-无水乙醇重结晶,得白色目标化合物3a~3g,各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如下。
化合物3a:白色粉末,收率65%,m.P.265 ~266 ℃。1HNMR(CDCl3,400 MHz),δ:2.1~3.0(m,6H,—CH2—);7.4~7.8(m,8H,PhH);11.26(s,2H,NH);11.42(s,2H,NH)。1CNMR(CDCl3,400 MHz),δ:175.24(O=C-Ar);165.68(—CONH);163.42,162.68,133.68,132.46,130.24,128.26,35.26,30.14。IR(KBr),ν,cm-1:3 230(NH);3 233(NH);727(C=O);1 557(苯环骨架震动)。元素分析,C22H18-Cl2O3N8S4,实测值(计算值),%:C 41.57(41.55);H 2.83(2.86);N 17.64(17.59)。 化合物3b:白色粉末,收率58%,m.p.270~271℃。1HNMR(CDCl3,400 MHz),δ:2.3~3.5(m,6H,—CH2—);7.2~7.6(m,6H,PhH);11.24(s,2H,NH);11.76(s,2H,NH)。1CNMR(CDCl3,400 MHz),δ:178.24(O=C—Ar);169.68(—CONH);165.48,163.53,138.57,136.61,134.27,129.43,125.66,121.71,35.28(SCH2);30.24(CH2)。IR(KBr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