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十九章 超敏反应 掌握: 超敏反应的概念和分型; I型超敏反应的特点、主要成分和细胞以及发生过程和机制; II型和III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 熟悉: I型超敏反应防治原则及临床常见的I,II,III和Ⅳ型超敏反应性疾病。 了解: IV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及临床特点。 超敏反应 超敏反应: 已被某抗原致敏的机体,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时因产生病理性的免疫反应而导致组织损伤或生理功能紊乱,称为超敏反应(hypersensitivity),俗称变态反应或过敏反应。 引起超敏反应的抗原称为变应原(allergen)。 根据反应发生的速度、发病机制和临床特征将超敏反应分为Ⅰ、Ⅱ、Ⅲ和Ⅳ型。 Ⅰ~Ⅲ型由抗体介导,而Ⅳ型由T细胞介导,反应发生较慢,故称迟发型超敏反应。 病案一: 王××,男,36岁,公司职员。主因晨起或遇冷空气时,打喷嚏,流清水样鼻涕;鼻塞、鼻痒;头昏沉、怕冷就诊。每次发作历时半小时左右,症如感冒,可自行缓解,缓解后无任何不适。一年内累计发病天数6个月,有多年病史。鼻窥镜检查示:双下鼻甲肿大,粘膜色苍白。实验室检查结果:变应原皮肤试验(+)。 讨论题: 1.试分析本例鼻炎的病因。 2.为何患者会常年发病? 第一节 Ⅰ型超敏反应 Ⅰ型超敏反应是临床最多见,也是最早被认识的一种超敏反应。Ⅰ型超敏反应主要由特异性IgE介导产生,其主要特征是:①发生速度快,一般在第二次接触抗原后几秒钟至几十分钟内出现症状,但消退也快,被称为速发型超敏反应;②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及遗传倾向;③一般引起功能紊乱性疾病,不发生严重的组织细胞损伤,为可逆性反应。 Ⅰ型超敏反应发生机制示意图 IgE受体桥联致肥大细胞 脱颗粒示意图 嗜酸性(左)和嗜碱性粒细胞(右)形态图 I型超敏反应临床常见疾病 (一)全身性过敏反应 1.药物过敏性休克:青霉素、链霉素、先锋霉素、头孢菌素、普鲁卡因、有机碘、维生素B族 2.血清过敏性休克 (二)局部过敏反应 1.呼吸道过敏反应 :过敏性鼻炎和支气管哮喘 2.皮肤过敏反应 3.消化道过敏反应:常见食物为鱼、虾、蟹、鸡蛋、牛奶和坚果果仁等 防治原则 一般需查出变应原,还需证明变应原与疾病间存在密切相关。对于药物或食物性过敏反应,若无可靠简便检查法,可先进行问诊。 (一)检出变应原,避免与之接触 临床检测变应原一般用直接皮肤试验 (二)脱敏治疗 1.抗毒素血清脱敏疗法 2.特异性变应原脱敏疗法 (三)药物防治 1.抑制生物活性介质药:色甘酸二钠、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 2.拮抗生物活性介质药:苯拉海明、扑尔敏、异丙嗪、乙酰水杨酸、多根皮苷耵磷酸盐 3.改善效应器官反应性药物: 肾上腺素、葡萄糖酸钙、氯化钙、维生素C 病案二:两位血型同为O型Rh-的母亲,其中之一初次分娩的婴儿血型为B型Rh+,另一初次分娩的婴儿为O型Rh+。如果这两位母亲再次妊娠时,胎儿血型为B型Rh+,这两个婴儿出生可能会发生新生儿溶血症。 讨论题:为什么会发生新生儿溶血症?其程度有无差异? 第二节 Ⅱ型超敏反应 此型超敏反应是IgG、IgM类抗体与靶细胞表面相应抗原结合后,通过激活吞噬细胞、NK细胞及补体系统,引起靶细胞溶解和组织损伤,故此型超敏反应也称溶细胞型或细胞毒型超敏反应。 Ⅱ型超敏反应发生机制示意图 II型超敏反应临床常见疾病 (一)输血反应 (二)新生儿溶血症 分娩后72小时内给母体注射抗Rh血清能有效预防Rh血型不符所引起的溶血症。 (三)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因服用某些药物(如甲基多巴类)或因病毒感染(如流感病毒、EB病毒),使红细胞膜表面成分发生改变,刺激机体产生了抗红细胞的自身抗体,与改变了的红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引起自身溶血性贫血。 (四)药物过敏性血细胞减少症 持续服用青霉素、非那西汀、异烟肼常造成溶血性贫血,氯霉素、磺胺和奎尼丁常引起粒细胞缺乏症,用司眠脲、苯拉海明和利眠宁可引起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五)抗基底膜型肾小球肾炎 (六)甲状腺功能亢进:又称Graves病 病案三: 患儿王×,女,4岁。主因全身水肿2天,于2002年10月16日就诊。患儿20天前曾因发烧咽痛到医院就诊,诊断为急性扁桃体炎,予以静脉点滴清开灵等药。3天后症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