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女奴的人生际遇》之黑人女性身份建构.docVIP

《一名女奴的人生际遇》之黑人女性身份建构.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名女奴的人生际遇》之黑人女性身份建构    内容摘要:《一名女奴的人生际遇》是早期非裔女作家哈丽雅特?雅各布斯的一部自传式作品。它揭示了处在奴隶制与父权制夹缝中的黑人女性的生存境遇以及出现的身份危机。从女性主义的视角分析女主人公琳达的成长史,可以窥见其对身份的探索,以及黑人女性的觉醒对整个黑人民族身份建构的意义。    关键词:《一名女奴的人生际遇》 身份危机 身份建构 成长    哈丽雅特?雅各布斯(Harriet Jacobs,1813-1897)是美国文学史上较有影响力的非裔女作家之一,被誉为“播下当代黑人女权自传和黑人文学传统中女性小说种子的人”[1]。1861年出版的自传《一名女奴的人生际遇》是其唯一一部作品,却因内战的爆发而被埋没。直到20世纪80年代学界加大了对早期非裔女作家的关注,雅各布斯作为最早进行奴隶叙事的黑人女作家,才重新得到认可与肯定,也因此奠定了其在文学领域的地位。    《一名女奴的人生际遇》以雅各布斯在奴隶制下的生活经历为依据而写成。书中采用笔名琳达?布伦特,讲述了女主人公琳达为逃脱奴役的枷锁,与命运顽强抗争,不惜生命逃亡北方,最终获得自由的心理与实践历程。黑人女性的身份问题历来为黑人作家关注,本文试从女主人公琳达的生存境遇着手,探讨琳达艰难的身份建构之旅,进而分析个体对种族身份探求的深刻意义。    一.女奴琳达的生存境遇与困惑    美国内战前的黑人女性身份卑微,处境悲惨。她们不仅深受奴隶制压迫,还因性别弱势为提倡父权制的男性所排斥,处在夹缝中的黑人女性无法喘息,艰难存活。    雅各布斯笔下的“会呼吸的机器”[2],或者是“奴隶主种植的棉花,饲养的马儿”[3]等是对奴隶制于黑人女性极大摧残的最贴切描述。女主人公琳达作为一名女奴,在横行霸道的白人主人福兰特医生的监视下,艰难地生活,丧失了基本的人生自由。她日日劳作繁重,而饮食、穿着、住宿等基本生活要求却无从满足。更为严重的是,还经常沦为白人主人的泄欲对象,忍受各种语言攻击与性侵犯。15岁时,白人主人福兰特医生就对她威逼、诱惑,雅各布斯在书中这样写道,“主人每次见到我,都会提醒我,我是属于他的,并对天地起誓,他终会逼我屈就。”[4]面对福兰特医生的步步紧逼,倔强的琳达在19岁的时候,自主选择与白人律师桑德先生恋爱,以为命运会就此得到改变。然而在与桑德先生育有两子之后,被奴役的境况依旧未改变。而奴隶孩子跟从母亲身份,作为白人主人财产而存在的这一规定却成为了福兰特医生左右琳达命运的筹码。这个时期的琳达对自我与他人不甚了解,从而出现了身份危机。    二.女奴琳达的身份建构    奴隶制虽然极大程度上限制了琳达的人生轨迹,但却并未阻碍她进行身份的自我探索,她始终以自己特有的方式进行身份的建构,并从中收获了精神上的成长。从内心对死亡的期许到决心与命运搏击,再到7年暗藏阁楼,琳达经历着成长的蜕变,自主意识亦在逐渐觉醒。    饱受了奴隶制种种压迫的琳达悲痛欲绝,生命亦变得淡泊而无价值。“我宁愿死在监狱,也不愿这么拖着,痛不欲生地活着……”[5]这一声呐喊道出了琳达生活的辛酸苦楚。宁可舍弃生命,也不愿继续深陷奴役,屈就于主人的肮脏欲望。琳达对死亡的期许是一种针对身份危机的搏击,但又带有一种与奴隶命运妥协的无奈。这种死亡不再阴森恐怖,更似一种幸运解脱。就如同祖母在安慰琳达年幼丧父的悲伤情绪时所言,“谁又知道上帝的意思呢?也许他们的离开是上帝带他们逃脱那毫无喜乐的未来。”[6]从女性觉醒的角度来看,琳达对自我生命的取舍,恰恰是其思想解放、身份建构的开始。    然而,奴隶母亲角色的担当却改变了琳达对生命的领悟,也影响着她的身份建构。初为人母的琳达品尝了孩子带给自己的幸福感,但奴隶制对母性的剥夺以及过往的悲惨经历都在暗示着她黑人奴隶成长道路上遭遇的荆棘与磨难。为了守护这份幸福感,琳达毅然与命运搏击,“我决定冲破黑暗,为我的孩子营造一个光明的未来。”[7]母亲的身份使琳达获得了重生,也因此丰富了其身份建构的意义与内涵。    重生之后的琳达对自我与他人进行了反思,意识到了白人奴隶主的狡猾以及黑人女奴的势单力薄,从而选择通过一种智慧的方式进行抗争。于奴隶来说,隐匿是逃避监视的捷径。为此,琳达选择在祖母的阁楼暗藏7年。然而,这并非她对现实的消极回避,相反是对当时社会的深刻认知与主动疏离,这也正是其思想成熟的体现,而期间针对恶劣的环境琳达表现出来的独立与坚强更促进了其身份的建构。“小阁楼只有9英尺长7英尺宽,最高的部分也只有3英尺高……任何光线或是空气都进不来……白天和夜晚是一样的。”[8]尽管如此,小阁楼却将琳达与福兰特医生隔离,与奴隶制的压迫脱离,从而间接地赋予了琳达一定程度的权利与自由。而邻街道墙上意外凿出的一个洞却对琳达身份的建

文档评论(0)

lnainai_sj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