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三味书屋”到“百草园”摘 要:科学课是打开孩子们亲近自然、体验生命的一扇大门,通过开放式的生命体验活动――亲历种养、体验,调查研究,开阔视野,把学习变成发展的动态的过程,还原为鲜活的生命的流动,从而让学生从丰盈的生命体验中产生尊重、热爱生命、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感,把孩子们解放出来,把美好的假期和童年还给孩子,使大自然的“百草园”真正成为孩子们的乐园!关键词:生命体验;亲身经历;观察记录【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6)02B-0050-02一、聚焦现实――书屋依然是“三味”童年是什么?是树上的蝉,是水中的蛙,是采蘑菇的自在,是拾稻穗的欢欣……曾几何时,这些都离孩子们越来越远了,一张书桌、一盏台灯、一叠书本承载了孩子们的童年,亲身触摸蝴蝶振动的翅羽,看着种子发芽开花直到结果成了一种奢望。让我们先来看一组数据:5% ――在中国,只有5%的母亲说自己的孩子常常在大自然中探索。现代社会中儿童的生活被“去自然化”这对于孩子们乃至整个中国的未来,可能是一个危险的信号。70%――七八成小学生“长”在课外辅导班,每个孩子平均有3~5个辅导班,平均每月花费至少需要500~2000元。25m2――在偌大的校园中,一块25m2的土地成了孩子们对学校最深刻的回忆。刨土、播种、收获……在这块“百草园”中,孩子们享受了思考,收获了成长,理解了生命,懂得了合作。毕业之后,那块土地成了学生们谈资最多的话题。也难怪,当今的都市儿童,住的是高楼,看的是电视,玩的是机器玩具、电子游戏机,大自然却离他们越来越遥远。他们哪能体会到看蚂蚁搬家、在草丛中捕捉蚂蚱、用网兜抓树上的知了、在泥土中挖蚯蚓的乐趣。专家指出,现在的孩子缺乏想象力、创造力,动手能力差,与孩子远离大自然、远离绿色不无关系。“在人的心理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我们要做的,就是让孩子们重新从书桌前回到“百草园”。一个生物角,一片自留地,一次亲自参与的种养活动,或许就能触动孩子们亲近自然的心弦,引领他们开启生命体验的大门。孩子们到底需要什么?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如果一个人忘掉了他在学校里所学到的每一样东西,那么留下来的就是教育。”我们的学校教育,特别是科学教育到底该有何作为呢?我们的科学课堂,是否为孩子们涉足大自然提供了必要的准备,以激发他们内在的动机,促使他们产生足够的兴趣?二、寻根探源――纸上得来终觉浅孩子们头脑中的科学知识从哪里来?他们能提出自己的科学问题吗?他们能通过观察实验解决这些问题吗?当孩子们对热带雨林滔滔不绝时,却常常不了解自己所在地区的森林,甚至不了解教室门外的草地;他们懂得蚂蚁的身体结构,却从来没有一次驻足观察蚂蚁觅食;他们每天吃着粮食、蔬菜、水果,却从来没有完整地看到种子的发芽、长大、开花、结果……说到底,他们得到的是间接的体验,而不是他们亲自体验得来的,没有生命和活力。孩童时期做过的事往往会终身难忘。我们的科学课就能为孩子们增加经历,例如:让孩子们养几条蚕,他们会小心喂养、精心呵护,他们会把蚕宝宝当成自己的心肝宝贝,眼见蚕宝宝一天一天养大的兴奋与愉悦,亲眼见到蚕宝宝的成长、蜕皮、成茧,孩子们会一生难忘。这样的经历能使孩子们懂得生命的可贵,懂得人与动物的和谐相处。有这样的经验,他们往往能推测其他生命的成长历程、能体会到生命的一生。有了这样的方法会推及饲养其他动物的方法。这不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吗?“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我们之所以要让孩子们亲历探究过程,像科学家一样搞科学,是因讲授式的教学无益于孩子们科学素养的提高。要让孩子们亲历、亲自去获得,在经历面前,任何“讲解”“告诉”都是苍白的。无论是成功的体会还是失败的滋味,都是一份宝贵的财富。在活动中,孩子们收获的不仅仅是一点知识、一点能力,此外的东西才是最宝贵的。也许,就此会引发一个人思想意识中的潜在因素,影响一生。三、科学课堂――绝知此事要躬行一棵树真的能令他们如此着迷吗?回答:只要让孩子们亲历,他们就会有足够多的意想不到的发现:第一次走出教室,带着目的观察;第一次用手摸、眼睛看、鼻子闻、耳朵听、用纸拓印树皮,用尺子量,围抱一棵树;第一次把观察到的向别人描述;第一次静静倾听同伴的描述……科学课深深地吸引着他们。我想象中的教室,是外向的,土地就是教室,从屋里能看到外面,校园里有绿地。科学课是打开孩子们亲近自然、体验生命的一扇大门,通过亲自体验,坚持观察、记录等,培养他们热爱生命、热爱大自然的情感。科学课中饲养小动物、栽培花草、观察常见的动植物、研究植物的根茎叶、做蚯蚓找栖息环境的实验、研究土壤的成分等活动,为孩子们亲近大自然创造了条件。我们养的蚕长胖了、蜕皮了、做茧了、羽化了、产卵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