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境融合:“补缺”假说视角下的小学英语语境策划.docVIP

形境融合:“补缺”假说视角下的小学英语语境策划.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形境融合:“补缺”假说视角下的小学英语语境策划【摘要】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王初明教授在他的“补缺”假说中指出,中国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受到汉语语境知识的干扰,从而出现“中式英语”或“哑巴英语”的现象。这一现象若能得到有效抑制,必将有助于学习者准确得体地使用英语。为此,可以在英语教学中,从儿童外语学习心理出发,探究多层多样的、富有画面的、有情感互动的语境活动,从而让语言形式和语境知识得以融合。【关键词】补缺假说;语言形式;语境知识;融合【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01-0021-03【作者简介】范运刚,江苏省连云港市解放路小学(江苏连云港,222002),一级教师。由于受汉语语境知识的强势干扰和英语语境知识缺失的影响,学生往往会拿汉语套用英语。如:中国学生常常这样打招呼Good morning,Teacher Wang!而英语国家的人是不习惯这样的表达的,他们想到的是Mr Wang 或是Miss Wang。在汉语环境中由于缺少与英语表达方式相匹配的真实语境,因而汉语语境知识会被激活,并发生不恰当的介入性补缺,导致学习者对英语的理解和运用带上汉语的思维,这就是二语习得“补缺”假说的观点。这种现象若得不到抑制和矫正,是不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英语思维的,并会最终影响学生用英语交际的成效。笔者认为运用“形境融合”的方式能有效地改变这一现象,所谓“形境融合”,即语言形式和语境知识的融合,就是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在真实语境中运用语言的机会,鼓励学生通过体验、实践、参与、探究和合作等方式进行学习,并让语言形式和语境知识在多种条件下得以融合。一、准确完整的语境知识:形境融合的应然语言形式与语境知识的联系是二者走向深度融合的前提。笔者立足小学英语教材,从文化习俗、思维观念、情感语气三个方面总结容易被忽视的语境知识,并提出教学建议。1.了解中西方文化与习俗的差异。教师要尽可能地让学生了解语言背后的历史、文化、传统习俗等背景知识,包括词汇的构成和由来,这将有助于学生的联想和记忆。如:hamburger由ham和burger构成。类似的还有:blackboard,chopsticks,afternoon,timetable等。英语中称呼一般用Mr,Miss或Mrs,不知其名的陌生人常用Sir 和 Madam,而Teacher Wang,Doctor Wang则是不地道的表达。2.适应思维与观念的不同。英语与中文表达形式的不同,往往表现在语序和词形的变化上。这反映了中西方在认知、观念与习惯上的差异。如:a boat on the river,英语思维强调的中心词是boat,所以放置在前。I like apples very much.中的very much起修饰作用,所以置后。汉语里只有一个“有”,而英语have指拥有和所属。there be强调某处存在什么东西,后面往往跟地点状语。在电话用语Hello, this is... 里的this 不仅指代说话的人“我”,也有表示电话这头的意思,还表示有一定距离的意思。汉语“饮食”,英语叫“食饮”food and drink,类似还有fire and water(水火)、old and new(新旧)、sooner or later(迟早)等。over there与there相比,over强调空间的跨越。另外还要让学生逐渐体会go(went)/play(played)等词形的变化不是条文规则所致,而是说话人脑海中的语境时态观念所需。3.感知情感与语气的微妙。在英语中,意思相近的两种表达形式,在语气、情感上往往会有微妙的差异。学生需通过亲身体验、体察,方能体会。在Would you like some juice?中 some与any相比,语气显得更加真诚。Here is your coat.比Give you a coat.更能体现关心的语气和尊重对方的意思。I’d like... 和I want...并非没有任何区别,前者往往是因喜好才去想得到,而want却不能体现这层意思。Ouch!指在无防备情况下,突然受到的疼痛。ten to eight比seven fifty更有催促、赶紧的语气。二、多层多样的语境活动:形境融合的必然Ellis 和Schmidt认为:“神经网络由一些小的可并行处理运作的单元组成。这些连接,随着联系的反复多次链接,会变得更牢固。”为此,笔者结合教学实例,通过策划“圈式”语境、“叠式”语境和“链式”语境活动,让语言形式与语境知识从多个层次和多个维度进行饱和式的浸润和深度融合。1.构建“圈式”语境活动。教师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组大约六名学生,然后围绕一个中心主题,进行循环表达,直到任务完成。如此循环往复的听说过程,笔者

文档评论(0)

lnainai_sj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