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读书,语文教师终生需“沉潜”读书,语文教师终生需“沉潜”
◎黄佑云
常言道:“要给学生一滴水,自己得先准备一桶水。”作为新时期的语文教师,要想自己的教学生涯越来越从容,做到事半功倍,要想在知识爆炸的现代社会使自己的课堂永远保持活力,“沉潜”到书中是终生的必修课。
我国著名教育家、学者钱理群在他的教育论著《我的教师梦》中对刚进入大学的学生曾提出“沉潜十年”的希冀。他说:“沉就是沉静下来,潜就是潜入进去,潜到最深处,潜入生命的最深处,历史的最深处,学术的最深处。要深潜,而且要十年,就是说要从长远的发展着眼,打好做人的根基和学术的根基,不要被一时一地的东西诱惑。不能三分钟热度,要知难而进,要坚持到底,要有一种韧性精神。”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作为语文教师,要想自己的教学生涯越来越从容,做到事半功倍,要想在知识爆炸的现代社会使自己的课堂永远保持活力,“沉潜”到书中估计就是终生的必修课了。
一、课前“十五钟”的从容
在一所中学实习,每天要上的课并不多,但“如何调节时间,除去一些生活琐事,上课、改作业、课外辅导、处理学生之间的问题,已有点应接不暇,哪有那么多时间去备课”一直是困扰笔者的问题。
“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一昼夜只有24小时。”这个问题几乎所有的老师都疑惑过,原来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他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第二条中早已为我们教师启开了一个窗口,让我们窥见到了教育技巧的一些奥秘。
苏霍姆林斯基在书中举了苏联一位有30年教龄的历史老师的例子,那位历史老师把一堂公开课上得绝妙无比,让来听课的老师们和视导员都忘记了做记录,而当邻校的一位老师请教他花了多少时间来备那节课时,他回答说:“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总的来说,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备课的。不过,对这个课题的直接准备,或者说现场准备,只用了大约15分钟。”
在谈到如何进行这种准备时,苏霍姆林斯基在书中这样写道:“怎样进行这种准备呢?这就是读书,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论文 )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抠教科书,那你就要读学术著作。应当在你所教的那门科学领域里,使学校教科书里包含的那点科学基础知识,对你来说只不过是入门的常识。在你的科学知识的大海里,你所教给学生的教科书里的那点基础知识,应当只是沧海之一粟。”
钱理群先生在说起1978年他39岁时用一个月准备时间在全国800个报考人中脱颖而出,以第一名的好成绩考取北大中文系的研究生时也说道:“在中国,一个人的成功不完全靠努力,更要靠机会,机会是稍纵即逝,能否抓住完全靠自己,靠自己原来准备得怎样。虽然说我只有一个月的准备时间,但从另一个角度说我准备了18年。”在贵州执教的18年中,钱理群先生一边认真上课,一边用业余时间读书,研究鲁迅的笔记、论文,到他报考北大时,他虽是仓促上阵,但实际上在18年里,他已写了近一百万字的关于鲁迅研究的论文了。
说起备课时间,笔者想大多数老师和笔者一样,之所以在上课之前要花很长时间,有时为弄明白一个问题忙得焦头烂额,其实是因为自太多知识不知道,学识太过浅薄。而这种“临时抱佛脚”并弄得自己苦不堪言的行为并不能说明自己有多勤奋,而是在还过去的债,在弥补过去欠下的努力,任何事都是公平的,对于学问更是这个理。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所以,为了课前十五钟的从容,读书吧!
二“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博观”方可“约取”,“厚积”才能“薄发”, “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 自己必须要先准备一桶水。”
但令人担忧的是,现在很多老师因为教学工作或生活等原因都不喜欢读书或不读书,即使读书,也只读三种书:课本、教学参考书和练习册。结果,教师教得辛勤,学生却食之无味,甚至是从教多年的教师被学生一提问便不知所措,经常状况百出。
道理其实很简单,“书到用时方恨少”,读书少了,课堂自然缺乏些灵气。“闻千曲而后知音,观千剑而后识器。”一个教师具备高超的教育教学技巧非一日之功,一些优秀教师教育教学技巧的提高,正是由于持之以恒的积累、学习、研究、创造的结果,所以说钱梦龙、魏书生、李镇西、窦桂梅等优秀语文教师把握课堂总是那么得心应手、左右逢源、游刃有余。不管学生出现什么突发事件,他们都能巧妙引导,让课堂因生成焕发精彩,这就是平时几十年如一日地利用空闲时间读书,写教学总结的结果。
而一个教师也只有具备雄厚的知识诸备,方能在教学上高瞻远瞩、高屋建瓴,在课堂上运筹帷幄、潇洒自如。
试想,作为一名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