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良恶性息肉的临床特征及内镜,病理形态学特点观察.docVIP

大肠良恶性息肉的临床特征及内镜,病理形态学特点观察.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肠良恶性息肉的临床特征及内镜,病理形态学特点观察   摘要: 目的:探讨分析大肠良恶性息肉的临床特征以及内镜,病理学形态特点以及在息肉恶变的过程中与癌症的关系。方法:通过电镜检查出的大肠良恶性息肉并对其临床表现,内镜以及病理形态学进行分析。结果:在对400名大肠息肉患者的检查中,其中283例男性,117例女性。年龄中最大的为70.4岁,最小的为30.1岁,平均年龄53.4岁,在息肉的位置中,盲肠4.8%、升结肠13.1%,横结肠5.2%,降结肠11.7%,乙状结肠27.9%,直肠46.2%。400例中有74例发生癌变,癌变率7.4%。息肉的类型中绒毛状腺瘤28.62%、混合性腺瘤11.32%、管状腺瘤癌变率为4.92%;息肉直径小于0. 5 cm,未发现癌变;直径在0. 6~1. 0 cm之间,癌变率1.4%; 直径在1. 1~1. 9 cm之间,癌变率6.8%;直径大于2. 0 cm,癌变率28.2%。结论:在对400名患者的分析中可得出,男性比女性更加容易患大肠息肉,且大肠息肉的好发部位通常在左半结肠。病理形态学中以腺瘤性息肉,炎性息肉最为常见,左半结肠息肉且直径大于2. 0 cm的息肉、绒毛状腺瘤最容易癌变。   关键词:大肠息肉;内镜;癌变   大肠息肉是大肠表面隆起性病变的总称,主要表现为大便习惯的改变,腹泻或者腹泻与便秘交替,血便或者粘液便,腹痛等。在老年人中属于常见的疾病之一,在临床上并没有任何的症状,是发病率最高的良性肿瘤。并且大肠息肉还有恶变的潜能,与大肠癌的关系十分密切。相比较于青年人,老年人的大肠息肉的发病率更高。过去,往往由于检测手段等外部条件的原因往往不能够在早期发现。但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医疗水平的提升,内镜的问世很好的提高了大肠息肉的诊断和治疗水平,使其可以在早期就能够发现,从而早期治疗,避免了癌变,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对大肠癌的防治具有积极的意义,使大肠癌的患病率大大降低。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自2007年1月至2012年5月间收治的400名大肠息肉患者,其中男性占283人,女性占117人,其中年龄最小42岁,最大85岁,炎性息肉134例,147例患者为幼年性息肉,75例患者为腺瘤性息肉,在检出的患者中,息肉癌变的为44例,在临床中均表现为便血,腹泻,腹痛,粘液便,便秘等症状,所有患者均通过镜检确诊为大肠息肉。   1.2检查方法   在检查前进行清洁肠道等常规准备后,使用“GIFV70”型电子结肠镜,将结肠镜进至回盲部,从回盲部开始变退镜边对全结肠进行观察,对发现的息肉的数量和解剖部位进行记录并估测息肉的大小,最后观察息肉的表面和基蒂的特征。   1.3方法   2.统计学方法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分析,研究数据的可靠性,更具数据反映的情况理性评估。plt;0.05为差异即有统计学意义。   3.结果   结果显示,在对400名大肠息肉患者的检查中,在息肉的位置中,盲肠4.8%、升结肠13.1%,横结肠5.2%,降结肠11.7%,乙状结肠27.9%,直肠46.2%。1000例中有74例发生癌变,癌变率7.4%。息肉的类型中绒毛状腺瘤28.62%、混合性腺瘤11.32%、管状腺瘤癌变率为49.2%;息肉直径小于0. 5 cm,未发现癌变;直径在0. 6~1. 0 cm之间,癌变率1.4%; 直径在1. 1~1. 9 cm之间,癌变率6.8%;直径大于2. 0 cm,癌变率28.2%。   表1 息肉大小与癌变的关系   组别 小于0. 5 cm 0. 6~1. 0 cm 1. 1~1. 9 cm 大于2. 0 cm   概率 0 1.4% 6.8% 28.2%   表1 各类息肉癌变的概率   组别 绒毛状腺瘤 混合性腺瘤 管状腺瘤   概率 28.62% 11.32% 49.2%   4讨论   大肠息肉在临床中属于常见的病变之一,在临床上分为五类,即腺瘤性,增生性,错构瘤性,炎性息肉以及其他类,在由于各种原因进行内镜检查的结果中,检出率大约为17.1%,而在检出的患者中,男性患者显著高于女性患者,但在临床表现方面并无明显的特异性,通常以便血,腹痛,腹泻,粘液便,大便习惯改变等症状最为常见。近年来,随着生产和生活的发展,人们的饮食习惯也在发生着变化,使得大肠息肉的检出率呈现上升趋势,且检出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年龄大于50岁的老年人则是发病的高位人群。在大肠息肉的分布中,尤其以左半结肠为主,通常发生在直肠,乙状结肠,以及降结肠中,但也少见于肝曲以及回盲部位。目前结肠癌的发生原因还没有完全清楚,但是大部分的大肠癌主要是由于息肉恶变而来,从本实验可以看出,息肉

文档评论(0)

jingpinwed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