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方言词汇特点研究.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青岛方言词汇特点研究   摘 要 青岛方言是通行于山东省青岛市市域范围内的一种现代汉语方言,属于北方方言区。青岛方言在某种程度上是青岛地区历史、文化的载体,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在词汇方面,青岛方言具有一些不同于普通话的突出特点,有许多特色词汇,保留了一些古语词和外来词,常用单音节形容词代替程度副词,某些方言词语序区别于普通话。   关键词 青岛方言 词汇 特点   中图分类号:H171 文献标识码:A   现代汉语方言是现代汉民族语言的地方分支,在某种程度上是一个地区历史、文化的载体,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青岛市位于山东半岛的南部、胶州湾沿岸,东、南两面临黄海。青岛方言是通行于中国青岛市市域范围内的一种北方现代汉语方言,属于北方方言区。在词汇方面,青岛方言有区别于普通话的突出特点。   1青岛方言特色词汇   青岛方言词汇中有许多与普通话词汇不同的特色词汇,在此仅以音节情况分类,与普通话词汇作简单对比。   (1)与普通话词汇音节对等。这种情况又分为都是单音节,都是双音节,都是多音节。   ①第一种情况:二者都是单音节词。   例如,普通话中 “孵化”的“孵”,在青岛方言中称作“抱”(音似,以下同),“去”称为“起”;“别这样”的“别”称为“白”;“剪”称作“铰”。   ②第二种情况:二者都是双音节词。   青岛方言特色词汇中,有些与普通话一个音节相同、一个音节不同。例如普通话中的“今天”在青岛方言中分别称作“今日”,“半夜”叫做“半宿”, “去年“叫做“上年”。还有一些双音节词的两个音节都与普通话不同。例如普通话中的 “饺子”叫做“?扎”, “昨天”叫做“夜来”。   ③第三种情况:二者都是多音节词。   例如普通话中的“小女孩”在青岛方言中称作“小?儿”, “西红柿”叫做“洋柿子”, “娶媳妇”称作“将媳妇”,,“单身汉”叫做“光棍子”等。   (2)与普通话词汇音节不对等。与普通话音节不对等,即一个词在青岛方言中与在普通话中的音节数目不同,有的是音节增多,有的是音节减少。   ①词语音节增多。词的多音节化是青岛方言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青岛方言中很多词都改换、增加普通话词的音节。例如普通话中的 “腋”在青岛方言中叫做“胳膊窝”,“额头”称作“叶楞盖”, “农民”叫做“庄户人”,“欠账”称作“拉饥荒”。   还有一些词在改换、增加音节的基础上,又增加后缀或带儿化来进一步增加音节。“皱纹”在青岛方言中称为“楚楚儿”,这就是将“皱纹”先改换为“楚楚”,然后再带儿化形成。“草莓”在青岛方言中叫做“坡盘儿”, “膝盖”称作“膊楞盖儿”。   ②词语音节减少。例如,在青岛方言中,普通话中的“冰糖葫芦”叫做“糖球”,“咱们”称作“咱”,“不要”叫做“白”,“你们”叫做“恁”,“我们”叫做“俺”。   2保留了很多古语词   古语词包括一般所说的文言词和历史词,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一些古语词的意义或语音保留了下来。青岛方言词汇中就保留了很多古语词,延续了其意义或语音。   例如“?”这个词,在青岛方言中主要指萝卜因储存时间长而失去水分,空心而不脆。在《方言?十三》中的解释是“?,空也”。《说文解字》解释为“?,水虚也”。由此可见,在青岛方言中,该词基本上继承了秦汉时的读音及含义。   再比如“不济”这个词,在青岛方言中是“不好,不行”的意思。《诗?齐风?载驱》:“四骊济济。”此处,济是整齐美好的样子之意。此外,“济”还有(对事物)有益;成(多用于否定);发挥(作用)”等意思。刘?《人物志》:“然后乃能各济其所长也。”《易?系辞下》:“臼杵之利,万民以济。”又如成语“无济于事”。由此可见,青岛方言“不济”是基本保留了古语词“不济”。   3保留了一些外来词   外来词也叫借词,指的是从外族语言里借来的词。因为近代青岛分别经历了德国和日本的侵略占领,这段特殊历史使青岛方言中保留了少量德语和日语源的音译词。   例如“钢卷尺”在青岛方言中被称为“米达尺”,再如上宽下窄的水桶称为“米达罗”,推的平板车叫做“轱辘马”,这些词都来自于外语词音译。“古力”、“榻榻米”、“鲍克斯”、“奥赛”等词也都是保留下来的外来词。   4用单音节形容词代替程度副词   在青岛方言词中,大多不使用“很”、“非常”等程度副词,而以其它单音节形容词代替。例如“很苦”说做“倍苦”,“非常甜”说做“甘甜”,“很硬”说做“钢硬”,再例如“喷香”、“稀烂”、“风快”、 “崩脆”、“溜薄”、“稀软”、“震凉”。还有一些表示颜色的词,“很白”叫做“条白”,“很黑”叫做“烘黑”,“很黄”叫做“显黄”,“很红”叫做“通红”,“很绿”叫做“铮绿”。   5某些青岛方言词语序区别于普通话   在青岛方言中,一些词与普通话词语

文档评论(0)

ganpei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