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脑梗死的中医辨证施护
【中图分类号】R7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3)11-0530-02
【摘要】脑梗死指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引起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软化,而出现相应的神经系统症状。中医因素体痰热内盛、阴虚阳亢或气血亏虚,遇饮食、情志、劳倦诱因等所致。笔者结合多年临床护理实践总结了运用中医辨证施护措施,可以缩短病员的住院时间,提高疾病的治愈率,促进疾病康复,从而提高病员的满意度。
【关键词】脑梗死;中医;辨证;施护
脑梗死是缺血性卒中的总称,包括脑血栓形成、腔隙性梗死和脑栓塞等,指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引起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软化,而出现相应的神经系统症状。相当于中医中风病范围。中医因素体痰热内盛、阴虚阳亢或气血亏虚,遇饮食、情志、劳倦诱因等所致。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口舌歪斜、半身不遂、语言謇涩,或仅见口眼歪斜为主要临床表现。病位在脑,涉及肝肾。笔者结合多年临床护理实践总结了运用中医辨证施护措施,缩短了疗程,提高疾病的疗效,促进疾病康复,从而提高病员的满意度。体会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共182人,其中:男性102人,女性80人,年龄46―75岁。其中5人并发有脑出血,59人有糖尿病,126人有高血压病。
2 具体护理方法
2.1 护理评估
生命体征、意识、神志、瞳孔、肢体活动、语言表达等情况;生活方式及休息、排泄等状况;心理社会状况;辨证:肝阳上亢证、风痰阻络证、痰热腑实证、气虚血瘀证、阴虚风动证。
2.2 一般护理
病室要清洁、安静,空气流通,保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使患者有一个舒适的环境;卧床休息,取适宜体位,避免搬动,应加床档保护;注意患肢保暖防寒,保持肢体功能位置,协助患者在床上做被动运动;加强口腔、眼睛、皮肤及会阴的护理。
2.3 临证护理
①高热者,头部给予冰袋冷敷。阴虚盗汗者, 及时更换汗湿衣裤。四肢厥冷者,注意保暖,增加衣被,或给予热水袋。
②元气衰败者,突然出现昏仆、不省人事、目合口开、手撒肢冷、脉微欲绝时,遵医嘱艾灸等救治。
③尿潴留者,可按摩腹部,虚者加艾灸,必要时遵医嘱行留置导尿。
④便秘者,遵医嘱给予通便中药内服。二便失禁者,勤换衣被,及时清洗,防止发生压疮。
2.4 给药护理:服中药后避免受风寒,汗出后用干毛巾擦干;服药后观察患者病情的逆顺变化;及时记录服至宝丹、牛黄清醒丸、苏合香丸等辛香开窍、急救醒脑之品的时间,神志清醒后立即报告医师;服降压药、脱水药时,应观察血压变化,防止头晕,注意安全。
2.5 饮食护理
①中医学素有“食治胜于药治,药补不如食补”之说,对病情轻者,嘱其以卫生、新鲜的清淡素食为主,避免动物脂肪及鸡、牛、羊等肉类,禁烟酒、浓茶、咖啡等刺激品。
②昏迷和吞咽困难者,可采用鼻饲,以保持营养。
2.6 情志护理
中风患者多为心火暴盛,应耐心做好情志护理。解除患者的恐惧、急躁、抑郁等情绪,并避免一切精神刺激,使病人情绪稳定,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
2.7 并发症护理
①肺部感染:脑部病变可能导致肺和呼吸道血管功能紊乱,肺水肿瘀血;较长时间不翻身,会导致肺部分泌物坠积;以及呕吐物误吸入气管等,都会促使肺炎发生。应加强护理。
②压疮:由于瘫痪肢体活动受限,骨头隆起部位容易受压,局部皮肤血液循环与营养障碍,故容易发生压疮。为避免压疮发生,可帮助病人定时更换体位;在易发压疮的部位放置气圈、海绵垫、软枕等。
2.8 中医辩证施护
①肝阳上亢证:半身不遂,舌强语謇,口角斜,面经目赤,眩晕头痛,心烦易怒,口苦咽干,便秘尿黄,舌红或绛,苔黄或燥,脉弦有力。施护要点:多喝水;病人心烦易怒,做好心理护理,开导病人,心情愉快,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取穴针灸;每日服大黄苏打片或麻仁丸通便;适宜清淡甘寒,多食芹菜、银耳、百合、梨等,忌食羊肉、狗肉等食品;药物调护:以平肝泻火,熄风通络,汤药适宜早晚空腹服用。
②风痰阻络证:半身不遂,舌强语謇,口角斜,肢体麻木或手足拘急,舌强语蹇,头晕目眩,苔白腻或黄腻,脉弦滑。施护要点:头晕目眩,卧床休息,以防摔倒;每日服大黄苏打片或麻仁丸通便;病3日后随证取穴针灸;饮食宜清淡,低糖低盐,多食香茹、山楂、木耳等,忌食羊肉、鸡肉、肥甘油腻、辛辣刺激等食物,进食不宜过快,防止呛咳;药物调护:选化痰通络汤,以活血化瘀,化痰通络,适宜饭后温服。
③痰热腑实证:半身不遂,舌强语謇,口角斜,口黏痰多,腹胀便秘,舌红,苔黄腻或灰黑,脉弦滑大。施护要点:头晕目眩,卧床休息,以防摔倒;每日口服大黄苏打片或麻仁丸;病3日后随证取穴针灸;适宜寒润、通利食物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