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在混合痔术后尿潴留患者护理中的应用.docVIP

艾灸在混合痔术后尿潴留患者护理中的应用.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艾灸在混合痔术后尿潴留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摘要】 目的:观察艾灸气海穴、关元穴、中极穴对混合痔术后患者尿潴留的影响。方法:将接受混合痔外剥内扎术治疗的患者110例按手术先后顺序的单双号分为观察组(n=56)和对照组(n=54)。对照组采用常规会阴部冲洗、听流水声、小腹按摩、热敷等,观察组采用艾灸气海穴、关元穴、中极穴,观察两组患者排尿情况。结果:两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艾灸气海穴、关元穴、中极穴对混合痔术后患者尿潴留疗效显著,方法简单,无不良反应。   【关键词】 混合痔; 尿潴留; 艾灸; 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3)35-0080-02   痔疮是一种常见多发病,常见病症以湿热下注为多,由于湿聚化热,热盛肉腐,热阻血瘀,热伤血络,临床多见局部感染、发炎、水肿、疼痛、发痒、渗水、渗血、脓肿、伤口不愈等症状[1]。给患病者的身心带来极大的困扰,外科手术无疑是较好的解决方法。但是手术后的并发症,如术后尿潴留却又给患者带来一定的麻烦。术后尿潴留是指术后膀胱内充满尿液但不能自行排出,是混合痔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据文献[2]报道,痔病外剥内扎术后尿潴留的发生率为33%。尿潴留如果不能及时得到解决,往往导致患者紧张、焦虑等负性情绪,还会加剧术后伤口疼痛,甚至导致膀胱过度膨胀,造成永久的逼尿肌损伤。采用留置导尿的方法可以防治尿潴留,但是导尿不仅增加尿路感染的机会,且通过调查发现大部分患者都有疼痛及不适感。为探讨安全有效、快速、无创伤、无毒副反应的解决方法,笔者所在科室2013年2-7月采用中医传统操作艾灸治疗混合痔术后尿潴留110例取得显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参照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肛肠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关于湿热下注型混合痔的诊断标准;尿潴留诊断参照张东铭[3]主编《痔病》,尿潴留诊断标准:术后数小时未能排尿,膀胱膨隆,急胀感。排除泌尿系炎症、梗阻、畸形;排除艾灸禁忌证。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共有110例,男66例,女44例;年龄16~84岁,平均45.2岁;受教育程度为小学及以下53例,中学40例,大专及以上17例;病程为1个月~5年71例,5~10年34例,10年以上5例。将患者按手术先后顺序的单双号分为观察组56例和对照组54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取气海穴(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中下1.5寸)、关元穴(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1.5寸)、中级穴(前正中线上,脐下4寸),点燃艾条,与施灸部位保持2~3 cm的距离进行持续熏灸。采用温和灸、雀啄灸和回旋灸的手法每个部位10 min。致所灸部位皮肤稍起红晕为度,但操作时要慎防烫伤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会阴部冲洗、听流水声、小腹按摩、热敷等综合疗法。   1.3 观察指标   主要观察指标包括排尿时间、排尿量、排尿后症状和体征。   1.4 疗效评价标准   显效:处理后30 min内自行排尿,排尿通畅,排尿后症状及体征消失,排尿量200 ml。有效:处理后30~60 min自行排尿,排尿较通畅,症状及体征改善,排尿量100~200 ml。无效:处理后60 min仍未排尿者[4]。总有效=显效+有效。   1.5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两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详见表1。两组病例治疗过程未出现不良反应。   表 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3 讨论   肛肠病是一种多发病,常见病。民间有“十人九痔”之说。混合痔位于齿状线附近,由齿状线上下静脉丛互相吻合并扩张而成[5],可引起便血、肿物脱出、嵌顿疼痛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与生活质量。混合痔手术是肛肠外科常见的手术之一,手术均为骶管麻醉,膀胱逼尿肌张力恢复较慢,加上术后切口疼痛、个体差异、心理等因素的影响,常导致尿潴留的发生[6]。所以尿潴留是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7],给患者带来一定的困扰。术后尿潴留属中医“癃闭”范畴,《内经》云:“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膀胱气化失司,则水停膀胱而不得出,故生“癃闭”。术中因用药麻醉神经致经络麻痹,气不得行而滞于内,影响膀胱气化功能,膀胱气化失司,水道通调受阻,则水停膀胱之中,形成癃闭[8]。主要病机是由于湿热蕴结,脾气不足、肾元亏虚、肝郁气滞等导致气机失调,脾运化失司,肾与膀胧蒸腾气化不利而致闭。   艾灸是我国最早的治病方法之一,原材料为艾草也叫艾绒,祖国医学认为艾草点燃后在相应穴位熏烤、烧灼或通过药物本身的刺激作用给机体以温热刺激,

文档评论(0)

jingpinwed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