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媒介?媒界!
“媒界”降临
欢迎,你已经进入了“媒界”——媒介的世界。
世界上本只有媒介,没有“媒界”,但当媒介变得发达,我们陷入媒介的包围,“媒界”便降临于世。
在相当现实的意义上,媒介决定了今天哪些事情是重要的,需要优先关注,哪些则不值一顾,无论是报纸,杂志,电视,户外广告,互联网,手机报都在设法影响我们每天的大小决策,同时,还决定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决定我们应该消费什么,追求什么,什么是酷的潮的,什么又是过时的,应该扔掉。不仅如此,更重要的情形是,在一定条件下,它能直接决定或干预我们的命运——从凤姐到犀利哥,从药家鑫到唐慧,我们都可以感受到它作为“第四权力”的威力:谁平步青云,谁又堕入阿鼻地狱。
神奇?可怕?
和任何一种工具一样,媒介首先是为了帮助人们解决问题而存在的:搜集信息的管道,筛选信息的管家,研究信息的顾问。媒介的发达是好事,媒体可以监督揭露社会的丑恶和肿瘤,起到“船头眺望者”的作用,又通过广布资讯,降低市场交易费用,构成经济社会中的重要一环。
但是,任何一种权力都不能过于膨胀,当媒介权力变得非常强大,无孔不入,它便开始染指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甚至出现种种畸形的态势:虚假新闻,过度策划,炒作泛滥,舆论暴力,八卦和娱乐霸占屏幕,新闻从业者的职业操守底线屡屡遭到冲击,媒体公信力危机不断安迪·沃霍尔并没有保证他预言的“每个人都能出名十五分钟”是件百分百的好事。
在自媒体时代,每个人都能借助新技术提供的便利,成为事实上的记者、作者和编辑,而无论他是否具备起码的职业能力和操守,这让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随时面临着被暴露在全世界面前的危机。
在一定意义上,人正在变成媒介的工具,变成它赖以为生的食粮。
人和媒介之间的主客易位,已经发生。
真实?虚幻?
让我们来熟悉一个传播学术语:媒介事件。它指的是引起公众大规模收看的电视直播事件。奥运会、春晚、国庆阅兵式等等。我们在所谓的“媒介事件”中获得仪式感,“见证历史”。在《楚门的世界》中,便出现了许多反映“媒介事件”的情节,比如全世界一起收看楚门的降生、结婚,就好像这个生活在人造世界中的无辜年轻人是一个帝国的王子一般。这无疑是对现代媒介化世界的极大反讽。
我们需要去思考,这个“媒界”,究竟在多大程度上是真实的?又在多大程度上是虚假的,或者至少是“不够真实”的?
信息都爆炸了,淤了,不可能不筛选,不提炼,但问题是,他们有这个资格来决定我们应该看什么,不应该看什么吗?
在工具的意义上,媒介世界是非常有诱惑力的,因为它让人免于做很多事情的麻烦,比如思考的麻烦,跑腿的麻烦,直接观察和调查这个世界的麻烦,做决定的麻烦等等。也就是所谓的便利、效率等等。
但你有没有想过,这其实是一种剥夺?
就好像楚门那样,无忧无虑的幸福生活,最后被证明只是一个美丽的牢笼。
当我们过于依赖什么的时候,就意味着我们已经成为那东西的奴隶。但是,即使发现了这一真相,就会做出反抗奴役的选择吗?是继续甘于享受这种奴役,还是选择逃离,或者超然其上,又见仁见智。
英国人拍了一部电视剧,叫《黑镜》,影射这种已经发生的危机。在这部短剧中,有这样的内容:每个人的生活都受到发达的媒介支配,比如每天入睡前必须被强制看几分钟的广告,否则就性命可虞;每个人都在按照电视节目的要求拼命减肥,保持好体型,如果失败,就将被分配去做受人耻笑的工作。这样的情节固然是艺术的夸张,但难道能否认它映射出了一定的现实吗?
阻却和进入
独立思考本来就不是容易的事,在媒介世界,这一点变得更难。众所周知,大量的电子阅读是浅表式的,碎片化的,它并不有助于我们深入思考,甚至,它阻却我们深入思考的脚步。
读书一直都被认为是拥有独立判断力的上好选择,但在争夺普罗大众注意力的战场上,平静的书籍和热闹的电子媒介相比,又事实性地败北。中国人均读书本来就少,一年不到5本,日法美都超过8本,韩国是11本。到现在,对电子设备的迷恋又占去了我们每天的大量时间。
据一项调查显示,许多中国人一天的开始和结束都与手机相伴。80%的受访者在睡觉时会将手机放在伸手可及的范围之内;73%的人每天通过手机闹铃起床;91%的人更倾向于用手机看时间;95%的受访者在入睡前平均要使用手机一个小时。
这也许是另一个让人感慨的话题:在一定程度上,我们之所以对电子媒介产生依赖,陷入到了一种对信息的饥渴中,是因为我们的孤独无可排解。那块会发光的小东西,能让我们在漫漫长夜中,感觉好一点。
哥看的不是手机,是寂寞。
没错,当你深入到媒介世界的核心,你会惊异地发现,它早已通过科学的方法,洞察到了人性的种种弱点:虚荣,妒忌,自恋,孤独并随时准备出对应的方案去取悦于你,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秋人教版英语八年级上册Unit 1 Happy Holiday 教案教学设计.docx VIP
- 消除“艾梅乙”医疗歧视-从我做起!.pptx VIP
- 《饮用水源保护区》课件.ppt VIP
- 2025医疗器械偏差管理规程.docx VIP
- 三、功(教学课件)物理苏科版2024九年级上册.pptx VIP
- 2025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总结15篇 .pdf VIP
-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管理指南2025解读.pptx
- 石家庄空港工业园规划.pptx VIP
-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PPT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目标任务PPT课件(带内容).pptx VIP
- 大数据分析师(高级)试题(含答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