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初三语文《出师表》知识精讲 开明版
【同步教育信息】
一. 本周教学内容:
《出师表》
二.重点、难点分析
1. 了解奏表的特点。
2. 掌握本篇的词语。
3. 初步理解并概括各段内容。
三. 新课讲解
1. 表:
诸葛亮的《出师表》是表文中的一篇代表作,“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书愤》)。此表用散体写成(唐宋以后写表多用骈体文),也是古代散文一名篇。
“表”即奏表,是臣下给君王的上书。臣下上书奏事,陈述己见,提出建议,有所谏诤。诸葛亮在出征时,以深怀托孤之情、肩负丞相重任忧虑国事的心意给后主刘禅进此表,其情其辞自有其特点。“表以陈情”(刘勰《文心雕龙·章表》),陈述衷情,这是表文的一大特点。
2. 写作背景:
诸葛亮辅佐刘备,历尽艰难坎坷,经过多年奋战,终于建立了蜀国,身负丞相重任。蜀国建立后两年,即公元223年,刘备病逝,后主刘禅继位,时年16岁。诸葛亮受遗诏辅佐刘禅,主持蜀国军政大事。公元227年,诸葛亮统率蜀国军队北进,驻军汉中(今陕西南郑县),准备征伐曹魏,夺取中原,复兴汉室。他当时感到刘禅暗昧懦弱,颇有内顾之忧,所以临出发前上书刘禅,恳切劝谏,要刘禅继承刘备遗志,砥砺志行,振作精神,听信忠言,任用贤良,黜斥佞人,严明赏罚,尽心国事,以图完成复兴汉室,统一天下的大业。这就是《出师表》。
3. 正音:
殂(cú)?? 陛(bì)?? 以塞(sè)忠谏?? 陟(zhì)? 臧否(zāng??pǐ)?
攸(yōu)?祎(yī)??以遗(wèi)陛下?? 咨(zī)??裨(bì)? ?阙(quē)漏???
颓(tuí)? 桓(huán)??猥(wěi)?? 危难(nàn)?? 二十有(yòu)一年?
夙(sù)? 驽(nú)? 攘(rǎng)?彰(zhāng)?咎(jiù) ?诹(zōu)? 涕(tì)
4. 课文翻译及理解:
(1)第一段翻译及理解。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先帝”:当朝帝王已死的父亲,这里指刘备;“先”,称已死的人为先,多用于尊长。
“创业”:指创立统一天下的大业。
“而”:却。
“中道”:中途,半路。
“崩殂”:古代帝王死叫崩或殂。
“三分”:指分成蜀、魏、吴三国。
“益州”:汉代州名,现在四川省一带,当时蜀的疆域基本上是汉的益州,因称蜀为益州。
“疲弊”:困苦穷乏。
“诚”:确实,的确。
“之”:的。
“秋”:时机,时刻。
“然”:但是。
“侍卫”:侍从护卫。
“于”:在。
“内”:指朝廷中。
“忠志之士”:忠诚有志的将士。
“身”:自身,自己。
“者”:表语中停顿。
“盖”:连词,承上文申说原因。
“追”:追念。
“殊遇”:特别的待遇,多指恩宠、信任。
“报”:报答。
“之”:代先帝的殊遇。
“于”:及于,给。
“陛下”:对帝王的尊称;“陛”,宫殿的台阶。
“宜”:应当。
“开张”:开扩。
“圣听”:皇帝的听闻;“圣”,对皇帝的尊称。
“以”:而。
“光”:光大。
“遗德”:遗留下的美德。
“恢弘”:发扬,扩张;“恢”,扩大;“弘”,又作“宏”。
“气”:这里指昂扬的精神状态。
“妄自菲薄”:自暴自弃,过分地看轻自己。
“引喻失义”:说话不符合道理;“引”,引证;“喻”,比喻;“义”,合理、适宜的事称义。
“以”:因而。
“塞”:堵,阻隔。
“忠谏”:忠诚的劝谏。
理解:
诸葛亮在奏表的开头一段向刘禅提出什么劝谏?
明确:诸葛亮首先规劝刘禅要继承刘备遗志,砥砺志行,振作精神,广开言路,采纳忠谏,而不要妄自菲薄,自暴自弃,言谈失义,阻断忠谏之路。
诸葛亮用什么来鼓励刘禅?
明确:诸葛亮用忠臣志士为了报答先帝的殊遇而勤勉不懈,舍身忘我地效忠职守的事实来鼓励刘禅,要他看到蜀国具有忠臣竭力,志士效命这个好条件。
(2)第二段翻译及理解。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宫中”:皇宫中,指皇宫中的官员。
“府中”:丞相府中,意指朝廷中的官员。刘禅即位,诸葛亮开府治事。
“俱为一体”:都是一个整体,意即内廷外廷要协同一致;“为”,是。
“陟”:升进。
“臧”:善。
“否”(pǐ):恶。
“异同”:复词偏义,意思在“异”上。
“奸”:邪恶不正。
“科”:法令。
“为”:做,行。
“有司”:专管其事的官员。
“论”评判。
“刑”:处罚。
“以”:用来。
“昭”:显示,表明。
“平明”:公正明察。
“理”:治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初三英语Module13 Outdoor activities 知识精讲 外研社(初中起点).doc
- 初三英语Module14 A beautiful smile知识精讲 外研社(初中起点).doc
- 初三英语Module1~ Module 3知识精讲 外研社(初中起点).doc
- 初三英语Module5 Museums知识精讲 外研社.doc
- 初三英语Module4~Module 6知识精讲 外研社(初中起点).doc
- 初三英语Module6 Save our world知识精讲 外研社.doc
- 初三英语Module7 Australia知识精讲 外研社.doc
- 初三英语Module7 Travelling to Hong Kong知识精讲 外研社(初中起点).doc
- 初三英语Module7~11知识精讲 外研社(初中起点).doc
- 初三英语Module8 In a Museum知识精讲 外研社(初中起点).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