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初三语文《师说》知识精讲 北京实验版
【同步教育信息】
一. 本周教学内容:
《师说》
二.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1)了解“说”这种文体的知识。
(2)正确理解本文的思想观点。
(3)掌握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4)掌握“师、传、从”等文言实词和“之、其”等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 能力目标 (1)分析评价本文的思想观点。
(2)掌握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3. 情感目标
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三. 重点、难点
1. 文言实词、虚词的掌握。
2. 本文的思想观点。
3. 正反对比的论证。
(一)作者简介
韩愈(768-824),宇退之,河阳人,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故又称“韩吏部”。死后谥号“文”,故世人又称“韩文公”。少小孤苦,由兄嫂抚养长大。20岁入长安,三次考进士不中。792年,第四次参加考试,登进士第。802年任国子监四门博士,从此正式步入仕途。后任国子监祭酒,吏部侍郎等职,中间曾几度被贬。
(二)关于古文运动及本文写作背景 六朝以来,骈文盛行,写文章不重视思想内容,讲求对偶声韵和词句华丽,尽管也产生了一些艺术成就很高的作品,却导致了文学创作中浮靡之风的泛滥。这种风气,直到中唐仍流行不衰。在唐代,韩愈不是第一个提倡“古文”的人,却是一个集大成者。他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本文第4段他赞扬李蟠“好古文”,就是指爱好他们倡导的那种古文。韩愈用他杰出的散文影响文坛。经过他和柳宗元等人的努力,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浮艳的骈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
韩愈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许多为人们所传诵的优秀散文。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气势雄壮,因此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之首。《师说》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是他35岁时在长安任国子监博士时写的。
(三)整体感知
1. 本文标题“师说”是“说说老师”的意思吗? 明确:不是。“说”是一种议论文文体,可以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以前学过的《爱莲说》等都属于这类文体。“说”古文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就可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师说”的意思应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
2. 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理解本文的写作思路。
要点:第一段提出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接着提出教师的职责范围、从师的必要性和从师学习的原则。第二段提出分论点:“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接着从三方面进行正反对比论证,批判士大夫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论证分论点“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从反面阐明从师的重要性,论证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第三段提出分论点:“圣人无常师”。以孔子的言行为例阐明从师学习的必要性和从师学习的原则,从正面论证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第四段说明写本文的缘由,仍紧扣中心论点赞扬李蟠“不拘于时”“能行古道”的精神。
(四)归纳整理文言知识 (1)找出文中的古今异义词并解释。
明确:
学者 古之学者必有师 古:求学的人;今:有专门学问的人。
小学 小学而大遗 古:小的方面学习;今:小学校。
从而 吾从而师之 古:两个词,从,跟从,而,而且;今:是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不必 师不必贤于弟子 古:不一定;今:用不着,不需要。
(2)一词多义。
师
①作名词,有两种情况: 作“老师”讲。例:古之学者必有师
作“专门技艺人”讲。例: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②作动词,有三种情况:
作“学习、效法”讲。例:吾师道也
作“从师”讲。例: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作“以……为师”讲。例:吾从而师之
之
①作代词,有两种情况:
指代人或事物。例:择师而教之
连接定语和中心词,表示统一关系,相当于“这类”、“这些”。例: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②作助词,有四种情况:
放在定语与中心词之间。例:古之学者
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例: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在动词、形容词或表示时间的词后,凑足音节,无意义。例: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其
①作代词,有四种情况:
在主谓短语中作主语。例: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复指,作主语。例:古之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初三英语Topic2 None of us likes pollution知识精讲 湘教版.doc
- 初三英语Topic2 Section D、Topic3 Section A知识精讲 湘教版.doc
- 初三英语Topic3 How green are you 知识精讲 湘教版.doc
- 初三英语Unit1 Topic 3 Project Hope has changed my life.知识精讲 湘教版(修订版).doc
- 初三英语Unit1 Topic 3 Section B~D Unit 2 Topic 1 Section A知识精讲 湘教版.doc
- 初三英语Unit1 You can write poetry知识精讲 冀教版.doc
- 初三英语Unit1 You Can Write Poetry(Lesson 5~Lesson 8)知识精讲 冀教版.doc
- 初三英语Unit1-6 复习(语法部分)知识精讲 人教版(朗文).doc
- 初三英语Unit10 By the time I went outside, the bus had already left.知识精讲 人教版(新目标).doc
- 初三英语Unit12 You are supposed to shake hands知识精讲 人教版(新目标).doc
- 初三语文《序言和出版说明》、《多种复句的分析和运用》和阅读能力指导知识精讲 浙江版.doc
- 初三语文《怀疑与学问》 课外阅读一篇知识精讲 人教版.doc
- 初三语文《怀疑与学问》知识精讲 开明版.doc
- 初三语文《怡红院端阳嬉闹》知识精讲 开明版.doc
- 初三语文《成功》课文分析知识精讲 苏教版.doc
- 初三语文《悔的边缘》《百合花》知识精讲 北师大版.doc
- 初三语文《成功的秘诀》知识精讲 人教四年制.doc
- 初三语文《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知识精讲 北师大版.doc
- 初三语文《我的叔叔于勒》课文分析知识精讲 苏教版.doc
- 初三语文《扁鹊见蔡桓公》《捕蛇者说》知识精讲 语文出版社.doc
最近下载
- 07-维护支柱应知应会.doc VIP
- 考试点专业课:中国矿业大学(徐州)财务管理习题.pdf VIP
- 中国矿业大学《财务管理》2020-2021学年期末试卷.pdf VIP
- 中国矿业大学《财务管理》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pdf VIP
- 中国矿业大学《国际会计学(英语)》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doc VIP
- 中国矿业大学《财务管理》2025 - 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docx VIP
- 高二《直线和圆的方程》易错培优竞赛试题-2024-2025学年高二数学竞赛能力培优练(全国通用)解析版.pdf VIP
- 高二《直线和圆的方程》易错培优竞赛试题-2024-2025学年高二数学竞赛能力培优练(全国通用)原卷版.pdf VIP
- 第六章:维护支柱.pdf VIP
- 缺血性卒中患者椎动脉颅内段钙化:多因素关联与临床洞察.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