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没去过这10个地方,别说你来过北京南锣鼓巷.docx

没去过这10个地方,别说你来过北京南锣鼓巷.docx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没去过这10个地方,别说你来过北京南锣鼓巷你试过在胡同里逛街,在胡同里吃饭还花不到一百块钱么?老北京的胡同,一直都是很多人心中的一个情结。毫无例外的,现在绝大部分胡同也成了旅游景点,例如南锣鼓巷。了解胡同文化的人们都对南锣鼓巷向往至极。这是一条位于北京中轴线东侧的交道口地区的老胡同,北起鼓楼东大街,南至平安大街,是北京最古老的街区之一,至今已有740多年的历史。这里的街街巷巷挤满了达官显贵,王府豪庭数不胜数,直到清王朝覆灭后,南锣鼓巷的繁华也跟着慢慢落幕。这样的地方当然是每天站满了懵懵懂懂各路游人的旅游景点了。然而,总有那么些热爱生活的文艺中青年们喜欢把生活过成诗,他们最擅长的就是把每一个地方都玩成小众,随手拍一张照片都让你认不出居然是这个地儿。这一次,他们又把南锣鼓巷玩成了什么花儿呢?一、僧格林沁王府进南锣鼓巷南口东面的第一条胡同,是炒豆胡同。炒豆胡同西口不远77号门旁,标有东城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牌子,上写“僧王府”。僧王府是清代僧格林沁的王府。原僧王府规模很大,前门在炒豆胡同,后门在板厂胡同,纵跨两个胡同。王府分中、东、西三路,各有四进。其中东路除正院外,还有东院四进,组成一个很大的建筑群。民国时期,府第被亲王的后代逐渐拍卖,被分成了许多院落。炒豆胡同71号至77号(单号),板厂胡同30号至34号(双号),都是原王府的范围。炒豆胡同西口,是僧格林沁家的祠堂,也是一组很大的建筑。祠堂和王府建在一条胡同,在清朝是不多见的。这里被改建为“侣松园宾馆”。像这样幽静秀雅、古香古色的四合院宾馆,在北京也是不多见的。二、靳云鹏旧宅顺着南锣鼓巷再往北走,东边的第三条胡同是东棉花胡同。进口不远路北就是中外闻名的中央戏剧学院,作为中国学习舞台和影视表演的顶级学府,其占地面积真不算大,包括实验剧场,只占东棉花胡同和北兵马司胡同之间西部的一部分。中央戏剧学院原是段祺瑞政府陆军总长、代理国务总理靳云鹏的旧宅。这里培养了中国一代代的话剧与影视明星。陈宝国、陈道明、姜文、巩俐、章子怡……都曾在这里学习生活。靳云鹏买下这里后,拆除了部分四合院,建了几座西式楼房。1921年年底,靳云鹏辞职后,长期在天津居住。上世纪60年代,院里仍有几处旧楼,当时作为办公楼和单身教师宿舍。又过去了40年,旧建筑已全部拆除,靳宅早已无迹可觅。三、齐白石故居雨儿胡同13号院曾住过中国一位画坛巨匠———国画大师齐白石。院门旁挂着“北京市美术家协会”的牌子。院子很宽敞,保护得很完好,院中央还摆着大鱼缸。这里没有重新粉刷,透出老宅门的原汁原味。这里原是清内务府一个总管大臣的私宅,因为建筑时私用了皇宫的料,建制又超越了等级,因而被参劾,宅子也被分成几部分出售,13号院只是一部分。解放后,文化部买下来,由齐白石老先生居住。但老先生住了没多久,就搬到西城跨车胡同,所以,齐白石的故居多指跨车胡同。齐白石故居已经对外开放,门票5元,院内有齐白石雕塑,正房被还原成原来的样子,有齐白石老先生用过的画案和被子,其他的屋子有生平介绍和旧物展览,还能买到一些纪念品。四、茅盾故居后圆恩寺胡同13号即茅盾故居。和这一地区的许多深宅大院相比,茅盾故居是太普通,太不起眼了,仅是一座不大的两进四合院。7月恰是茅盾诞辰120周年。故居前面的院子中矗立着茅盾先生的半身塑像。周围的房间是茅盾生平展览。后院的卧室、起居室、书房等,还按照先生生前的样子布置。茅盾解放后一直住在东四头条203号文化部宿舍,与周扬、阳翰笙等为邻,1974年搬到后圆恩寺,直到1981年病逝,在这个小院中度过了他最后7年的岁月。五、蒋介石行辕在茅盾故居往东不远,有一处建筑极其惹人注目,那便是蒋介石当年在北平时所住的行辕。如今的大门是一座现代化的水泥建筑,穿门而入,迎面就是一个极其宽敞的大院。这样的大院在北京的胡同中是十分少见的。院子北面矗立着一座青灰色西洋式二层楼,顶是黄金的琉璃瓦,具有中国宫廷建筑风格,而门廊却是爱奥尼式立柱,柱的顶部和基础,都雕着精美流畅的花纹,洋味十足。1945年12月11日,蒋介石携夫人宋美龄来到北平,就是住在这座宅院中。解放后,此处曾先后成为中共中央华北局办公处、南斯拉夫大使馆、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等,现是友好宾馆。六、后邸——末代皇后婉容旧居帽儿胡同35号、37号院,是郭博勒氏的家,就是末代皇帝宣统的皇后婉容的娘家,用清代的说法,应称为后邸。宣统大婚时,已是民国十一年,但还是履行民国初年所颁布的优待清皇室条件,所以对这所后邸花了许多钱,大加修缮。而如今,这里已成民居,不对外开放。这些名人故居,隐藏在浩若繁星的胡同和民居之中,经历着沧桑岁月的浸润,像是一幅色浓影深的历史画卷,展示着这座城市曾经的跌宕起伏。七、万庆当铺在南锣鼓巷胡同整修过程中,在巷中段路东拆出了一个完好的清朝老当铺门脸——万庆当铺,当年南锣鼓巷就已经被达官

文档评论(0)

jsntrgzxy0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