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全国各省市高考历史模拟试题解析版(历史必修二第四单元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Word版含答案.doc

人教版全国各省市高考历史模拟试题解析版(历史必修二第四单元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Word版含答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教版全国各省市高考历史模拟试题解析版(历史必修二第四单元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Word版含答案

人教版2016年全国各省市高考历史模拟试题解析版 历史必修二 第四单元 第1课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1.(2016·福建泉州一模·31)1953年,苏联农业单位面积产量仅为欧洲其他国家平均产量的1/3,人均粮食产量比1913年还要低。同年,中国各地的粮食供应紧张。这一时期中苏两国农业出现的问题(  ) A.制约了中苏两国工业的发展????????????????B.导致了市场经济模式产生 C.催生了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D.推动了农业集体化的实施 【考点】“斯大林模式”;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解析】材料中时间信息“1953”年,苏联斯大林模式,中国进行五年计划和三大改造,已经建立或正在建立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制约了中苏两国工业的发展,故A项正确;1953年与市场经济没有关系,故B项错误;苏联已经建立计划经济体制,故C项错误;中国没有进行农业集体化,故D项错误。 【答案】A 2.(2016·广东广州荔湾、海珠一模·30)图6最有可能用于说明新中国成立后的那种现象(  ) A.城镇人口数所占全国总人口数量比重的增长幅度 B.农业合作社个数的增长幅度 C.公有制经济所占全国各类型经济比重的增长幅度 D.地方电视台个数的增长幅度 【考点】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解析】建国后,随着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我国城镇人口比重不断增加,材料显示了1949——1957年我国城镇人口所占全国人口总数比重的增长幅度,故A项正确;农业合作社出现于1953年,与此题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19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生产资料私有制基本完成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改造,故C项错误;1958年北京电视台开始试播,故D项错误。 【答案】A 3.(2016·湖南永州一模·20)下表为中国每万人所拥有的商业、饮食、服务业网点变化情况表(单位:个)表格反映的变化趋势主要是因为(  ) 1952年 1957年 1962年 1965年 47.6 26.4 13.2 9.5 A.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结束????????????????B.“左”倾错误主导经济建设 C.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与发展????????????????D.经济体制改革陷入停滞 【考点】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解析】表格反映了1952年到1965年的变化趋势,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于1956年,故A项错误;网点“从47.6锐减至9.5”,会影响人民群众的生活,折射了五六十年代“左”倾错误主导经济建设,故B项正确;1953年,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行,计划经济体制也不必然导致“从47.6锐减至9.5”,故C项错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成为实行改革开放的起点,“1952年到1965年”尚未开始,故D项错误。 【答案】B 4.(2016·河南新乡许昌平顶山一模·31)某年11月,中共中央根据科学院的建议,推荐了若干种代用食品,例如玉米根粉、小麦根粉、玉米秆曲粉、叶蛋白、人造肉精、小球藻等,要求各地立即大规模动员群众采集和制造食物代用品。据此可以推知(  ) A.科技进步推动农业生产发展????????????????B.粮食产量增加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C.技术创新促进产业结构调整????????????????D.“左”倾错误导致经济严重困难 【考点】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解析】“要求各地立即大规模动员群众采集和制造食物代用品”说明当时食物短缺,不是农业生产发展,故A项错误;食物代用品的出现说明当时粮食短缺,不是粮食产量增加,故B项错误;“要求各地立即大规模动员群众采集和制造食物代用品”反映的是当时食物短缺,不是产业结构调整,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粮食短缺现象,是“左”倾错误导致经济严重困难,故D项正确。 【答案】D 5.(2016·广东惠州二模·31)1957年全国工业总产值达到783.9亿元,超过原定计划21%,比1952年增长128.3%,平均每年增长18%。其中,重工业生产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1952年的35.5%提高到45%。这种变化反映了(  ) A.三大改造已经完成????????????????????????????????B.我国国民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 C.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D.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 【考点】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解析】三大改造1956年已经完成,与材料无关,故A项错误;我国国民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是在1952年底,故B项错误;1953—1957年是一五计划实施时间,故C项正确;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是在1956年,与材料无关,故D项错误。 【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