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资本费用化解析
在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广大企业采用的是统收统支的财务体制,企业所需资金全部由国家拨给,企业完成的利润全额上交给国家,企业基本上不存在借款和借款费用的核算问题。改革开放之后,尤其是随着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拨改贷”政策的实施,企业资金的来源渠道发生了质的变化,除企业的自有资金外,借入资金开始占据重要地位,相应地借款费用的核算问题也就突出出来。
对于每期所发生的借款费用的核算,其核心问题主要集中在:借款费用的性质是什么?借款费用发生后,应当将其确认为当期费用,还是进行资本化处理?如果允许将其资本化,应当符合什么条件?其应予资本化的金额又应如何确定?如何区分应予资本化的借款费用和应确认为当期费用的借款费用? 这些问题处理得恰当与否,会直接影响企业资产和费用的确认与计量,进而影响到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的正确衡量。
为此,财政部在1992年颁布《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之后,即于1993年正式将“借款费用”会计准则立项,并成立借款费用准则项目组,着手研究、制定借款费用准则。我国1993年颁布的《工业企业会计制度》对借款费用资本化规定,以验收部门出示竣工结算单为准决定是否停止借款费用(包括了外币借款费用上产生的汇兑损益)资产化,而对取得其它资产相关的借款费用未有相应规定。后来的《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对其作出改进,规定借款费用在固定资产交付使用后停止资本化。它虽然有了很大进步,但仍有漏洞可钻,企业往往采用“边建设,边使用”的策略,减少应计入当期损益的财务费用,虚增利润。将借款费用资本化的资产范围限于固定资产的法律法规的出台,在一定程度上与我国重有形资产、轻无形资产的传统观念是相一致的。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之上,财政部于1994年7月6日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借款费用( 征求意见稿)》,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征求意见,并收到了许多宝贵的反馈意见。此后,在我国证券市场发展中,一些企业也出现了利用借款费用的会计处理操控利润的问题。借款费用会计实务中存在的问题对制定借款费用会计准则、规范企业借款费用会计处理行为提出了紧迫要求。
2001年1月1日,财政部颁布的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 借款费用》,进一步规范了借款费用行为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大大压缩了企业利用借款费用资本化来虚增资产价值及盈利水平,以达到粉饰财务报表目的的空间,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同时也对财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现行的《企业会计准则——借款费用》在进行借款费用核算中与原会计制度相比较,在贯彻稳健性原则方面作了重大变革,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借款费用会计核算的难度。
针对这种情况本文将从借款费用资本化的一些基本理论入手,详细阐述借款费用准则中有关的涵义和基本原则,希望能够对一些财务人员正确理解、使用该准则提供一定的帮助。同时本文还对新旧会计制度及中外会计准则的进行了比较研究,目的是通过对比《国际会计准则》中关于借款费用及其资本化的相关规定与我国会计制度中相关规定的一系列差异(如:在允许资本化的借款费用的范围上,我国比国际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要窄),进一步了解我国的相关规定,并能从中发现许多不足之处(如:各相关规定都只是在一定范围内适用;允许费用资本化的借款范围仅限于“购建固定资产而专门借入的款项”),从而针对发现的问题,对我国现行的会计制度提出一些改进建议。
(二) 国内、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1. 国内研究现状
目前我国的会计理论工作者对于借款费用资本化的会计处理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在此过程中发现了如下一些问题:
⑴借款费用资本化使不同筹资方式下的同类固定资产具有不同价值,失去了各项经济指标的可比性。固定资产的价值因筹资方式的不同而不同,借款费用资本化,使企业用借款方式购置的固定资产价值与用自有资金购置的同类固定资产价值不可比。更为严重的问题是,由于固定资产原值的差异,导致固定资产产值率、固定资产利润率固定资产周转率等经济指标失去可比性,无法正确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
⑵ 借款费用资本化使资金不能及时得以补偿,影响企业资金的顺利周转。尽管借款费用资本化最终能够保证资金的足额补偿,但在补偿时间上却推后了,因此,容易造成企业营运资金的短缺,出现资金上的困难。
⑶借款费用资本化操作复杂,给企业的筹资决策、投资决策、股利决策带来许多困难。借款费用资本化,需要确认借款费用的承担者及借款费用资本化的时间和数额。由于这些确认、计量比较烦琐且标准难以把握,为人为调节资产价值因而调节利润提供了方便。
⑷ 借款费用资本化不符合稳健性原则,促使企业盲目举债。稳健性原则在会计上表现为尽可能少计资产、多计费用,少计收益、多计损失。借款费用资本化违背了会计的这一基本原则,采用的是多计资产、少计费用的方法。同时,采用借款费用资本化的方法,在资产的建造期内,借款费用对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人教版-小升初考试数学专题讲练:第21讲 植树问题.doc VIP
- 影棚及摄像器材租赁报价单.pdf
- 应用博弈论解决海盗分金问题.pptx VIP
- 2025年高考天津卷作文“车轮辐辏”审题立意及范文 .pdf
- 挖掘红色资源开发校本课程图文.pdf VIP
- 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专项点评及干预效果分析.doc VIP
- 建筑施工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清单500项.pdf VIP
- 四川成都高新科技创新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5.pdf
- IATF16949--过程审核检查表-(含审核记录)-.pdf VIP
- 2026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校园招聘300人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