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科学尚未打开“脑洞”.doc
科学尚未打开“脑洞”
人类认识阿尔茨海默病百余年来,对它的研究进展一直非常缓慢。
阿尔茨海默病治疗药物研制的不断失败,让不少人将这一世纪顽疾称为投资的“坟场”。
尽管如此,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将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与防治提升到国家计划层面
“我想使你们通过观察婴儿……”讲台上的爱丽丝50岁,是一名受欢迎的大学教授,然而现在,她忘词了。她的嘴唇张开又合上,重复了几次。“我就知道不该喝那杯香槟,”她打趣地将原因归结为餐前酒。这时的她还没有意识到,噩梦已经开始。
去年12月,电影《依然爱丽丝》将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生活搬上银幕。女主角爱丽丝是一个早发性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从说话偶然性忘词,到不认识自己的女儿、生活不能自理,爱丽丝的记忆在被慢慢地“偷”走。
“我感到有东西彻底从我的脑子里消失了,我的生活正在离我而去。”在全世界范围内,像爱丽丝这样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已达到3600万人。不过,和爱丽丝一样,对这些人来说,甚至科学家还不清楚究竟是谁“偷走”了他们的记忆。 谁“偷走”了记忆
1906年,德国医生阿罗伊斯?阿尔茨海默最先描述了一种病症。这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阿尔茨海默的一名女患者在51岁的时候出现了特殊的痴呆症状:健忘、幻觉、妄想,而且偏执并有攻击性。
5年后这名患者过世,阿尔茨海默医生对她的身体进行了解剖,结果非常令人震惊:她的大脑严重变小,皮层随处可见棕色斑块;与此同时,神经纤维混乱如野草一般。阿尔茨海默医生没有想到,他的这一发现,持续聚集了科学家100多年的目光,并影响了成千上百万人的生活。
在对大量类似病例的脑组织进行解剖研究后科学家们发现,几乎所有患者的大脑都出现了萎缩和神经细胞坏死的症状,而他们大脑内部的β-淀粉样蛋白和神经纤维均产生病变。
β-淀粉样蛋白是淀粉样斑块的主要组成部分,它是大脑代谢的一种正常产物,会被大脑内的酶清理掉,但阿茨海默病患者的大脑则出现了β-淀粉样蛋白分泌过多、清洁工“小酶”来不及处理的状况,最终积聚成淀粉样斑块,影响物质的运载。
而神经纤维的缠结则是大脑内神经细胞之间运输营养物质和其他重要原料的微管出现了问题:一种稳定微管的“Tau蛋白”对运输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患者大脑中,科学家发现了“Tau蛋白”的异常。
对阿尔茨海默病已有的研究大多是围绕上述两大病理特征展开的,科学家们希望从这里出发,叩开阿尔茨海默病的大门。不过,这扇门到现在为止还紧闭着。
早期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会有轻度的记忆障碍,会忘掉熟悉的事情甚至最熟悉的人,并变得消沉、多疑。从发病到死亡,阿尔茨海默病的生命周期大概为8~10年,但也有些患者病程可持续15年以上。到了重度阶段,大部分患者脑部皮层会严重损坏、出现明显萎缩,患者将丧失语言、行走能力,甚至包括基本的吞咽能力。
科学家们发现,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脑部出现胆碱神经元缺失的状况,而它和人的记忆形成有着很大的关联。后续的临床研究也证明,抗胆碱脂酶药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记忆功能。
目前,美国和欧洲阿尔茨海默病指南中公认有效的药物有两类,胆碱酯酶抑制剂就是其中一类,比如多奈哌齐、艾斯能等,适用于轻至中度阿尔茨海默病的症状。还有一种药也对阿尔茨海默病的症状缓解起到一些作用,就是2002 年英国批准的美金刚,它也只是改善症状的药物,可用于中重度患者。
美国罗斯坎普医学研究所脑疾病高级治疗战略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科技大学神经退行性疾病研究中心教授申勇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既有的这些药,只能起到对症状缓解的作用,而且临床上的不良反应也很大。” 新药研究的“坟场”
人类认识阿尔茨海默病百余年来,对它的研究进展一直非常缓慢。在既有药物不理想的情况下,科学家们开始探寻新的药物靶点,这仍主要依赖于既有的研究假说,其中主要的假说就是β-淀粉样蛋白的聚集和淀粉样斑块形成。科学家试图通过寻找各种抗体药物,用以减少其在大脑内的沉积,以延缓或者减轻阿尔茨海默病的发展。
2014年1月23日,《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宣告,跨国药业巨头强生和辉瑞公司联合开发的一种针对β-淀粉样蛋白的抗体药物巴匹珠单抗的3期临床试验失败。科学家和公众对于巴匹珠单抗抱有很大的希望,曾一度认为它距离攻克阿尔茨海默病只差一步。临床前数据也显示,巴匹珠单抗可以活化具有吞噬能力的神经小胶质细胞,从而导致斑块消除。
在规模庞大的临床试验中,样本涉及2552人,其中1221人可能有罹患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因为他们携带着一种危险的基因,而这种基因有可能促进淀粉斑块的出现。然而,累计78周的对照研究结果却显示,巴匹珠单抗并未改善阿尔茨海默病海默病患者的认知和生活能力,其效果与安慰剂差不多。而在安全性方面,服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