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南黄海陆架长江与黄河埋藏古河道判别研究Identification of the Yangtze River and the Yellow River Paleochannels in the SouthYellow Sea Shelf
海底埋藏古河道研究,不仅对探讨陆架古环境演变具有重大意义,而且对解决陆架开发中的灾害地质和环境地质问题也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一直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长江、黄河作为我国两条最大的河流,其地质背景、水文条件、地貌以及沉积特征等方面都具有很大差异。长江、黄河在末次冰期又都曾集中苏北注入黄海盆地,对黄海古环境演变产生重要而复杂的影响。长江以多水、少沙、物质细、较稳定为主要特征,流域内岩石类型极为多样;黄河以少水、多沙、物质细、易摆动为主,流域内岩石类型较为单一,差异很大。这些差别为区分识别两条河流的沉积物提供了依据。本文通过对长江、黄河埋藏古河道的断面特征、河型以及河道区沉积物等方面分析,进而对南黄海陆架长江、黄河埋藏古河道进行有效判识,对我国陆架古河道的深入研究和黄海环境的演变都具有重要意义。
埋藏古河道河型特征
通过对数千公里的南黄海西部陆架高分辨率浅地层声学剖面的研究发现,末次冰期以来的黄河、长江埋藏古河道在河道断面形态和河型等方面存着一定的差异。苏北岸外黄河埋藏古河道发育规模普遍较小,河床下切较浅,埋藏深度在25 m以内,一般以5~15 m深度为主,其河道断面形态不对称紧密相连(图 a,b)特征,而从时间上看,又很少见到多期连续发育的继承型河道,总体上反映出古黄河水系在横向上易变动的运动特点。长江埋藏古河道相对于黄河古河道而言发育规模较大,河床下切也较深,埋藏深度在35 m以内,一般以10~30 m深度范围为主,断面宽度数值也较为平均,多在800~2 000 m范围内。在河道的断面形态上,古长江河道是以较大尺度的对称和多期河道为主(图2 a,b),这不仅反映了古长江较古黄河在空间上不易变动的特点,也反映出古长江较古黄河在时间上表现得更为稳定。
依据埋藏古河道断面的形态参数,利用比降-河宽法对苏北岸外长江、黄河埋藏古河道的河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末次冰期以来苏北岸外黄河埋藏古河道以曲流河为主,这与李凡等[1]研究南黄海西部(老黄河口附近)埋藏古河道的结果相一致;苏北岸外长江埋藏古河道以辫状河为主,这与刘奎等[2]研究长江口外内陆架埋藏古河谷的结论相符。
图1 古黄河水系典型埋藏河道声学剖面图 古水系典型埋藏河道声学剖面
多期
2 河流入海沉积物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长江与黄河沉积物的常量元素组合及其含量特征不同。长江沉积物中的K、Fe、Mg、Pb、Al等元素含量较高,其中Fe、Mg含量在长江和黄河沉积物中相对偏差达40%以上,黄河沉积物以富含Ca、Na为特征[3-8](表1),其相应的氧化物K2O、Fe2O3、MgO、Al2O3等长江沉积物中含量高, Na2O、CaO黄河沉积物中含量高[9](表1)。
长江沉积物中富集绝大多数微量元素,仅仅Ba、Sr、Th在黄河沉积物中含量大于长江,几乎所有微量元素在长江沉积物中都大于黄河沉积物;长江沉积物中微量元素含量变化大,而黄河数据较为集中(表1)。其中Zn、Pb、Co、Ni、Mn、Cu和Ti 等元素含量在长江和黄河沉积物中相对偏差达到了30%以上说明这些元素在长江沉积物含量丰富集。Ti在表生地球化学环境中比较稳定,常被用来判别物源[10],由表1可以看出,长江沉积物Ti含量平均达到5 600 μg/g,而黄河沉积物Ti含量低于3 950 μg/g, 据此可利用沉积物的Ti 含量来识别沉积物物源。
这种元素差异主要受到黄河、长江流域的区域地质和气候条件限制[11]。黄河流域以物理风化作用为主,导致黄河沉积物中富集了Ca、Na、Ba和Sr等元素;长江流域化学风化作用较强,致使长江沉积物中易迁移的Ca和Na等元素流失,富集了难迁移的Fe、Al、Mn和Ti等元素。长江黄河沉积物的元素含量63 μm)组分的稀土元素( REE) 含量粒级明显高于黄河沉积物,长江沉积物比黄河更富集轻稀土元素(LREE) [12]。利用长江黄河沉积物元素含量0~m)、中部( 16.60~400 m) 和下( 50.70~6976 m) 以长江源为主,(7.70~1660 m)和( 40.60~0 m)沉积物以黄河源为主[13]。
表1 长江与黄河沉积物元素含量对比长江与黄河沉积物元素含量 长江 黄河 [3] [4] [5,6] [7] [8] [9] [4] [5,6] [7] [8] [9] K(?0-2) ]2.6
(K2O) 1.94 2.10 1.83 2.46 2.20
(K2O) 1.56 1.83 1.61 2.28 1.95
(K2O) Ca(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Unit 1 Happy HolidayL2(课件)人教版(2025)英语八年级上册.pptx VIP
- 2023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英语模拟试卷(汐卷)(附答案详解).docx VIP
- 2025年山西中考历史试卷真题解读及答案讲解课件.pdf
- 重劣质渣油提质升级UOP UNIFLEX MC™ 浆态床渣油加氢技术最新进展-.pdf
- 2025下半年湖南省国际工程咨询集团有限公司社会招聘34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5至2030年中国工业废水处理行业市场现状调查及投资前景研判报告.docx
- CRUSADE出血风险评分;.doc VIP
- 仓储、运输企业尽职调查表.docx VIP
-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醉翁亭记》PPT课文课件.pptx VIP
- 第3讲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共38张PPT).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