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老妇还乡[精选].ppt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老妇还乡[精选]

* 老妇还乡 1.作者简介 2.内容概要 3.作品鉴赏 瑞士著名剧作家弗里德里希·迪伦马特(1921-1990)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位以批判社会弊端,批判资本主义的作家。 迪伦马特被西方评论界称为“布莱希特死后最重要的德语戏剧天才”。 迪伦马特出生于瑞士伯尔尼州的科诺尔丰根的一个牧师家庭。 1942年:苏黎世大学学习哲学和德国语言文字但是一个学期之后退学后进入伯尔尼大学继续学习。1943年他停止学习,开始写作。 作者简介: 1945-1946年:第一个剧本《立此存照》。 1947年:剧本在苏黎世首演取得成功,同年结婚。 1949年:发表剧本《罗慕洛斯大帝》塑造了一个漠然政治,认定自己用无所作为促进了历史发展的人物形象,指明人类历史荒诞的一面。 1954年:《天使来到巴比伦》,以寓意的手法强调人只有依靠自己才能获得幸福,鄙视财富和权势。 1956年他的剧本《老妇还乡》上演,取得巨大成功。 1962年迪伦马特完成《物理学家》:科学家逃避政治的愿望只是一种空想,最后科学的反抗是软弱无力的。 1966年:《流星》描写一个著名作家一再死而复活的荒诞故事,曲折地反映了艺术家的精神危机。 在创作剧本的同时,迪伦马特也写小说。 1950年:《隧道》,表现了一种茫然无力,不知前途为何的社会心理。 1952年:第一部犯罪小说《法官与刽子手》反映了法律的软弱无力。 1956年:中篇小说《抛锚》,探索了犯罪和道德问题。 1958年:《诺言》反映了主持正义者反被看成怪癖的令人震惊的社会现象。 80年代之后迪伦马特宣布因身体原因,结束小说与戏剧创作,专心写自传。 1990年逝世,终年69岁。 故事发生在中欧某国一个名叫居伦的小城。这座小城正面临着一场毁灭性的经济危机: 工厂、企业倒闭,国库空虚,失业和饥饿威胁着全市居民。居伦市等各界名流: 市长、牧师、警察局长和五千多居民欣闻本地出生的女大财主克莱尔·察哈纳西,这位衣锦荣归的女富翁是一个美国石油大王的遗孀,富可敌国,她在45年后重返故里。纷纷拥到火车站欢迎。克莱尔的昔日情人伊尔也在欢迎行列中。大家盼望她慷慨解囊,使居伦城得以解救,重新繁荣。起死回生。市长也把希望寄托在克莱安年轻时的相好伊尔身上,还允诺他接自己的班。 克莱安在居伦城尚未准备好欢迎仪式时提前到达。她已不再是伊尔心中那个红发飘拂、光着脚在树林里走路的苗条女郎了,如今她珠光宝气、带着新任丈夫和一群随从,谁都没有想到这个历尽沧桑、身上安着假肢的富有女人早已经心如槁木,她回来的唯一目的就是报复。克莱安对全市的人说,她准备捐献给居伦城10个亿,条件是必须为自己买得公道。 内容概要: 45年前,克莱安与伊尔热恋并怀孕,但伊尔抛弃了她。还制造伪证,克莱安被迫离开家乡,沦为娼妓。后来她嫁给一个石油大王,现在如果谁杀死伊尔,居伦城就能得到这10亿巨款。市长代表市民拒绝接受这祥的捐款,但随之而来,居伦城人们的生活大为改变,人们纷纷到伊尔的店里赊帐买最好最贵的东西,所有的人都用赊帐的办法来改善生活。伊尔的儿子甚至买了汽车。这一切让伊尔感到恐惧,他在市长和警察那儿寻求保护遭到拒绝,他渐渐成为整座城市的敌人。 当伊尔预备乘火车逃跑时,全城的人出来围住他为他“送行”。后来市长给了伊尔一把装了子弹的手枪让他自裁,被伊尔拒绝。伊尔决定参加公民大会,让全城人公开审判他——他已经做好了死的准备,但不愿意默默死去。最后,伊尔在众人的压迫下心脏衰竭而死。克莱安开了一张支票递给市长,带着一只装着伊尔尸体的棺材离去 作品鉴赏: 《老妇还乡》是一个仇杀故事,但是,克莱尔的复仇是仗着自己的万贯家财,肆无忌惮地、疯狂地进行报复,终于“如愿以偿”。克莱尔本来是一个受害者,是受人同情的形象,但随着剧情的发展,她的形象逐渐发生了变化,变成了一个凶残的复仇狂。 该剧通过对女富翁克莱尔的复仇欲望得以实现的复杂过程的描写,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金钱万能”的社会弊端。剧本通过一系列人物对待这件事的态度,揭露了所谓上流社会的伪善面孔。 剧中探讨了金钱与道德的关系,人与人之间没有阶级区别,居伦人受到了金钱的诱惑,但道德良心受到了腐蚀; 伊尔一方面是这场交易的牺牲者,另一方面又是精神道德的胜利者,承认“一切都是自己的过错”,愿以生命来赎罪。与此相比,剧中的达官要人、法官却屈服于金钱,把法律依附于下金钱之一; 而对一件极为不公道的复仇谋杀,听之任之,还昧着良心高呼:“为了出于公道”,居然在最后对“主持公道”进行表决时,几乎人人都举起手,成了金钱的附庸。 *

文档评论(0)

dart00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