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曲美的赞歌.doc
一曲美的赞歌
摘 要:《水土保持诗抄》是中国当代知名诗人夏羊创作的四首百行组诗,这组诗又被称为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诗体宣言,纲目并举,描绘陇中山水美景,呼吁水土保持,体现了环境保护意识,抒发了生态情怀,不仅让人享受到诗歌之美、自然之美,还给我们展示了人类理想中的和谐家园。
关键词:夏羊;《水土保持诗抄》;美的赞歌
夏羊,本名张祖训,字伊三,笔名吕羊、芭林等。甘肃省定西市人,中国当代知名诗人、甘肃新文学的开拓者之一。他的诗具有严肃的现实主义精神,富有浓厚的时代感。
1956年1月号的《人民文学》上发表的四首百行组诗《水土保持诗抄》堪称是他创作的精华,也使他成为第一个登上这座文学殿堂的甘肃诗人。这组诗又被称为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诗体宣言,纲目并举,描绘陇中山水美景,呼吁水土保持,体现了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抒发了生态情怀,不仅让人享受到诗歌之美,还能感受到自然之美,可谓“黄土高原美的赞歌”。
一、场景美
解放初期的中国,人民翻身做了主人,劳动热情空前高涨,为改变艰苦恶劣的生存环境,为改变祖国贫穷落后的面貌,不畏艰难险阻,努力奋战,全国到处一片繁忙的景象。陇中这片热土上的人们也甩开膀子准备大干一场,《水土保持诗抄》就细腻传神地描绘了四个热火朝天的劳动场景。
新中国年轻的建设者们冒严寒战酷暑,热情高涨地修建百里引渠、种植紫花苜蓿、筑造大塘坝、培地埂修梯田,播撒希望的种子,这一切的辛勤劳作都是为了给“荒坡洼地”穿上“青云紫霞”的衣裳,“命令洪水站住脚”、“护定黄土不下壑涧”、“拦住泥水不出沟岔”、让“高原的黄土不再流失”,“把荒山变成肥沃的梯田”,“荒岭上围起花树的锦屏”,把黄土塬变成一幅“青绿山水画”,把“黄河的浊浪变清波”。
作品字里行间充满了欢声笑语,充满了歌声和希望,充满了青春和活力,以对话的形式展现了建设者们的强烈的主人翁意识、奋斗的激情和力量,作品呈现的场景传达出一种质朴的、健康的、斗志昂扬的美。
二、感官美
诗人生长在黄土塬,热爱黄土塬,感受黄土塬,讴歌黄土塬。诗人一切的诗情来源于感官,又诉诸于感官,他的作品不仅有声、有色、还有味。
作品中飘荡着清脆的铃声、姑娘和小伙热情的笑声和歌声,那歌声“逐游云飞岭垭”“像蓝天一样明朗”,建设者们的对话充满了奋斗的激情和收获的希望……诗人用笔指挥灵动跳跃的词汇为我们演奏了一曲优美的华章,制造了余音绕梁音响效果,给人以欢快明亮的听觉之美。
诗人犹如技艺精湛的画家,巧运丹青妙笔,蘸取“银”、“红”、“金”、“青”、“紫”、“黄”、“绿”、“白”、“蓝”等亮丽的色彩,轻轻点染,细细描绘,把黄土塬的明天变成了一幅幅明朗的、充满了诗情画意的山水画,呈献出五彩缤纷的视觉之美。
诗人深深地热爱这孕育生命和希望的黄土地,更是乐于享受黄土地那浓郁的、充满了生命力的泥土味。诗人邀请我们共享“翻开的泥土散发出的芳芬”,诗中散发着大自然清新芳香的气味,带给人嗅觉上的美感,让人陶醉。
三、意境美
作者堪称运用修辞的高手,把山塘比作“大明镜”,把拖拉机比作“铁马”,把地埂比作“缠扎住山峁高坡的腰身”的“一条条金色的长带”,比喻生动形象,为“山峁高坡”赋予了人的生命与特质,显得饶有情趣。作者在诗中描绘了理想中的家园:大塘坝周围杨柳成荫;鹅、鸭在悠然戏水;月光下休闲的人们在塘坝上吹响麦笛,引来水中的“江鱼听唱”。
作者憧憬着当“荒山变成肥沃的梯田”之时,便有“麦苗像绿云泊在山梁上”之美景,昔日荒芜的的山梁终于穿上了纱一样轻柔,云一般飘逸的绿装,丰衣足食、幸福生活的美好前景就泊在山梁上,更泊在人们的心上……可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情与画意相辅相成。
四、情感美
夏羊生长于黄土,播诗于黄土。流淌于夏羊血脉中的黄土情结,使作品散发出浓郁的黄土气息,朴素、清新、自然的诗风,明快优美、富有韵味和极强感染力的语言,无不饱含着作者对黄土地、劳动人民的热爱。这种爱促使诗人化身为黄土塬上美的使者,时时热爱美、感受美,处处歌颂美、传播美。
这组诗更是一首生态情感的欢歌,灌注了作者满腔的生态情结。诗人肯定人的生存需要,并强调了自然对于人类的重要性。尤其是在“战天斗地”的社会主义建设热潮中,作者还能够理性地观察和思索,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思生态问题。诗人希望用诗歌唤醒人们内心的希望和觉悟,关注生态、呼吁水土保持,其思想与当今“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不谋而合,更体现了诗人对现实的关注和深广、博大的人文关怀与自然关怀。
五、结语
众所周知,中国当代诗坛从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末一直是“政治抒情诗”一统天下的格局,当时歌颂劳动者改造生存环境的赞歌也出现了不少,而真正关注生态环境、放眼未来的诗歌可谓凤毛麟角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