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定华,浴血太行山.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王定华,浴血太行山.doc

王定华,浴血太行山 王定华在家中。   抗战老八路王定华今年已96岁高龄,住在北京市西二环边上的国务院宿舍大院里。9月4日,在纪念抗战胜利大阅兵的第二天,记者见到了老人。当时,他正在里屋摆弄电脑,旁边还搁着一个一米高的氧气瓶。“采访您的记者来了。”女儿王平告诉父亲,并搀扶他走到客厅。“抗战胜利70周年,父亲仍健在,还应邀参加了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招待会,见证了这一时刻,这是他的造化和运气,也是我们全家的荣幸。”王平对记者说。   老人腿脚不方便,但眼不花、耳不聋,王平说他什么都记得。招呼记者坐下后,王老递过来一本书。这是他写的回忆录,书名叫《征程回忆》。2003年,北京闹非典,不能外出,老人索性待在家,对着录音机和电视学起拼音,“玩”起了电脑。7年时间,老人一字一句地敲出了这本400多页的书,回忆他的抗日征程,还有一起并肩战斗的战友。老人说,他是为了抗战那一代人而写,这也是他离休后的心愿。   以血还血打鬼子   前两天,习近平主席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招待会,由中央安排我作为抗战老兵代表参加了这一重要活动。在现场,我见到了一些抗战老同志。他们和我年龄都差不多,不少是拄着拐棍、坐着轮椅来的。但个个精神抖擞,穿戴整齐,胸前佩戴着勋章。大家在一起有说不完的话,都回忆起在战场上的那些岁月。就像我书里写的――   我的家乡在河南省武陟县东白水村,出郑州往西北方向,过了黄河,个把小时车程就到了。我生于1919年,五四运动发生那一年。1937年4月,我在城里的小学当旁听生备考中学,上级教育部门来视察,见我一个大高个学习这么用功,就跟我聊了起来。后来在他们的鼓励下,我参加了共产党在当地的外围组织青年救亡读书会,开始了我的革命生涯。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的1938年1月,我参加了八路军,不久还去了华北军政干部学校接受军政训练,1939年4月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   春节刚过,日军占领了道清铁路,即从河南道口到清化镇(今河南博爱县)的铁路线。国民党的武陟县县长刘元弃职跑了,其他政府官员也纷纷逃往黄河南边避难,武陟县成了没有政府的“空城”,人心惶惶。我奉命担任游击队小队长,带着几十个人进城维持秩序,从东西线的道清铁路北边打到南边、南边又到北边。当时我们的武器不敌日伪军,他们白天活动多,我们就埋伏着,等到晚上再出击。   有人问我有没有亲手杀过敌人,当然有!有一次战斗,我们打伏击,长短枪哗哗哗扫射,日本鬼子瞬间倒了好几个。以血还血,当年就是这样抗击日本鬼子。有一次,我们也遭到了敌人伏击,冲在最前头的大队长不幸中弹。我们过了铁路才察觉少了人,回头找时发现大队长牺牲了。   后来,我们的队伍发展到了平汉铁路。1940年至1941年间,游击队打开了更大的局面,我们在汉阳、周口建立了政权,敌后根据地也迅速发展起来。在安阳革命根据地参加战斗时,我中过一枪。当时我们去东水村开展工作,被反动武装盯上了,对我们打枪阻击,我的右腿不幸中弹,现在腿上还有留下的伤疤。 1984年,王定华和母亲在老家的合影。   抗战八年,我大部分时间都在太行山一带进行抗日斗争。先后在八路军太行南区5支队任中队长,晋冀豫3支队、赵(基梅)谭(辅仁)支队和129师新一旅任民运科长,长期从事八路军动员民众和领导游击队的工作。   在延安迎来抗战胜利   在太行山的日子很苦,吃不饱穿不暖是常有的事,而且漂泊在外也很想亲人。因为战争,家人很多都失散了。我们家兄弟6个,我排行老三,加入八路军后我几乎没见过他们。   家里人因为我的身份,遭了不少罪。有一年秋天,日伪军侵占了我的家乡东白水村,有人向敌人密报我是八路军游击队小队长。我母亲就被抓到炮楼里吊打,逼她把我交出来。后来还抄了我们家,烧了大部分房屋。家人也因此流离失所,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都在沁河北一带避难。   尽管遭受这样的磨难,母亲仍然坚决支持我闹革命、打鬼子。我心里最难过的就是让她受了一辈子苦。母亲面对日本鬼子和伪军汉奸从未低过头,和抗日电影里那些大义凛然、宁死不屈的英雄形象一模一样。前线的生死经历,我很少同母亲讲,但战斗中留下的伤疤却瞒不过母亲,她也只能看在眼里,疼在心上。   日本鬼子心狠手辣。进村扫荡时,他们把村里的青壮劳力集中在一个大山洞里,要么在脖子上砍一刀,要么直接射杀。还有更可怕的毒气战。一次,敌人把两枚毒瓦斯弹藏在我们炕头,看上去像一个大手电电池,大概50厘米长。当时有人发现后,还以为是个稀罕玩意,搬到院子里展示。我也很好奇,让战士揭开铜帽子,想看看里面到底装了什么。一时间白色气体“刺刺”往外冒,我只觉得呼吸困难。很快,院子里的毛驴被呛晕了过去,大家这才意识到不对,赶紧往外撤,跑到村外漳河中,在水里反复冲洗,才大难不死。   1943年秋天,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出现转折,苏

文档评论(0)

you-yo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