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期末复习重点总结..doc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遥感期末复习重点总结.

《遥感》重点章节1.3.5.8 绪论 1.1遥感的概念 狭义的遥感:应用探测仪器,不与探测目相接触,从远处把目标的电磁波特性纪录下来,通过分析,揭示出物体的特征性质及其变化的综合性探测技术。 广义的遥感:泛指一切无接触的远距离探测,包括对电磁波、机械波(声波、地震波)、重力场、地磁场等的探测。 遥感探测的基本过程 辐射源:目标的电磁辐射能量(自身发射,散射、反射) 记录设备(传感器,或有效载荷):扫描仪(多光谱扫描仪),相机(CCD相机、全景相机、高分辨率相机等)、雷达、辐射计、散射计等。 存储设备:胶片、磁带、磁盘 传送系统:人造卫星的信号是地面发送到卫星的,在卫星中经过放大、变频转发到地面,由地面接收站接收。 分析解译(人工解译、计算机解译) 1)国外航天遥感的发展 第一代1G 1957年10月4日,苏联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1960年4月1日,美国发射第一颗气象卫星Tiros 1,为真正航天器对地球观测开始。 1960年Evelyn L. Pruitt提出“遥感”一词。1962年在美国密歇根大学召开的第一次环境遥感国际讨论会上,美国海军研究局的Eretyn Pruitt(伊·普鲁伊特)首次提出“Remote Sensing”一词,会后被普遍采用至今 。 1972年7月23日第一颗陆地卫星ERTS-1(Earth Resources Technology Satellite 1 )发射(后改名为Landsat-1),装有MSS传感器,分辨率为79米。1975年1月22日,Landsat-2发射,1978年3月5日,Landsat-3发射。 1978年6月,美国发射了第一颗载有SAR(Synthetic Aperture Radar,合成孔径雷达)卫星的Seasat,以后不同国家陆续发射载有SAR的卫星。 1982年7月16日,Landsat-4反射,装载MSS,TM传感器,分辨率提高到30米。1985年3月1日,Landsat-5发射,1993年10月,Landsat-6发射失败,1999年4月15日,Landsat-7发射,装载ETM+,分辨率提高到15米。 1986年2月,法国发射SPOT-1,装有PAN和XS遥感器,分辨率提高到10米多光谱波段,SPOT-5全色波段分辨率达到5m,2.5m。 2000年初美国发射MODIS是Terra(EOS-AM1)卫星的主要探测仪器,地面分辨率较低(星下点离间分辨率为250米,500米,1000米等)。 2000年7月15日,第一颗重力卫星CHAMP发射成功,它是由德国GFZ独自研制的,也是世界上首先采用SST技术的卫星。 2002年,重力卫星GRACE发射,它是美国(NASA)和德国(GFZ)共同开发研制的。 2)中国航天遥感的发展 1970年4月24日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1号”——通信卫星。 1988年9月7日中国发射第一颗气象卫星“风云1号”。 1999年10月14日发射第一颗地球资源卫星“中国-巴西地球资源遥感卫星”(CBERS-1)(China Brazil Earth Resources Satellite),最高空间分辨率:19.5米。 3)小卫星 重量在1000公斤以下的卫星称为小卫星。小卫星质量小于500kg,占卫星总量的70%。 1.3 遥感的类型 1)按遥感平台据地面的高低划分 地面遥感:100m以下平台与地面接触,平台有:汽车、船舰、三角架、塔等。为航空和航天遥感作校准和辅助工作。 航空遥感:100m-100km以下的平台,平台有:飞机和气球。可以进行各种遥感实验和校正工作。特点:灵活大、图像清晰、分辨率高。 航天遥感:100km以上的平台,平台有:火箭、卫星、航天飞机。特点:周期性、不受国界、地理条件的影响。 2)按探测波段划分 紫外遥感:波段在0.05~0.38 μ m之间。 可见光遥感:波段在0.38~0.76μm之间。 红外遥感:波段在0.76~1000 μ m之间。 微波遥感:波段在1m m ~1 m之间。 3)按工作方式划分 被动遥感:直接接收与记录目标物反射的太阳辐射或者目标物本身发射的热辐射和微波的遥感。(辐射计) 主动遥感:使用人工辐射源从平台上先向目标发射电磁辐射,然后接收和记录目标物反射或散射回来的电磁波的遥感。(雷达) 4)按用途划分 军事遥感:低高度、短寿命卫星:150~350 km。 地球资源遥感:中高度、长寿命卫星:350~1800 km。包括:海洋遥感、地质遥感、农业遥感、林业遥感、水利遥感、环境遥感等。 通信和气象卫星:高高度、长寿命卫星:约36000 km。 5)按重量划分 巨型卫星:3.5吨。大型卫星:2-3.5吨。中型卫星:1-2吨。小型卫星:1吨。小型卫星又可细分为小卫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cv7c8hj6b4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