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化”存在与“感觉化”言说.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空间化”存在与“感觉化”言说.doc

“空间化”存在与“感觉化”言说   [摘要] 新感觉派作家通过感觉化叙事将现代化大都市“上海” 作为人的现代性生存境遇和生命存在的象征来书写,而刹那主义叙述或空间化展述是其感觉化叙事的重要表现形式。在新感觉派小说中,人物不再持守乡土中国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时间性或历时性的生存方式,而是困守在狭窄的都市化空间形式,作家们以此描写现代都市的瞬息万变、紊乱不堪的生活秩序,捕捉人物刹那的生存感受去发掘生命的存在性。这种创作取向与存在主义的“此时此地此我”的生存观相通,存在主义所关注的正是存在焦虑和生存的荒谬――现代人普遍的生命感受,在这样的共时态的生命感受中时间意识被虚化和消解。刹那主义叙述或空间化展述体现出人感觉世界和体验生命的一种方式,它不仅标示出艺术存在与生命存在的同形同构,更传达出生命存在无所依持的不安定思绪。作家们所做的就是用“感觉”来把握那种不能为理性(现实主义反映论)所认知的生命存在的意义。   [关键词] 新感觉派;刹那主义叙述;空间化展述;存在主义   [中图分类号] I206.6[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8―1763(2013)01―0089―05   正如没有巴黎和布拉格就没有昆德拉和卡夫卡的创作一样,现代都市文明是存在主义文学产生的土壤。毋庸赘言,面对着20世纪初期作为历史与现实“缝隙”间的一块“飞地”的“上海”,新的“世界”的一切必将改变作家感知和描述世界的表达方式,新感觉派作家就是通过感觉对象化和对象感觉化的方式,将令人眼花缭乱、难以琢磨的中国最早的现代化都市“上海”――不可读的都市转换为可读的文本,以此提供中国现代都市人对生存状态无所适从的情态以及在无所适从中体验存在的荒谬。“应该说,这是一种‘文学城市’观念的巨大变化。它不再把城市仅仅当作一种典型现实来反映,而是作为一种生存境遇来进行描绘和升华。人与城市的关系也不再仅仅是生存物及其环境的关系,而是作为一个整体,人类进化或者存在的象征来得到表现。”[1](P222)就新感觉派小说赖以成名的感觉化叙事而言,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刹那主义叙述或空间化展述。 一   新感觉派的始作俑者刘呐鸥的《两个时间的不感症者》中的男女主人公从紧张的赛马场到热闹的吃茶店,再到繁忙的大街,最后到微昏的舞场,由艳遇到分手,前后三个小时,场景在不断变换;通常意义上的叙事还没来得及展开,读者与“呆得出神”的男主人公一样还未明白过来,小说便在女主人公“我还未曾跟一个gentleman一块儿过过三个钟头以上”的嘲弄中结束了。无独有偶,穆时英的《CRAVEN“A”》中的余慧娴“每天带着一个新的男子,在爵士乐中消费着青春”,可是每个说爱她的男子都把她当作“一个短期旅行的佳地”。   实际上,刘呐鸥的小说集《都市风景线》中的大多数作品都是通过场景的快速转换,来凸显现代都市的瞬息万变和生活秩序的紊乱不堪,同时又传达出缺乏生命逻辑的存在荒诞感――一种现代都市人的惊颤体验。如《游戏》这样写夜总会:“探戈宫”的空间上的不断变幻使得时间几乎处在停滞的状态,创作者也以此而获得了细致描摹种种稍纵即逝的感受的机会:“一切都在一种旋律的动摇中――男女的肢体,五彩的灯光,和光亮的酒杯,红绿的液体以及纤细的指头,石榴色的嘴唇,发焰的眼光。中央一片光滑的地板反映着四周的椅桌和人们的错杂的光景,使人觉得,好像入了魔宫一样,心神都在一种魔力的势力下。”而穆时英小说的叙述更像电影镜头的聚焦运动,这种写作风格以高速的、间断性的短促图像的连接方式出现,致使所指对象在高速的运动中传达了一种强烈的流动感和急剧的冲击力,如“上了白漆的街树的腿,电杆木的腿,一切静物的腿……revue似地,把擦满了粉的大腿交叉地伸出来的姑娘们……白漆的腿的行列。”(《上海的狐步舞》)那种快速而强烈的流动感是都市生活的特征,而现代都市生活阴暗、琐碎的种种细节正是在快速聚焦的镜头中被逐一纪录。在《夜总会的五个人》中,作者写出夜总会充满高度节奏感的狂欢场面,小说急速地在黑白两色之间进行切换:“白的台布,白的台布上面的黑的啤酒、黑的咖啡;黑头发,白脸,黑眼珠,白领子,黑领结,白的浆褶衬衫,白背心,黑裤子;一条条白的腿在黑缎子裹着的身子下面弹着……”。作品采用“空间并置”结构方式、以整体的切割达到场面跃动的艺术效果,以突出声、色、光、影在人的心理上产生的令人眼花缭乱又尽情追逐的感觉。   湖南大学学报( 社 会 科 学 版 )2013年第1期杨经建:“空间化”存在与“感觉化”言说试论新感觉派小说的存在主义取向 简言之,在新感觉派小说中都市人生命存在的明确指向便是空间化生存――其生存方式不再是以往乡土中国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时间性或历时性的生活方式,而是蜕变为一种狭窄的都市化的空间形式,以至于那些“太荒诞、太感伤、太浪漫”的瘦弱的

文档评论(0)

guan_so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