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一代不要太精明.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年轻一代不要太精明.doc

年轻一代不要太精明   编者按:内地动荡期间,有很多大陆知识分子离乡别井,来到香港从头打拼,这些奋斗史虽貌似波澜不惊,却隐含跌宕,从侧面勾画了一幅中国现代史。从这期起,我们陆续刊发蔡玄晖博士的一系列访谈文章,通过这些来自北大、清华、复旦等著名学府的老“港漂”口述历史,感受一段难忘的岁月。   人到中年,接触过神秘的顶层圈子,也抚慰过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混迹最多的,还是营营役役的普罗大众。人没有优劣之分,只是际遇不同而已。到老了,一切就都现出原形了。于是,我特别喜欢观察人,尤其是老年人。古人曰:存乎人者,观其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   年纪大了之后,相由心生,一辈子的心思全暴露在脸颊上,尤其是双眼,?t?g之间,善恶立现。   10年前,我参加了一次北京大学香港校友会的活动。一位致力于助学的老校友让我印象深刻。70多岁的高龄,依然奔赴在扶贫第一线,亲自赶赴贵州,监察善款去向。活动后,我一直记挂着要给他写信,表达追随他的心意。最终还是因为自己的惰性拖延下去,甚而忘记了他的名字。10年之后,我竟然又在校友会上碰见了这位老人,并且记住了他的名字―岑超南。   10年之间,生活已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我对老先生的兴趣,已不仅仅是扶贫助学这么简单。我更想了解他们这一代人,生于民国,经历过抗战,怀揣报效祖国的满腔热血,考上名校,却接连陷入各种运动中。人到中年,离乡别井,移居香港,从头开始。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来,他们也曾欣喜或犹豫。大国崛起,他们却衰老了。这一生,他们是怎样走过来的,又是如何回顾呢?于是有了这一系列的访谈稿。   第一位受访者,当然就是引发此次访谈的岑超南先生。岑先生年逾80岁,面貌慈祥,笑容可掬。他身材不高,穿着朴素,总是拎着一个黑色的公文包,一个再普通不过的“街坊大伯”。可是平凡的人也有不平凡的地方。岑先生的做事风格,从我向他表达想要采访他的意愿之后就表露无遗。他先是给我寄来了一些资料。访谈当日,他早早就到约定地点。访谈一开始,他又从书包里拿出几本他编撰的书以及一叠和他有关的资料复印件。   岑先生是广州人,省港本是一家。他谙熟粤语,又精通中英翻译,因此到香港之后,并没有出现如我想象中的港漂之苦,而是相当顺利地安定下来。也因为岑先生结婚生子都较晚,独子到香港后入读小学四年级,聪明懂事,亦不需他操心。再顺遂的人生,总有意外,他炒股曾经输掉一半身家。岑先生笑着说:“钱乃身外之物。只要不是借的,输掉就输掉了吧。”采访结束,岑先生固执地不让我请吃饭。80岁的他,又在筹划另一个慈善基金。他说,人活着,要做对社会有益的事情。吃吃喝喝,不是最重要的。   受访者:岑超南   访谈时间:2016年1月4日下午   访谈地点:香港九龙塘又一城 “日本投降那夜我通宵在街上卖号外”   蔡玄晖:岑老师,很荣幸见到您。能请您先谈谈您的身世吗?   岑超南:我1930年出生于广州。我家是个大家族,我有5个母亲,32个兄弟。我家和香港的何善衡家族、澳门的何贤家族都有交往。日本兵打进来后,家产尽毁,我们就从广州逃难到上海。我的小学是在上海读的。后来回到广州,读到初二就辍学了。家道中落,我失学做工,当报童。日本投降那夜,我通宵在街上卖号外,声音都喊哑了。天亮回家,母亲给我煮了一个鸡蛋当作慰劳。   我从小跟我母亲学古文,养成阅读的好习惯,十四五岁时一天要看一本武侠小说,因此奠定良好的中文基础。上海的英文教育又很强,小学生就要学习深入分析英文语法。18岁时我哥哥在广州开办药房,派我到香港负责采购。工作需要,我在工作之余继续补习英文。因缘际会,我拥有了扎实的中英文底子,为日后从事翻译并被评为中国资深翻译家奠定基础。   蔡玄晖:那个时候,很多人离开大陆,滞留香港。您又为什么回到广州考大学呢?   岑超南:那时候,省港还没断绝,来往自由的。年轻时满腔热血报效祖国,服从国家分配,不考虑个人的。可是当时规定必须高二学生以上才可以参加高考,我只有初二学历,于是从香港弄了一张假证书,就这样去报考大学。我中英文底子好,政治答题又切中要义,数学物理发挥正常。于是考入当时录取分数最高的北大物理系。进校不久,我就主动向系主任坦白了学历造假的事情。系主任很开明,说我是凭实力考上的,既往不咎。   蔡玄晖: 北大5年,您是怎么过来的?   岑超南:我运气很好,是院系调整之后第一批学生,随后几年中国政治相对安定,学生们可以专心求学。院系调整之后的北大物理系,师资力量非常雄厚。周培源、王昆、周光召等著名科学家都是我的老师。被誉为中国物理学奠基人的叶企孙教授是我的恩师,对我很关怀。他晚年很惨,我很后悔当时没有去看望他。我的很多同学后来都成了教授、院士。那个时候,大家都拼命学习,谈对象都会被看不起,认为浪费时间、没出息。当时大家都是一心向科学进军,

文档评论(0)

ganpei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