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治疗药物市场分析.doc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青光眼治疗药物市场分析

青光眼治疗药物市场分析青光眼是一类眼内压过高、影响视神经乳头正常功能的眼病,是致盲的主要眼病之一。目前,世界上约有6680万青光眼病人。据北京协和医院胡铮教授主持的流行病学统计显示,至20世纪80年代,全世界因青光眼疾病致双眼盲的患者就已达300万人。同时,青光眼也是我国第二大眼科常见疾病,约占眼科疾病的14.36%,占致盲眼病的第4位,人群中的发病率约为0.12%~1.64%。与之相应的是,近几年,眼科样本医院抗青光眼和缩瞳用药也呈现出不断增长趋势,2004年,这类药物的市场金额增长率达到22%。  开角型青光眼 首选药物治疗   青光眼的临床分类比较复杂,绝大多数无明确的全身或眼部继发性病因,被称为原发性青光眼,原发性青光眼又可分为开角型和闭角型两大类,均有一定的遗传倾向。根据胡铮教授主持的流行病学统计显示,至20世纪80年代,我国闭角型青光眼与开角型青光眼患病率比例为3.7︰1。但由于近年来近视人数的急剧增长,我国城市人群开角型青光眼患病率逐年上升。据同仁医院开展的一项北京市城乡居民人群主要致盲眼病抽样调查显示,目前我国慢性开角型青光眼患病率已高于闭角型青光眼,该结果与国外情况一致。   据同仁医院眼科中心青光眼专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张舒心介绍,青光眼治疗的方法是降低或控制眼压,促使房水排出。因此,根据青光眼的病因机理,可选择药物或手术治疗。一般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首选药物治疗,如果药物治疗无效或效果不满意,可采用激光或手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早期首选激光治疗,但激光前后仍需使用药物辅助控制眼压。   目前,市场上治疗开角型青光眼的药物大致可分为五类。前列腺素类药物,有拉坦前列素(如辉瑞公司的适利达)、曲沃前列素(如爱尔康公司的苏为坦)、比马前列素(如眼力健公司的卢美根)等,其主要降眼压机制是增加葡萄膜巩膜外流;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有噻吗洛尔(如默克公司及众多国产的噻吗心安),倍他洛尔(如爱尔康公司的贝特舒、眼力键公司的贝他根),卡替洛尔(如大家制药的美开朗)等,其通过抑制睫状突上皮环腺苷酸的生成而减少房水生成;肾上腺素能激动剂,常用的选择性肾上腺素能激动剂有盐酸阿泊可乐定与酒石酸溴尼定(如爱尔康公司的阿法根),其机制为减少房水生成及增加葡萄膜-巩膜外流;碳酸酐酶抑制剂,有乙酰唑胺与醋甲唑胺(又名尼目克司),其作用机理是直接降低睫状上皮的碳酸酐酶,从而减少房水的生成;缩瞳剂,如毛果芸香碱(最初是医院制剂,后来由正大福瑞达正式批量上市),其通过引起睫状肌收缩,牵拉巩膜突并拉紧小梁网,以增加房水外流。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药物主要为缩瞳剂、碳酸酐酶抑制剂和高渗透剂。   副作用及价格 决定选择取向   在以上五类药物中,除前列腺素类药物外,其它四类药物均已实现国产。同仁医院眼科中心青光眼专科主治医师王华告诉记者,前列腺素类药物是一类新型抗青光眼药物,其临床疗效较强,无全身副作用,且每天只服用一次,病人的依从性较好,因而,目前已成为欧美发达国家临床应用的一线药物。但由于前列腺素类药物价格较高,在我国也未实现国产化,因而在国内临床实践中并非首选药物。据了解,辉瑞公司治疗青光眼的前列腺素类药适利达(5ml)零售价为338元,在全球各主要市场中都占据青光眼药物治疗的领先地位,但在我国却依然不是首选,目前我国临床首选药物为β-受体阻滞剂。   β-受体阻滞剂,其降眼压效果甚至优于前列腺素类药物,但该类药物具有支气管痉挛、心动过缓、增加心脏阻滞、降低血压等眼部及全身副作用,这也是国外不再将其作为首选药物的主要原因。因此,患有哮喘、脉搏慢或心脏阻滞达一级以上患者不能使用该类药物。另外,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倍他洛尔)可以用于有肺部疾患的患者,但其降眼压效果较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稍弱。β-受体阻滞剂可与缩瞳剂、肾上腺素能激动剂、碳酸酐酶抑制剂及前列腺素类药物联合应用,疗效更好,降眼压作用更大,尤其与肾上腺素能激动剂联合应用能获得更佳疗效。   碳酸酐酶抑制剂属于磺胺类衍生物,其口服或静脉注射制剂常用于青光眼急性发作情况(如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由于碳酸酐酶抑制剂对全身的明显副作用,仅用于经其它抗青光眼药物治疗后眼压不能控制的慢性患者,且由于易导致肾结石,因而不宜长期使用。目前其用于局部的滴眼液(爱尔康公司的派立明)也已经上市。缩瞳剂对闭角型青光眼疗效较好,在过去的传统治疗中应用较广泛,但由于其易引起瞳孔痉挛、巩膜粘连及加重白内障,且易与青光眼病情相混淆,从而影响青光眼病的观察、诊断和治疗,目前临床应用越来越少。   “目前在国内临床上,青光眼的药物治疗首选β-受体阻滞剂,若病人有全身禁忌症时再选其它;若单一用药降眼压效果不好,再选肾上腺素能激动剂。其次是选用碳酸酐酶抑制剂,并配合缩瞳剂,若还达不到理想的降眼

文档评论(0)

wangshiruf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