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功人与功狗供参习
                    功人与功狗
 
功狗 : 1.《史记.萧相国世家》:高帝曰:夫猎,追杀兽兔者狗也,而发踪指示兽处者人也。今诸君徒能得走兽耳,功狗也。至如萧何,发踪指示,功人也。后以功狗比喻杀敌立功的人。 功人 : 1.汉高祖平定天下后,论功行赏,以萧何居第一,群臣以何无战功不服。高祖说:夫猎,追杀兽兔者狗也,而发踪指示兽处者人也。今诸君徒能得走兽耳,功狗也。至如萧何,发踪指示,功人也。见《史记·萧相国世家》。后以功人泛指起关键作用,有特殊贡献的人。 2.犹工人。
 
刘邦既杀项羽,即皇帝位,论功行封。上以萧何功最盛,先封为酂(zàn)侯,食邑(yì)八千户。诸将不服,曰:“臣等被坚执兵,而萧何徒持文墨议论,未有汗马之劳,顾居臣等上,何也?”上曰:“诸君知猎乎?”曰:“知之。”“知猎狗乎?”曰:“知之。”上曰:“夫猎,追杀兽者狗也,而发踪指示兽处者人也。今诸君徒能走得兽耳,功狗也;至于萧何,发踪指示,功人也。”群臣皆莫敢复言。
 
汉书·萧何传》中刘邦说:“夫猎,追杀兽者狗也,而发纵指示兽处者人也。今诸君徒能走得兽者耳,功狗也;至如萧何,发纵指示,功人也。”原来在汉高祖刘邦看来,帮他欲血奋战,夺得天下的开国功臣们都只是一群呼之即来,挥之即去的狗而已!卷五十三〈萧相国世家〉~205~汉五年,既杀项羽,定天下,论功行封。群臣争功,岁余功不决。高祖以萧何功最盛,封为酂侯,所食邑多。功臣皆曰:「臣等身被坚执锐,多者百余战,少者数十合,攻城略地,大小各有差。今萧何未尝有汗马之劳,徒持文墨议论,不战,顾反居臣等上,何也?」高帝曰:「诸君知猎乎?」曰:「知之。」「知猎狗乎?」曰:「知之。」高帝曰:「夫猎,追杀兽兔者狗也,而发踪指示兽处者人也。今诸君徒能得走兽耳,功狗也。至如萧何,发踪指示,功人也。且诸君独以身随我,多者两三人。今萧何举宗数十人皆随我,功不可忘也。」群臣皆莫敢言喻谋臣。清王昙《留候词》:“功人功狗两无益,徒受亭公谩骂名。黄任《彭城道中》诗:“当年何不怜功狗。留取韩彭守四方。”孙原湘《题仲瞿祭霸王墓诗后》诗:“进来雉亦烹功狗,事去人争笑沐猴。功臣狗】赵翼《愍忠寺石坛相传唐太宗葬战骨处》诗:“岂乏功臣狗,兼多君子猿。【狗功】苏轼《和陶诗·和杂诗十一首》之三:“兔死缚淮阴,狗功指平阳。于石 王光汉 徐志成 .常用典故词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5 :97,98卷662_7 【关亭春望】罗隐 关畔春云拂马头,马前春事共悠悠。风摇岸柳长条困, 露裛山花小朵愁。信越功名高似狗,裴王气力大于牛。 未知至竟将何用,渭水泾川一向流。罗隐朝代:唐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33—909【介绍】: 唐余杭人,一说新城人,又作新登人,字昭谏,号江东生。本名横,以十举进士不第,改今名。以诗文名于当世。不受朱温征召。镇海军节度使钱镠辟为掌书记,后迁节度判官、给事中等。有《谗书》、《江东甲乙集》等。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33—910本名横,字昭谏,号江东生,余杭新城(今浙江富阳)人。排行十五。举进士,十余年不第。懿宗咸通十一年(870)始为衡阳主簿。僖宗乾符三年(876)因父殁丁忧回乡。除服又往游京师,广明中遇黄巢攻陷长安,归隐于池州梅根浦。梁太祖(朱全忠)曾以谏议召,不至。依镇海节度使钱镠,光启三年(887),表奏为钱塘令,迁著作郎、掌书记。昭宗天祐三年(906)充节度判官。后梁开平二年(908)授给事中,次年迁盐铁发运副使。寓于萧山,十二月病卒。生平见沈崧《罗给事墓志》(《罗氏宗谱》引),《吴越备史》卷一,《旧五代史》本传以及《五代史补》卷一、《唐诗纪事》卷六九、《唐才子传》卷九等。今人汪德振有《罗昭谏年谱》。隐善小品文,多讽世之作。其《谗书》5卷颇享盛名。诗与宗人罗虬、罗邺齐名,称江东三罗。又与杜荀鹤、陆龟蒙、吴融、郑谷等以诗往还。诗风近于元白,雄丽坦直,通俗俊爽,诗句脍炙人口,如“今朝有酒今朝醉”、“为谁辛苦为谁甜”等,至今传为口语。擅长咏史,各体中尤工七律。清洪亮吉云:“七律至唐末造,惟罗昭谏最感慨悲凉,沉郁顿挫,实可远绍浣花(杜甫),近俪玉溪(李商隐),……迥非他人所及。”(《北江诗话》卷六)七绝亦有特色。书目记载有《江东集》、《甲乙集》及其他著作多种。今人雍文华校辑《罗隐集》(中华书局),最为完备。今人潘慧惠有《罗隐集校注》。《全唐诗》存诗11卷又1首,《全唐诗逸》补诗1首。《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补诗14首,断句17。
《唐诗汇评》:
罗隐(833-909),字昭谏,自号江东生,新城(今浙江富阳)人。本名横,大中、咸通中屡举进士不第,遂改名隐。与宗人罗邺、罗虬齐名,时号“三罗”。咸通末,为湖南观察使于瑰掌书记,官衡阳主簿。又为淮南李蔚从事。广明中,避乱归乡里。光启三年,镇海节度使钱镠表为钱塘令,迁著作郎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