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帝范》的核心内容及其现代启示.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帝范》的核心内容及其现代启示.doc

《帝范》的核心内容及其现代启示   摘要:《帝范》是唐太宗李世民自撰的一部论述人君之道的政治文献,此书的目的是为了教育太子李治如何系统地学习为君之道,虽然是唐太宗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而写的,但是这本书却对后来中国的领导人如何治理国家、为人民服务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唐太宗的《帝范》是中国古代十大经典家训,成为了中国古代历史理论和政治思想上的一篇巨作,对我国现代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法制建设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李世民;《帝范》;李治;当政者      《帝范》是唐太宗家训思想的结晶,是中国历史上最好的管理和统御之道。《帝范》一书是李世民一生执政经验的高度浓缩。   一、《帝范》的主要内容   唐太宗李世民《帝范》共12篇:君体、建亲、求贤、审官、纳谏、去谗、诫盈、崇俭、赏罚、务农、阅武、崇文。为文虽短,但文辞有力而优美,展现出一代英主对人生和世界的体悟;尤其充满哲理性的语言,或一言中的,或一语道破天机。不但闪露着看问题的高瞻远瞩,也隐含着论理的深邃透彻。   (一)如何安邦定国。唐太宗李世民认为“君体”与“建亲”是安邦定国的根本。   1、“君体”。君体即君王的体态容貌,引申为君王的人格威力。“君体”篇要太子李治懂得君王的庄严宏伟,敬诫李治必须具备君王的人格威力,做到恩威并施,持威德以“致远”,用慈厚以“怀民”。2、“建亲”。唐太宗李世民总结了历史上分封制的利弊得失,希望李治懂得封建亲戚,以为藩卫的道理。只有懂得了这些封国封侯的道理,才能保证唐朝的长治久安。   (二)如何正本清源。唐太宗李世民认为“求贤”与“审官”是治乱的根本。   1、“求贤”。唐太宗要让李治懂得举贤、任贤、敬贤的重要性和求贤的难度。只有得到贤良忠正的辅助,国家才能治理好。2、“审官”。要李治懂得人君的责任在于知人善任,以安黎民,指出:首先应人尽其才,各用其长,让各类人才为己效力,其次,审察官员,要看全面,看主流,这样才能明职审贤,官得其人。   (三)如何保持圣明。唐太宗认为只有做到“纳谏”与“去谗”才能保持君主耳清目明。   1、“纳谏”。唐太宗李世民教诫道帝王居于深宫,耳目受阻,有过不闻,有缺难补,故应广开言路。唐太宗警告李治道昏乱之君自以为德超三皇,材过五帝。2、“去谗”。唐太宗对谗邪深恶痛绝,认为善进谗言的人是国家的大贼,每天所做的事情是争夺富贵荣华、地位权势。让李治随时警惕防谗,广纳忠言。   (四)如何趋荣避辱。唐太宗认为“诫盈”与“崇俭”是关键。   1、“诫盈”。盈即满,满则奢侈浪费,这里是训导李治要以节俭来涵养性情,以平静来修炼身心。唐太宗在文中指明了奢侈的危害,以此来说明君主一骄奢,国家的政治就很容易出差错,就埋下了倾邦危城的隐患。2、“崇俭”。俭者去奢从约之谓。唐太宗在戒盈的同时又提倡俭德,他吸取与发挥了周公“慎无以国骄人”等家训思想,教诫李治要遏正志,因为骄奢出于志。   (五)如何引导民风。唐太宗认为要做到“赏罚”与“务农”这两条。   1、“赏罚”。唐太宗极其重视赏罚的导向价值。他教诫李治实行赏罚,要以国家利益而不以个人好恶为标准,唐太宗一生慎赏慎罚,大体上做到了赏罚得当,为李治树立了学习的榜样。2、“务农”。唐太宗总结了历史上的以农立国、足食为政的治国经验,推崇重农抑商的经济思想,要李治懂得食为人天,农为政本。   (六)如何治理国家。唐太宗认为“阅武”与“崇文”是前提。   1、“阅武”。唐太宗向李治指出:“夫兵甲者,国之凶器也。”不得已才用之。一个国家尽管土地广大,人口众多,反之,国家安全时忘了兵战,也同样危险。保持武力的威慑作用,就是把握了用兵的机要。2、“崇文”。武功重要,文术也不可偏废。因为宏广风化,导引习俗,所以,必须建明堂,立之辟雍,博览百家,精研六艺。   二、《帝范》的现代启示   《帝范》是唐太宗李世民写给太子李治的家训,他教给儿子李治治国的诀窍和为君的秘诀,成为后世帝王代代珍藏的私家秘典,给后世执政者的政治遗嘱和谆谆嘱托。《帝范》不但对后来历代的帝王如何治理国家提供了重要的依据,而且对现在中国的执政者如何更好的治理国家产生了重要的借鉴作用。   1、加强自身修养是当代执政者为官的前提和基础   唐太宗李世民时期就知道执政须为民,作为当政者只有爱护人民,保护人民,才能得到人民的拥护。当政者应该做百姓的表率,做天下民众向往的归宿,只有那些不负众望,爱护人民,关心人民利益的人,人民才会重视他们。当政者须做到志向远大应该具有威望和好的德行,以身作则,勤于政事。只有不断加强自身的修养,才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2、选任贤德官员、使用人才是当代执政者为官的基本责任   唐太宗李世民在选任官员时告诫后世远近相持,亲疏两用,即用人不唯亲,选材看能力。选任贤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