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讲讲“万家灯火”中的中国故事
讲讲“万家灯火”中的中国故事
唐代诗人白居易在《江楼夕望招客》中写道:“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诗人登上望海楼向东远望,天海一片苍茫,近看则灯火阑珊, 星河闪烁…… 灯光,作为温暖和光明的象征,始终是人类战胜黑暗和恐惧的力量。让我们在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中,去探寻那穿越漫漫岁月的“万家灯火”。
光源于火,篝火独明火的发明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最伟大的成就,对于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照明文化的诞生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我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燧人氏是发明钻木取火的圣人,这在先秦的古籍中是有记载的。据《韩非子·五蠹》记载:“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关于钻燧取火的详细过程,东晋王嘉的《拾遗记》是这样描述的:“燧明国有大树名燧,屈盘万顷。后有圣人,游至其国,有鸟啄树, 粲然火出, 圣人感焉, 因用小枝钻火,号燧人氏。”
在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为人类“盗取”了火种。印度人信奉阿耆尼,将其尊崇为火神,阿耆尼在梵文中的含义就是“ 火焰”。这些神话传说,无非是寄托了人类对火光的追求和对火光创造者的崇拜。其实,为人类带来火种的既不是普罗米修斯,也不是燧人氏和阿耆尼,而是人类祖先在实践中逐渐发现的。人类从对火的恐惧到对火的崇拜,最初也许只是出于崇尚光明的心理需求。
从照明的角度来讲,我们的祖先点燃的第一堆篝火,也许就是人类发明的第一个照明光源。其实,篝火是指把植物的枝条堆放在一起进行燃烧来提供照明的火堆。有学者认为,关于篝火照明的说法,可以从甲骨文中的“光”字结构中找到证据。原来,甲骨文中的“光”字表示男奴隶和女奴隶置火堆于头上以用来照明,这样的火堆自然能照得更远一些,“火”的照明功能就是这样来的。
灯源于豆,豆为何物在漫长的生产实践活动中,人们逐渐发现某一种材料要比另一种材料燃烧得更好,因此具有更好的照明效果。比如,在烤肉时脂肪掉进火中会让火燃烧得更加剧烈一些。这个发现对人们的启示很大,于是人们就把动植物的油脂放到陶器当中,用苔藓和其他材料做灯芯,点燃之后就可用来照明了。这就是诞生于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豆灯”,它可能就是我国古代灯的前身了。
这里的“豆”字在商周时期是指一种饪食器具,可以盛放腌菜或肉酱等食物;同时,“豆”也是一种用青铜或陶瓦制成的古代礼器。到了周朝的时候,我国的青铜器和陶器极为发达,这就为灯具的诞生创造了条件。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人们仿照当时的食器“豆”的形状制成了一种照明工具,于是“豆灯”诞生了。由于这种照明工具常用陶瓦器制成的,因此又被称为“瓦豆”。
古代油灯的燃油主要是动植物油,如牛油、麻籽油、乌桕油、菜籽油、棉籽油、桐油等。到了宋元时期,石油开始用作照明燃料,因此使得油灯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至于古代油灯的灯芯则是由火炬演变而来的,大多是用去皮麻捆绑而成的“麻蒸”插在灯盏中心的支钉上做成的。棉纱灯芯产生的年代比较晚,由于其极其柔软而不能插在支钉上,因此需要置放于灯盏中心的圆台上使用。
关于“灯”字的来源,这里还有不少故事呢! 关于“登”字的含义,《尔雅·释器》是这样说的,“木豆谓之豆,竹豆谓之笾,瓦豆谓之登”。后来,人们也用青铜的“豆”来当作灯具,于是产生了“镫”字,那时“登”与“镫”是通用的。
到了秦代,人们又创造了表示照明器具的对应文字--“燈”。“燈”是一个形声字,从火,登声。其表示的意义要比“镫”字更加准确。因为秦代的照明器具“登”是由石、陶和金属等多种材料制作的,而青铜只是其中的一种材料;至于“火”字旁则更是反映了“登”的最基本特征。再后来,人们为了书写的方便,便把“ 燈” 字简化为“灯”。不过,在古代“燈”和“灯”也还是有一些区别的,比如“燈”可以作为一种祭祀礼器, 而“灯”只是普通的照明器具罢了。
宫灯极品,取光藏烟被誉为“中华第一灯”的长信宫灯是我国古代灯具史上的一大杰出成就,同时也是我国古代人民崇尚环保的历史见证。长信宫灯是我国西汉时期青铜灯具的典型代表,铸造于公元前172 年。1968 年,在河北满城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妻窦绾墓中出土了长信宫灯。专家推测,该灯可能为汉武帝时皇太后窦氏送给孙媳妇窦绾的。长信宫灯一改以往青铜器皿的神秘厚重,整个造型及装饰风格都显得轻巧华丽,因此是汉代造灯艺术的极品。1993 年,该灯被鉴定为国宝级文物。长信宫灯既可以作为照明工具,又可以作为艺术饰品,达到了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统一。长信宫灯通高48 厘米,整件宫灯由头部、右臂、身躯、灯罩、灯盘、灯座6 个部分组成。灯盘中心有一钎可插蜡烛,灯罩与灯盘相对可以转动以调整灯光的方向。嵌于灯盘沟槽上的弧形瓦状铜版,是为调整出光口大小而设计的
- 软件下载与安装、电脑疑难问题解决、office软件处理 + 关注
-
实名认证服务提供商
专注于电脑软件的下载与安装,各种疑难问题的解决,office办公软件的咨询,文档格式转换,音视频下载等等,欢迎各位咨询!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