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汉英视译教程下篇汉译英第二十四单元 选择句视译.ppt

英汉汉英视译教程下篇汉译英第二十四单元 选择句视译.ppt

  1. 1、本文档共5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24单元 选择句视译 英汉汉英视译教程 第24单元 选择句视译 凡是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选择关系的句子都可称为“选择句”,而无论句子类别如何,如选择条件句、选择疑问句等。汉语选择句式与英语选择句式的逻辑关系没有本质区别,但是由于汉英思维差异和文化差异,以及视译自身的规律所致,汉语选择句翻译成英语时有时会发生语序和语气方面的变化,这一点在翻译比较性选择句时显得尤为突出。例句2 就比较典型,第一个结构has no more good effect than 的语气较强,第二个结构has less effect than 的语气就较弱。在视译过程中语序和语气的选择主要决定于译员的好恶和经验,译员有较大的自主权。 第24单元 选择句视译 译员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要正确理解汉语原句的选择关系,只有把握住这一点,才可以在翻译时做到随机应变,灵活机动,应对自如。但是,由于视译本身的规律使然,尤其是在翻译逻辑关系比较复杂的语句或语段时,汉语选择句的逻辑关系与英语选择句的逻辑关系出现差异时,会对顺势推进的视译翻译主旋律构成干扰,因此译员需要平时加强对选择句式的单项练习,战时方可做到游刃有余。经验表明,无论理解原文,还是组织译文,汉语选择句英译时的难度要大于英语选择句汉译时的难度。 第24单元 选择句视译 (要点梳理) 汉语选择句式与英语选择句式的逻辑关系没有本质区别 但翻译时有时会发生语序和语气方面的变化 汉语选择句英译时的难度要大于英语选择句汉译时的难度 译员要正确理解汉语原句的选择关系 第24单元 选择句视译 (例句) 1.他不喜欢喝咖啡,宁可喝茶。 【笔译】 【视译】 第24单元 选择句视译 (例句) 〈译评〉 第24单元 选择句视译 (例句) 2.从长远看,这样模糊不清的异议还不如不提。 【笔译】 【视译】 第24单元 选择句视译 (例句) 〈译评〉 第24单元 选择句视译 (例句) 3.小王总是偷懒耍滑头,上班时不是去打电话就是跑到医务室去看病。 【笔译】 【视译】 第24单元 选择句视译 (例句) 〈译评〉 第24单元 选择句视译 (例句) 4.当幻想面对现实时,总是很痛苦的。要么你被痛苦击倒,要么你把痛苦踩在脚下。 【笔译】 【视译】 第24单元 选择句视译 (例句) 〈译评〉 第24单元 选择句视译 (例句) 5.参与校花评选还是抵制校花评选,本身并不存在谁是谁非的问题。 【笔译】 【视译】 第24单元 选择句视译 (例句) 〈译评〉 第24单元 选择句视译 (例段) 1.经济的繁荣不一定带来文化的进步。首先,人们追求经济利益时,常常忽略或放弃文化建设;第二,当旧的观念被打破时,一些人就会不知所措或误入歧途。 第24单元 选择句视译 (例段) 1.经济的繁荣不一定带来文化的进步。 首先,人们追求经济利益时, 常常忽略或放弃文化建设; 第二,当旧的观念被打破时, 一些人就会不知所措或误入歧途。 第24单元 选择句视译 (例段) 【笔译】 第24单元 选择句视译 (例段) 【视译】 第24单元 选择句视译 (例段) 〈译评〉 第24单元 选择句视译 (例段) 2.三国末年,晋武帝司马炎灭掉蜀国,夺取魏国政权以后,准备出兵攻打东吴,实现统一全中国的愿望。他召集文武大臣们商量灭吴大计。多数人认为,吴国还有一定实力,与其一举消灭它恐怕不易,不如有了足够的准备再说。 第24单元 选择句视译 (例段) 2.三国末年,晋武帝司马炎灭掉蜀国,夺取魏国政权以后, 准备出兵攻打东吴,实现统一全中国的愿望。 第24单元 选择句视译 (例段) 他召集文武大臣们商量灭吴大计。 多数人认为,吴国还有一定实力,与其一举消灭它恐怕不易, 不如有了足够的准备再说。 第24单元 选择句视译 (例段) 【笔译】 第24单元 选择句视译 (例段) 【视译】 第24单元 选择句视译 (例段) 〈译评〉 第24单元 选择句视译 (例篇) 在今日新华社的另一篇报道中,记者在黄河流域一些省区采访时就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污染企业“扎堆”的地方,环保部门衣食无忧;而在污染企业被大量关停的地方,环保人员却连工资都发不出来,以至于“治污越好环保部门越穷”。究其原因在于,这些地方的环保部门,或是财政预算“黑户”,或是财政拨款严重不足,主要靠“自收自支”维持生存。那么,为何会出现“财政不养环保”呢?报道引用有关专业人士的说法认为,“关键是在一些领导眼中,环保和发展是对立的,花钱搞环保不如投资上项目,有的领导甚至提出‘宁可呛死,不能饿死’的观点。”

文档评论(0)

别样风华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