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清雅文雅淡雅.doc
清雅文雅淡雅
在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儒道互补的多元动态系统赋予了“雅”作为士人阶层独特的审美文化符号,反之即为“俗”。由士阶层分化而来的“文人”,深受儒道文化的熏陶和影响,崇“雅”便构成了其精神世界的一部分。随着中国审美文化及精神的传扬,晚明江南文人承继了崇“雅”的人文情怀。或许是因为仕途上不得志而将人生关注点“由纯粹精神层面不断回落到世俗生活层面”,晚明江南文人将崇“雅”的人文情怀自觉而执着地融入、贯注到其造园实践之中,渐而在造园艺术上形成了崇“雅”的美学思想。如高濂在《遵生八笺》中提出园林要“雅称清赏”;计成于《园冶》中强调“林园遵雅”;文震亨在《长物志》中指出“韵士所居,入门便有一种高雅绝俗之趣”;李渔于《闲情偶寄》中亦认为园林贵在“新奇大雅”,并高声疾呼“他病可有,俗不可有”,如此等等。综观晚明江南文人在其造园论著中对园林审美要素之“雅”的阐扬与推崇,其所崇尚之“雅”,审美内涵丰富而多元,不拘一格,但大体上可分为“清雅”“文雅”“淡雅”等三种审美范式。
一、清雅:清幽及超尘绝俗
所谓“清雅”,重在“清”。《说文?水部》曰:“清,?J也,??水之?p。”段玉裁注云:“?J者,明也。潋而后明,故云??水之?p(貌)。引申之,凡洁日清,凡人洁之亦日清。”故知,“清”本义是指水的澄明透彻、洁净纯莹,后引申为表示大自然的特质,如石之清凉润滑、莲之纯洁不污、环境之清新幽静等,进而引申为表示个人品德、情操的清高、清明、清廉。因此,“清”与“浊”相对,具有澄明、透彻、纯洁、晶莹、明朗、清静、清正、廉洁等审美内涵。所谓“清雅”,在园林中主要表现为环境清幽,及其所呈现出来的超尘绝俗的精神境界。
园林本是文人,尤其是“失意”文人,隐逸幽居、消闲遣兴、修身养性的理想之所。因之,潜心于清幽之境,远离尘世的喧闹与纷扰,应是文人造园最为基本的追求。而对于园林环境之清幽,晚明江南文人在其造园论著中饶有兴致地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予以了描绘。如状园林环境之“清”:
携一童子立于清溪之畔;
清流见底;(《醉古堂剑扫》)
清池涵月;
濯魄清波;(《园冶》)
泉清可见底;
鱼皆荡漾于清泉碧沼之间。(《长物志》)
这些是从视觉角度描绘了园林中流水的澄澈清洁、纯净明朗。
夜半鹤唳清远;
清琴数弄;
野鹤唳残清月夜;
松声、涧声……皆声之至清;(《醉古堂剑扫》)
风月清音。(《园冶》)
这些是从听觉角度描写了园林中动植物与乐器之声的清亮悦耳。
清入肌骨;
屡引清风;
雨滴便冷然俱清;(《醉古堂剑扫》)
刷冶清润;
清润而坚;
色质清润;
清气觉来几席。(《园冶》)
这些则是从触觉角度描绘了园林中清风的凉爽,山石的清润,以及水汽、湿气的沁人心脾。
(松轩)惟贵清幽;(《遵生八笺》)
清斋幽闭;(《醉古堂剑扫》)
室庐清靓。(《长物志》)
这些既是从听觉角度,也是从视觉角度,描绘了园林中屋宇的幽静、明朗。
风送清香;(《醉古堂剑扫》)
满室清芬。(《长物志》)
这些则是从嗅觉角度描写了园林中花木的清新馨香。
如状园林环境之“幽”:
草径幽深;
入园窈窕幽径;(《醉古堂剑扫》)
竹坞寻幽,醉心即是;
竹里通幽,松寮隐僻。(《园冶》)
这些是从视觉、听觉角度描绘了园林中草径、竹林的幽曲、深远、寂寥。
室欲幽;(《醉古堂剑扫》)
遥遥十里荷风,递香幽室;
扫径护兰芽,分香幽室。(《园冶》)
这些也是从视觉、听觉角度描述了园林中屋宇所在之处的偏僻、隐蔽、幽深、静谧。
如前所述,园林环境之“清”与“幽”,本身就蕴含有“静”之意味。但此“静”,并非是死寂无声,而是颇具大自然生气、活力之静,即所谓的“静中有动”“动中更静”,此处动静相生之理颇合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的“生生”之妙。因之,晚明江南文人在其造园论著中,还以颇为生动的笔触描写了园林中木叶萧萧、雨打芭蕉、流水奔潺、草木虫鸣、莺歌樵唱、猿啼鹤唳等天籁之音。
园林中由纯净清澈的流水、清凉温润的山石、清新爽朗的轻风、清香幽寂的花木、幽偏僻静的屋宇、曲折幽深的小径、各种具有生气活力的天籁之音等所组成的清幽环境,在晚明江南文人超凡之人格和超逸之精神追求的物化下,着上了一层浓郁的人文精神之色彩,成了晚明江南文人审美理想的载体之一。
清幽的园林环境,固然是晚明江南文人造园所追求的理想之境,但此境界又如何来设计营构呢?对此,晚明江南文人在其造园论著中,从园址选择、园林空间组织以及园林景观设置等方面,作了精辟而独到的阐述。
一般而言,不同的地理位置拥有着特定的生态条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教案:ABB[a]-J-8ABB机器人高级编程.docx VIP
- 中国慢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诊断及管理指南2024版解读.pptx
- 优秀工程项目管理经验分享.pptx VIP
- JGJT117-2019民用建筑修缮工程查勘与设计标准.docx VIP
- 2021年5月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初三调研(中考一模)英语试卷及答案.pdf VIP
- 【PDF】2022 年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申报.pdf VIP
- 电机基础知识入门 [(日)井出万盛 著] 2012年_部分10.pdf VIP
-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第二节气温和降水课件(共27张PPT)讲解.ppt VIP
- 科研项目中期检查报告书.docx VIP
- 丹江口水库现代化运行管理矩阵构建实践.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