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在纺织检测领域的应用说明
CNAS-CL18
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在
纺织检测领域的应用说明
Guidance on the Application of
Laboratory Accreditation Criteria in the Field of Textile Testing
(送审稿)
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
前 言
本文件由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CNAS 根据纺织检测的特性而对CNAS-CL01:2006《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所作的进一步说明,并不增加或减少该准则的要求。
本文件与CNAS-CL01:2006《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同时使用。
在结构编排上,本文件章、节的条款号和条款名称均采用CNAS-CL01:2006中章、节条款号和名称,对CNAS-CL01:2006应用说明的具体内容在对应条款后给出。
本文件代替:CNAS-CL1:2006。
——增加4.1.5条款;
——增加4.3.3条款;
——增加4.6.1条款;
——细化5.2.1条款中各项要求;
——增加5.3.1条款;
——条款5.3.2中增加对评级区域的要求;
——增加5.3.3条款;
——增加5.3.4条款;
——增加5.4.1条款;
——增加5.4.2条款;
——增加5.4.3条款;
——增加5.5.1条款,其内容是CL18:2006中5.5.2条款中部分内容;
——修改5.5.2条款,其内容是新增;
——增加5.6.2.2.2条款,其内容是CL18:2006中5.6.1条款的内容;
——增加5.6.3.2条款;
——增加5.6.3.3条款;
——增加5.8.1条款;
——增加5.8.3条款;
——增加5.9.1条款;
——增加5.9.2条款;
——增加5.10条款。
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在
纺织检测领域的应用说明
一、引言
1、纺织检测是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英文缩写:CNAS)对实验室的认可领域之一,该领域涉及感官检验、物理性能、化学性能、染色牢度、微生物等方面的检测。
2、本文件是 CNAS 根据纺织检测领域的特性而对 CNAS—CL01《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所作的进一步说明,并不增加或减少该准则的要求。因此,本文件采用针对CNAS—CL01《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的具体条款提出应用说明的编排方式,故章节号是不连续的。
3、本文件用于补充和解释CNAS—CL01《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对纺织检测实验室认可的要求。纺织检测实验室应同时满足CNAS—CL01和本应用说明的要求。
4、纺织检测中涉及微生物和化学的项目需满足CNAS-CL09《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在微生物检测领域的应用说明》和CNAS-CL10《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在化学检测领域的应用说明》要求。
二、应用说明
4 管理要求
4.1 组织
4.1.5 当实验室检测工作涉及感官检验、物理性能、化学性能、染色牢度、微生物检测等多项子领域时,实验室的技术管理者宜由若干名成员组成,以能够覆盖认可的子领域。技术管理者应有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并有三年以上相关领域实验室工作经验,或大专学历,五年以上工作经验。学历不满足要求时,需有十年以上相关专业工作经验。
4.3 文件控制
4.3.3 实验室应建立并维持有效标准清单,且能提供新增标准和变更标准的方法验证记录。
4.6 服务和供应品的采购
4.6.1 实验室应建立对检测质量有影响的消耗品的关键参数进行符合性验收的程序,该程序应包括验收的要求、方式、内容和储存要求等。
注:对检测质量有影响的消耗品,如次氯酸钠中有效氯含量、起毛起球测试中衬垫的尺寸和摩擦系数、试验用水的pH值和电导率等试剂材料和标准物质。
5 技术要求
5.2 人员
5.2.1 实验室工作人员应满足以下要求:
①实验室关键检测人员应具备相应的实际操作技能,熟悉检测安全操作知识。
②检测工作应由经过充分培训的操作人员完成,正式上岗前,应经过考核评价;考核评价不仅包括理论知识,还必须有现场操作。
③实验室的培训计划应列出有关要点,计划应包括培训的有关技术要求、使用的设备和培训目标,以及每个测试的特殊要求。
④操作人员的技术能力应定期进行评价,以确保其持续胜任。包括(但不限于)从事棉花手扯长度、毛绒纤维手扯/手排长度、化学短纤维中段法线密度、纤维长度、羽毛羽绒含绒量、清洁度、纤维定性目测鉴别、纺织产品异味评定、起毛起球评级、色牢度评级、外观评级等主观性、操作性较强的检测工作。
⑤从事大型或复杂仪器检测的工作人员,上岗操作前均需要进行仪器操作考核,经考核合格授权后才可上岗。
⑥有颜色视觉障碍/嗅觉障碍的人员不能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