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很好玩的样子——学人类学的体验写一篇学在人类学的体验,内心是忐忑的,因为不知道怎么去写,也不知道是否有这样的资历与经验,并且总想去查一查文献,先做一个文献综述怎么的。但回头想之,既然是自己的学习体验,那就也不便查阅别人的,这次我就把自己当做被访谈的对象,将自己当作主位来写。再加上只是院团委为了提供一个具体的学习体验的案例,案例是拿来分析的,遂将自己的一些不堪入目的经历啊、狗屁不通的想法啊,摆一摆,陈列陈列,并无什么严谨的逻辑、更无什么深邃的见解。回想三年前的大一,那时候一进来也很疑惑,我们即将学习的人类学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东西呢,也就是我们经常会问自己的问题,更为尴尬的是,你的家长、亲戚老表、同学、朋友等等会问你人类学是什么。不得不说,这个问题现在还一直伴随着我,每次都会以“你是学什么的”,“我是学人类学的”,“那人类学是什么,给我解释解释”,然后我就一堆省略号、、、所以,我现在还面临着这样的疑惑,但只是时间不一样而已。疑惑我们的问题,我们便去问我们的老师、学长学姐等等,可每次大家给的定义都不一样,并且一直都会强调尝试去做解释。但也会在其中发现一些共性,这是一门关于人类的学科,对于人的全面了解,涵盖生物性和文化性、、、想当初,学院、老师都在尝试给我们解释,还包括在开大会说、探访宿舍说,还记得当初法军老师说可以判断我们是哪地方上的人,我们觉得很牛,然后他就解释道不同地方的人的体质、骨骼不一样,后来我们就知道了这个叫体质人类学,霎时间觉得还蛮有趣的。当然,必须要提的是我们的《文化人类学概论》这门课,这可是我们的男神张院长坚持上的课,他给我们定义到“人类学是一门研究人的起源、发展以及文化的综合性边缘学科”,于是便形成了更完整的雏形。但这完全阻止不了人类疑惑的步伐,总会有人问,研究人类感觉太大太空洞,有一种不明觉厉的感觉。后来我就不说我是学人类学的,我说我学的是人文社科,这就极大地堵住了七大姑八大姨的疑惑,因为不知道怎么深入询问人文社科。不过有很多老师提到,就说是学社会学的,这个屡试不爽,大家的疑惑也少了很多,其实也不算错,我们人类学也算是社会学大类。随便做一个小推销,我们小组曾做过影视人类学的作业,拍了一个小视屏,“人类学是什么”(/v_show/id_XOTIwNzU4MjA0.html )。当然疑惑不止于此,你疑惑完了人类学是什么,我们就遇到了“文化”,不可否认这是人类学的重要研究对象,但你发现你也讲不清楚。高中的时候,政治课上也会讲文化,其定义清晰无比,“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但等你上了大学之后,你发现,好像对,好像还不怎么准确,马林诺夫斯基、克拉克洪、克虏伯、哈维兰等都会告诉你不一样的答案,最后你发现“文化是个筐,什么都能装”。当然咯,吐出了这么多的疑惑,你会觉得这是多么抽象的一门学科。但其实不然,人类学上得书斋、下得田野,他是一门很实在的学科,实在的你都觉得很诧异,我怎么变成这样子了,怎么这么黑,我说的是皮肤黑。这个就很实在,能够具体地感受到,而且很直接。其实,问题除了在你校园学习的时候出现,在你下田野的时候,更是有增无减。你会疑惑田野是是什么?在田野中究竟需要做什么?在田野中我们需要的到什么?、、、所以,你一直处于一伙的状态之中,而或许恰恰是这种疑惑,你会慢慢的学会去认真地思考,慢慢的形成自己的思考,并慢慢地提高。还记忆犹新,张院长在上课的时候提及读大学培养的是我们独立的思考方式和逻辑能力,正如陈寅恪所言“独立之思想”。而读书和田野能极大地促进这个目的的实现。在学习的过程中,老师们强调的是要多读书,无论是为了考试而读书,还是人丑就该多读书,为了奖学金而读书、、、总之就该多读书,且不仅仅是读专业书,也需要读历史的、经济的、政治的、文学的、、、多读书总是有好处的,客家俗语“世间善事忠和孝,天下良谋读与耕”,反正就是多读书。当然,多读专业书和相关的书籍是最为相关的,记得读完第一本专业书应该算是费老的《乡村经济》,还记得那是在国庆回来学校在大巴上看完的。其实那时候很多我是看不懂的,例如特纳的《象征之林》,看的我是瞌睡沉沉,不知道究竟想干嘛,后来才发现,这与象征人类学相关。如果能够了解到写作的背景,作者的主张,特别是那本书究竟是想与什么对话,你就能够事半功倍了,并且读起来更能理解,而不是不知所云。当然,读不懂就对了,因为像孩子学走路,应该慢慢来。大一读不懂的,可能大二懂了,但大二肯定又有新的读不懂的,如果你都全部看懂,那就可能不正常了。所以啊,年轻人不想老想着搞得大新闻,因为目前来说,有的书我仍然是拒绝的,但可能我会提纲挈领的知道一点,将其置于大的背景与序列之中。感觉好像说了要读书,那怎么获得书单呢?总不能随便拿起一本十万个为什么就看嘛。其实呢,当你看了一本书之后,都会有很多的参考文献,于是一本引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