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加筋垫层加筋效果影响因素分析.pdf
加筋垫层加筋效果影响因素分析
onReinforcedEffectsFactorsofmeReinforced
Analysis Layer
刘毓氚1左广洲1陈福全1’2
(1.福州大学土木建筑学院,福州.350002;2.福建工程学报土木工程最,福州,35∞07)
摘要:本文用有限元法对加筋挚层加筋效果的影响因索进行了分析研究,分析了地基的变形和
承载性能随筋材参数变化的规律,分析结果表明筋材参数(筋材的长度、位置、间距、层数、强度
等)对加筋效果的影响存在最佳值。
关键词:加筋垫层加筋效果有限元
1 前言
对于加筋垫层加筋效果影响因素研究,Guido等对方形基础下设置土工织物进行模型试
验研究,研究了筋材的层数对地基承载力和变形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并不是筋材层数越多
越好,加筋层数的设计存在一个极限值,超过这个值,在增加筋材层数对加筋效果没有影响。
KM R
Lee、V
用有限元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垫层厚度对地基承载力和变形的影响比无加筋时更加显
Won Hall
著。Yeo Yoon、Sun
Cheon等“1应用模型试验研究了筋材长度对加筋效果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筋材长度的增加,地基的承载力逐渐增大,但增大的趋势越来越小。付志
前(2003)”1对矩形基础下的土工格栅加筋地基进行了数值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筋材长度的
增加,地基的承载力比(BCR)逐渐增大,并提出筋材最佳长度小于4.5倍的基础宽度。
在加筋垫层设计时,筋材的长度、位置、层数、强度等对加筋效果的影响还不是很清楚,
加筋垫层往往依靠经验,缺乏必要的理论指导,选择的材料参数过于保守。所以本文拟用有
限元法(plaxis)对影响加筋垫层加筋效果的因素进行系统的分析,提出加筋参数的最佳值,为
加筋垫层的设计提供理论指导。与模型试验相比,用有限元法研究的优点是试验参数很容易变
化,而且可以得到详细的应力和变形…。
2加筋垫层影响因素有限元分析
为了研究加筋垫层加筋效果的影响因素,本文采用以下算例:基础宽度5m,土层性质
如表1所示,其中淤泥质土厚度为12m,黏土厚度为15111,设置垫层的厚度为1.6in,
壅!圭星塑型查堂釜墼
兰 !竺竺:拦,鲎竺鳖!登
加筋垫层材料 M-C 22 6000 0.31 0 36
挺泥质土 M-C 157 1800 041 15 10
黏土 M七 17.6 4500 0.34 25 15
532 第二届全围岩土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
土工格栅布设2层,间距为0.6m。本文用Plaxis程序(Plaxis
8.2)分析模拟加筋垫层时,土体
的本构模型采用摩尔一库仑弹性-理想塑性模型。这一模型采用摩尔?库仑屈服破坏准则和不相
关联的流动则。所有的有限元计算都是基于三点高斯迭代准则的六节点三角形单元来计算单
元的刚度矩阵。
2.1加筋层数对加筋效果的影响
为了研究加筋层数对加筋效果的影响,分别研究分析无加筋、一层筋材(筋材位于垫层的
m、1
中部)、两层筋材(筋材分别位于垫层的0.5 m处)和三层筋材(筋材位于垫层的0.4m、
0.8
m、1.2m处y隋况下加筋效果的变化规律。
从图1可以看出,随着加筋层数的增多,塑性区的分布范围逐渐变小。比较a与b两个
塑性区分布图,虽然b图的塑性区分布局部变密,但比较而言,地基土底部的塑性区却大大
减小了,而且塑性区较密的区域主要集中在加筋垫层中。在比较b、c、d、e的塑性区分布图,
虽然较未加筋地基,加筋后塑性区都减少了,但比较而言,加三层筋材对应的塑性分布范围
最小,分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苏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同步练习及单元测试(全册)(含答案).pdf VIP
- 山东省烟台市(新版)2024小学语文部编版小升初测试(培优卷)完整试卷(含答案).docx VIP
- 《干法》稻盛和夫.pdf-2019-02-13-13-27-03-150.docx VIP
- 筋伤-踝部筋伤(中医骨伤科学十三五教材)【57页】.pptx VIP
- 室内装修改造施工组织设计.pdf VIP
- 加利福尼亚州驾驶员手册简体中文版.pdf VIP
- 初中物理跨学科设计方案.docx VIP
- 毕业设计总结集锦3篇.docx VIP
- 2025年股东董事增资备忘录.docx VIP
- 八年级物理声现象单元测试卷.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