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助磨剂对普通硅酸盐水泥性能的影响及作用机理.pdf
助磨剂对普通硅酸盐水泥
性能的影响及作用机理
蔡安兰’江朝华 严生+沈晓冬
南京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摘要研究了助磨剂对普通硅酸盐水泥的流动性、颗粒分散度及其砂浆性能的影响并对作
用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助磨剂加强了水泥的流动性,提高了水泥细度,增加了细粉
量,对勃氏比表面积无明显改变,增加了水泥3d、28d强度;助磨剂的作用机理是减小了粉
碎阻力、防止团聚和糊磨、提高流动性而加强了料和球的作用频率和效率,从而提高了粉磨
效率。
关键词水泥助磨剂 流动性分散度
助磨剂的助磨机理,目前研究尚不够深入,不同的研究者有不同的观点,有些观点甚至
相互矛盾;关于助磨剂助磨效果的表示各研究者也不尽相同,如有学者以使用助磨剂后
粉料的勃氏比表面积的增加来表示助磨效率,而有的学者则以细度来表示。本文就我
们在助磨剂研究过程中所使用的两种助磨剂的实验数据来对助磨剂的作用及其作用机
理作一探讨。
1实验
1.1主要原料
熟料化学成分及矿物质量组成见表1。
表1熟料化学成分及矿物质量组成 (%)
KH 儿 P w(C2s)w(C3A)(C4AF)
Ⅲ(Si02)∞(A1203)b(Fe203)(CaO)Ⅲ(MsO)w(f-ca01 W(C3S)
22.64 5.23 3.3l 66.33 l:04 1.19 O.8942.65 1.58 53.6 24.358.27 7.06
二水石膏:埘(sO,)为35.48%,彬(结晶水)为17.86%。
矿渣:质量系数cK,=等{害罟≥{乇{篙景苦{揣=,.7·
助磨剂:采用两类助磨剂,A为含羟基的表面活性剂,B为含羰基的表面活性剂。
1.2实验依据与方法
式破碎机破碎的熟料和石膏及烘干后的矿渣混合入磨,粉磨到勃氏比表面积为300~350m2/kg,
X500mm试验磨,掺与不掺助磨
助磨剂配成一定的浓度在人磨前滴加。粉磨设备为cb500mm
剂粉磨时间相同。粉磨后过0.8mm筛进行粉体特性测试和水泥性能测试。水泥胶砂强度试
1345,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测定依据
验依据GB177,水泥细度检验依据GB
63
GB
1346,比表面积测定依据GB8074_87,休止角用等高注入法测定,水泥粒度分布用
Nikonjin金像ME.600激光粒度分析仪测定。
2结果与讨论
2.1水泥流动性 、
休止角是粉体自然堆积时的自由表面在静止平衡状态下与平面所形成的最大角度。休止
角常用来衡量和评价粉体的流动性。粉体流动性随休止角减小而增加…。表2绘出了粉料颗
粒休止角测定结果。从实验结果看,和不加助磨剂比,A类助磨剂使水泥的休止角减小30,
B类助磨剂使水泥的休止角减小2。,可见使用助磨剂时水泥流动性加强了。对于助磨剂增加
流动性的机理。戴丽莱口1作了这样的解释:表面活性物质吸附在粉体颗粒表面时,亲水基
定向排列在粉体表面,憎水基向着空气,形成一单分子吸附薄膜于颗粒表面,此薄膜的存
在,减少了固体颗粒间直接接触面积,亦减小了各粉体颗粒间的吸引力,此外,此薄膜如润
滑剂一样减少了固体颗粒之间的摩擦,起着粉体平滑剂的作用,因而使粉体容易滑动而改变
了它的流动性能。
表2助磨剂对水泥物理性能的影响
”(助磨剂加 比表面积 休止角 标准稠度 流动度 强度(抗折/抗压)(MPa)
编号 细度(%) 成型水灰比
入量)(%) (m2/kg)(。) (%) (mm) 3d 28d
l 0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