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主体性理念探析——以民事司法制度为中心.pdfVIP

司法主体性理念探析——以民事司法制度为中心.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司法主体性理念探析——以民事司法制度为中心.pdf

司法主体性理念探析 以民事司法制度为中心 ● 周成泓 (西南政法大学 研究生院,重庆 400031) [提 要]文章从探讨主体性的基本涵义出发,认为司法主体性理念的确立经历了从道德主体到法权主体再到程 序主体这样一个历史过程。以司法主体性理念为指导,文章对我国的民事司法制度进行了检讨,认为它存在三个方面的问 题。文章认为我国民事司法制度的改革应当以主体性理念为指导,并提出了相应的制度改革措施。 [关 键词]主体性;司法主体性;民事司法 [中图分类号]D9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637(2005}03—0060—04 尊重人权已成为现世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也已写入我 对于主体性的理解,马克思是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 国宪法。尊重人权要求我们肯定公民的司法主体性,始终关 进行的。在他看来,主体是指有目的有意识地从事实践活动 注和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法律正义的需求,充分发挥民权对 和认识活动的人,人作为人类的对象性的存在物,其特性就 于推动改革、完善司法的作用。本文拟对司法主体性作一探 是“自由自觉的活动”,主体性是作为主体的人所具有的根本 讨,期望能对我国的民事诉讼立法和司法有所助益。 属性。人的主体性通过一种自由自觉的对象性活动(包括实 一 、 主体性基本内涵分析 践活动、意识活动)来实现,并且随着主体所处的社会历史条 自人类社会文明的早期开始,人的主体性问题就一直颇 件变化而不断发展变化。人作为主体在其活动中形成的关 受学者们的关注。在主体性理论的发展史上,17世纪法国 系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是人对自然的对象性改造关系,第二 哲学家笛卡尔从普遍怀疑出发,首先肯定了“自我”的存在。 层是人与人的主体间关系,第三层是人与自身的关系。这三 在他看来,“自我”的存在完全是自明的:我虽然怀疑一切,但 个层次的关系统一于人的劳动创造和交往活动之中@。与 有一件事我不能怀疑,那就是“我在怀疑”这件事本身;而怀 之对应,主体性具体表现为人类在改造自然界和社会的活动 疑活动是思想活动,所以我在怀疑就是我在思想,作为怀疑 当中所展现出来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其中,自主性 活动主体的“自我”的存在是确实可靠的。由此,笛卡尔得出 在主客体关系上表现为一种“为我”关系,即主体根据自身需 了“我思故我在”这个著名的结论或公式①,将“我”作为理性 要来改造客观世界,体现为主体的自由意志;能动性则表明 的主体,视为整个世界的出发点,从而对主体性理念进行了 主体是能动的主体,其所有行动不是盲目的,而是有目的有 有力的论证。 计划地改造客体的物质活动,表现为主体的目的;创造性则 至于康德,则是第一个明确提出并初步建立关于人的主 意味着以人的方式改造物的存在方式,使物按照人的方式而 体性、人的自由意志以及道德自律的哲学家。他在区分主体 存在,体现了人类的自我超越 。 与客体的二元论的前提下,从理性出发解释自由,论证了人 进入现代以后,思想家们继续宣扬着主体性理念。其 的主体性。他认为人作为主体包括两个方面,即认识主体和 中,麦克塔格特甚至说:“个人才是目的,社会不过是手段”, 实践主体。首先,在认识论领域,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康德 国家“只有作为一种手段方有价值可言”,如果赋予国家以终 强调人在认识中的主体能动性,提出了“人为自然立法”的著 极价值,那就是“偶像崇拜”,“就像崇拜一根下水管道一 名命题,高扬了人对自然的主体性。其次,在道德领域,康德 样”⑨。由于现代社会工业化和科层化的扩张和发达,个人 提出了“人为自身立法”的命题,并且他还认为,道德主体是 往往有如被压抑与操纵之机器。因此,不管是自由主义者, 人之主体性的最高峰,人只有作为道德主体,才能够达到最 还是新马克思主义者或是无政府主义者,都倡扬个人自主, 高境界的自由。由此,康德将人奉为整个世界的终极目的, 强烈地抨击这种本末倒置的社会现象,主体性理念以不同形 确立了人的中心地位。对此,他曾言:“如果没有人类,整个 式得到了强调和吁求。 世界就成为一个单纯的荒野,世界的存在就是徒然的,没有 面对纷繁的主体性学说,笔者认为,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