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王石:军人出身,从玉米贩到地产大佬.doc
王石:军人出身,从玉米贩到地产大佬
我要出人头地
王石生于1951年1月,他这样介绍自己:“我出生在一个军人家庭,父亲从军队转业后在郑州铁路局工作。母亲是锡伯族。锡伯族历史上是个游牧民族,能征善战,其中一个分支跋涉两万里,大举迁徒军屯伊犁河谷,为保护西北边疆立下战功。”正是出生在这样阳刚气十足的家庭,特别是有这样一个刚强的母亲,才造就了王石后来的性格和生活道路。王石在谈起父母时也强调:“我很像我的母亲。”
王石13岁的时候,母亲让他带着弟妹千里迢迢从郑州到东北去看姥姥。3个孩子像包裹一样一站一站地被递上火车,到站之后还要走十几里地才能到姥姥家。3个孩子迷了路,本来应该下午三四点到的路程,他们一直走到深夜12点才到,以致王石到了姥姥家就一口气睡了整整两天,真是一次要命的行程。但第二次,母亲仍然让他们自己上路。2003年5月王石登珠峰,周围的人都为他担心,只有他母亲说,“不担心!有什么好担心的!”王石说,这就是我妈!
王石初中毕业,入伍到徐州当了运输兵,半年后换防到新疆。在部队的5年,是王石从家庭走向社会的第一步。艰苦的部队生活磨砺了他的意志,“在冰天雪地之中,裸露的手指都冻僵了,还要继续修车。后来到了深圳,再苦的环境也就不觉得了。”然而,在这个人生转折点上,他身上那些激情和梦想遭到了迎头一击。因为军人的天职是服从,而王石的性格中总有着反叛的因子和个人主义的凸显,他自己后来也感叹:“我的性格和部队是太冲突了。”
他开始思考自己的性格、理想和社会的契合点在哪里,同时意识到将面临整个社会对自己的考验。虽然这个考验的第一步以他的苦闷和压抑而告终,但他由此确信,应该按自己的选择生活。于是,他坚定地对父母表示要复员回郑州,尽管母亲赶到部队劝阻他,他仍然坚持一定要到社会上去工作,并在市政府司机和铁路局锅炉工之间选择了后者。他没有去市政府当司机,除了不喜欢开车这个原因,更主要的是他知道大学如果要招生,一般回到工厂去招―――上大学是实现个人梦想的重要一步。
王石上的是兰州铁道学院,专业是给排水。这并不是他的志愿,就像一个命运的捉弄,他咬着牙度过了锅炉工生涯,但又回到这个令他咬牙的专业。但也正是这段对他来说太短的大学经历,使他来到人生的中转站和加油站―――广州。在广州铁路局工程段3年的工作相当无趣,他想过考研,想过出国,但机会到底在哪里?他看不清楚,唯一能做的,就是尽量多读书。1980年,命运之门向他开启了一条缝,这一年,他参加招聘考试,终于脱离了铁路系统,进入广东省外经委。3年后,他辞职南下深圳,从此成就了他地产大鳄的事业。
创业源于一次逛街
王石冒险辞职下海,源自一次无心的逛街。一天,他从深南路拐进蛇口的丁字路口,忽然望见路北一侧耸立着几个高大的白铁皮金属罐。那是泰国正大集团的玉米储藏仓,这些玉米产自美国、泰国和中国东北,经香港转运到深圳。王石打听到,这个公司需要玉米,但因为没有运输指标无法直接从东北采购玉米,不得已只能通过香港中转。一拍胸脯之下,王石承诺解决运输工具问题,并就地当起了玉米中间商。从1983年4月到12月短短8个月间,他赚了300多万元。之后,拿着这笔“玉米钱”,王石成立了主营进口专业视频器材的“现代科教仪器展销中心”,这便是房地产公司万科的前身。
进口贸易的好时光是短暂的。1985年,国务院对计划外调汇和机电产品进口进行全面清理,银行收缩银根,进口电子器材、影视器材市场出现萎缩端倪。但市场仍然显示着一定的利润空间,很多经营商还沉浸在供不应求的假象中。
但王石已经感觉到了危机。展销中心新签的2万台放像机合同,45天后到货。这时,王石通过渠道了解到同行的进货情况:同一时期,其它公司共有5万台到货。7万台同时到货是一个什么样的市场前景?王石判断一定会立刻滞销,价格会直线下降。退货是不可能的,怎么办?
这时,王石所做的对策,成为他后来在各处演讲一再提到的,创业初期的“不正当竞争”的案例。
他叫来广告投放部经理,口授了一则声明,内容如下:由于台风原因,本展销中心的放像机无法按预订时间送达客户,为保证履行合同,急购放像机2万台。
这一则“求购信息”刊登在当时的广州两家主要报纸上。同时,当天的报纸正好也刊登着放像机的“售卖广告”。广告后,放像机便向展销中心涌来。王石叫他的技术部组织了4个小组验收。而这些前来出售的放像机,除了个别小数量的,大多是期货。期货当然不要!一定要看到放像机才签合同。这样一来,展销中心并没有购进放像机,其零售价却上升了200元:市场稳住了。
接下来,王石做的是:迅速走货,不惜亏本。他想的是:溜得越快损失越少,而资金回笼后去做新生意,把损失夺回来。
不过,现在,已经练成了中国最知名企业家的王石反思他早期的贸易生涯说,一是那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