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税收分析.pdf
第3期 总第l37期 商 业 经 济 与 管 理 No.3、r01.137
2003年3月 BUSINESS ECONOMICS AND ADMIM STRATION M .2003
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税收分析
陈 娟,吴国松
(西安交通大学 经济与金融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1)
摘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问题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宏观经济稳定高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造成我国东部与中西部
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有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地理结构、社会文化等众多因素。本文试图通过分析体现在税收上的
这种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来说明缩小地区差距、弱化不均衡的差异性上税收政策所应发挥的作用。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宏观税负;税收弹性系数;分税制;税收优惠
中图分类号:F20r7;1;810.4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154(2003)03—0038—04
区域经济的非均衡发展及地区差距的存在是经济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无论是发达国家还
是发展中国家,都出现过非均衡发展和不同程度的地区差距问题,同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
不均衡差异问题显得更为突出。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我国主要采取了 “梯度推移论”的非均衡地区经
济发展战略,并按经济技术、发展水平和地理位置相结合的原则,将我国划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 三个
经济区域。通过首先发展高梯度地区——东部沿海地区引进先进技术与海外投资,然后再逐渐向二梯度、
三梯度的中西部地区转移,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东部经济区域与中西部内陆经济区
域经济发展的差异性越来越强,差距显著拉大。1991年中国地区加权变异系数为46.3%,高于各发达国
家历史上地区差距最严重的时期0。《1995年联合国发展报告》指出,中国已成为世界上地区差距最大的
国家之一,区域经济发展的这种强烈差异成为困扰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一般,我们用人均GDP、地
区GDP增长率、工业总产值、外商投资等指标反映,本文将从税收角度考察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差异
并加以分析提出改善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税收政策。
一 、 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税收表现
税收政策具有较强的宏观调控作用,因此在实施 “梯度推移论”的非均衡地区经济发展战略过程中,
税收政策是明显向东部倾斜的,对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加剧了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的差异。我们用区域宏观税负水平 (见表 1)与区域税收弹性系数 (见表 2)来说明这种差异在税收上的
表现。
收稿日期:2002—12—17
作者简介:陈 娟(1979一),女,宁夏银川人,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2001级硕士研究生;吴国松(1978一),男,辽宁
抚顺人.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2001级硕士研究生。
①东部经济区域:京、津、辽、冀、鲁、苏、沪、浙、闽、粤、琼、桂 l2个沿海省市区;中部经济区域:黑、吉、晋、皖、赣、豫、鄂、湘、
内蒙9个省区;西部经济区域:新、川、藏、滇、青、甘、宁、陕、黔、渝 lO个省市区。(上海财经大学公共政策研究中心,2001中国
财政发展报告[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②胡鞍钢 《地区差距的国际比较及国际经验》,载于《经济研究参考》,总第914期
第3期 陈 娟,吴国松: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税收分析 39
表 1 1998年部分省份宏观税负状况
省 份 GDP(亿元) 全国排序 税收 (亿元) 宏观税负 (%) 全国排序 隶属区域
广 东 79l9.12 l 469.57 5.93 10 东 部
江 苏 7l99.95 2 244.2O 3.39 27 东 部
山 东 7162.20 3 3O1.9O 4.22 2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分税制改革后我国中央和地方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走向分析.pdf
- 分税制改革引发的土地财政与土地城市化之反思.pdf
- 分税制视野下府际关系的特征与走向——府际间财政资源分配的视角.pdf
- 分税制财政体制:激励与均衡效应的实证分析.pdf
- 分税制财政体制:评价与建议.pdf
- 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对民族自治地方财政的影响与对策.pdf
- 刍议“走出去”企业如何发挥税收协定作用.pdf
- 刍议乡镇财政管理的问题和对策.pdf
- 创新县乡财政体制 增强公共服务功能——以湖北省为例.pdf
- 初探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实践与创新.pdf
- 年产50万m3ALC配筋板材及蒸压加气混凝土制品生产线建设项目报告表.pdf
- 2025年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考试题库及答案1套.docx
- 2025年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考试题库及答案1套.docx
- 2025年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考试题库带答案.docx
- 2025年广东南华工商职业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考试题库带答案.docx
- 2025年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及参考答案1套.docx
- 2025年广东南华工商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附答案.docx
- 2009年计算机408统考真题..pdf
- 2025年天津市高新技术园区网点搬迁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吉林长春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