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年谱中的若干事迹补正.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司马光年谱中的若干事迹补正.pdf

收稿日期:2014-01-11 作者简介:向有强(1983-),男,湖南邵阳人,湖北大学古代文学专业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唐宋文学与文献。 司马光年谱中的若干事迹补正 向 有 强 (湖北大学 文学院,武汉 430062) 摘 要:明清人所作三种司马光年谱不尽完善,疑误多为今人所沿袭。 通过对三种年谱所据之史源文献苏 轼枟司马温公行状枠的检讨,并综合其他文史文献进行实证考察,可补正司马光年谱中若干事迹的一些错漏,以 期有补于学界。 关键词:司马光;苏轼;年谱;行状 中图分类号:K8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8008(2014)04-0009-06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陕州夏县(今山 西夏县)人,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和史学家,枟宋 史枠卷三三六有传。 他的年谱现有三种:明马峦枟司 马温公年谱枠六卷、清陈宏谋枟司马文正公年谱枠一 卷和清顾栋高枟司马太师温国文正公年谱枠八卷(后 文分别简称马谱、陈谱、顾谱)。 这三种年谱与枟宋 史枠本传,都以苏轼枟司马温公行状枠(后文简称枟行 状枠)为蓝本。 马谱勾勒出司马光生平基本事迹,有 草创之功;陈谱删削马谱为一卷附录文集之后,间 杂考订;顾谱借鉴马谱补阙订讹,最为精审,但非尽 善。 今人程应镠、宋衍申、李昌宪等几部传记,多据 顾谱载录,间有个别订误;李文泽、霞绍晖校点枟司 马光集枠,其枟前言枠部分介绍司马光生平事迹亦沿 袭顾谱,无有发明;李之亮枟司马温公集编年笺注枠 泥信顾谱编年诗文,错漏百出。 探本以正史源,本 文从三种年谱中的疑误出发,对司马光的生平事迹 作一些补证论述:顾谱对马谱、陈谱之疏漏已有补 订的,则不再逐一批驳以增篇幅;顾谱有误而马谱、 陈谱正确者,则一一指明,庶防掠美之嫌。 一、签判苏州与丁内外忧 宋仁宗宝元二年(1039)八月,司马池(司马光 父,天章公)调知杭州,司马光辞所迁官,求签书苏 州判官事以便亲。 顾谱云:“天章公由同州徙杭州。 公辞所迁官,求签书苏州判官事以便亲,许之。 未 上,丁太夫子(‘子’当作‘人’)忧。” [1]30但顾氏又怀 疑苏轼记载从事苏州事“未上”有误,故引录马谱两 存其说,并补证一条材料: 公枟送李子仪序枠云:“宝元中,(光)从事在苏。 子仪侨居州下,(始)得从之游。”枟送丁浦江序枠云: “及壮,侍亲之吴。”与此所云“未上”者不合,盖坡公 误也。[1]30;[2]1330 按签书苏州判官事,马谱录在宝元元年下,引 录苏轼枟行状枠止于“许之”,即认为司马光赴任苏 州。 顾谱完整引录苏轼枟行状枠,则认为司马光因遭 母忧而未赴任苏州。 但顾谱用来补证马谱的这则 材料却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枟送李子仪序枠中“从事 在苏”应作“从事在华”;二是引文省去数字,上面引 文已用括号标出。 因此,这段材料既不能自圆顾谱 之“存疑”,也不能补证马谱。 司马光因其父调知杭 州而辞所迁官,并求签判苏州以便侍亲,这得到朝 廷的许可,是毫无疑问的。 但司马光是否赴任苏州 呢? 鉴于正史记录的疏略和前人在此问题上的迷 惑曲解,我们不妨将司马光签判苏州与丁内外忧二 事作一综合考察,并从史源学的角度,对相关史料 予以检讨。 三种年谱所据之史源材料苏轼枟行状枠 云: 年二十,举进士甲科,改奉礼郎。 以天章公在 杭,辞所迁官,求迁书苏州判官事以便亲,许之。 未 上,丁太夫人忧。 未除,丁天章公忧。[3]475 这段材料有两个问题:一是苏轼漏记司马光举 进士甲科后除授华州判官事;二是记载司马光未赴 苏州判官任便相继丁内外忧有误。 第一个是史阙 9 问题,墓铭史传中多见,顾谱已作出补证,兹不论; 第二个问题则与司马光在苏州所作枟贺皇子昕建节 表枠中的记载相矛盾:“皇子授忠正军节度使、检校 太尉、寿国公??臣述职方外,传闻嘉憘,不胜拜蹈 激切之至。”[2]1193据枟宋史· 仁宗(二)枠:宝元二年 (1039)八月甲戌皇子昕生,康定元年(1040)秋七月 戊寅建节封寿国公,庆历元年二月己亥寿国公昕 薨。 则此文作于康定元年秋无疑。 枟表枠云“臣述职 方外”,则其时司马光正在苏州任上;既在任上,则 其母聂氏尚未去世。 前引枟送李子仪序枠:“宝元中,光从事在华。 子 仪侨居州下,始得从之游。”宝元三年二月丙午改元 康定元年,则“宝元中”指宝元二年(1039)无疑。 又 司马光枟陪同年吴冲卿登宿州北楼望梁楚之郊访古 作是诗枠:“我来宦东土,莨菪乘春流。 行行次符离, 固为亲交留。”[2]16他在“东土”为官,一生仅有苏州 任上这一次。 据此可以作出推断:司马光宝元二年 (1039)仍“从事在华”,约康定元年 (宝元三年, 1040)春赴任苏州;其赴任行程,盖经洛阳过开封, 乘莨菪(汴河)古渠行至古城睢阳,再顺汴渠东南 下,经宿州(符离)到泗州临淮县入淮,沿淮水至楚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