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论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审美差异.pdf
社会科学版
SHEHUI KEXUEBAN
120
论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审美差异
王晓英,武汉纺织大学 传媒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3
摘要: 在现代与后现代主义语境下,网络文学势不可挡的发展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 一种文学之所以存在,是
因为它以审美意识形态的方式,表现出了其用以立身的文学性和独特的审美价值。 本文从传播主体、社
会时代研究、网络载体、阅读主体等角度对造成两种文学:审美需求和审美期待的差异、文本特征和审美
方式的差异、审美趣味和审美判断的差异进行了深入分析,准确概括出网络文学在审美体验诸方面的
基本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网络文学未来发展应把握的审美导向。
关键词: 网络文学; 传统文学; 审美体验
作者简介: 王晓英,武汉大学哲学院博士生,武汉纺织大学传媒学院副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湖北省签约作
家,湖北省网络文化协会副会长、网络文学分会会长,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和美学。
收稿日期: 2013-12-14
中图分类号: I0 -0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7023(2014)03-0120-05
近年来,网络文学呈现出喧嚣的勃兴图景,
并掀起了全民写作与阅读的狂欢。 与传统文学
相比,它借助于交互式的数字化技术,把审美主
客体之间所有对立面都化为动态的统一,摒弃
了传统文学的封闭性与排斥性,在艺术品的整
个审美体验过程中,呈现出审美主体与客体间
的交互与融合。 网络文学与日常生活和艺术传
统的这种复杂关系,为我们提供了与传统文学
迥异的审美体验。 本文从审美需求和审美期待
的差异、文本特征和审美方式的差异、审美趣味
和审美判断的差异等三方面作为切入点,通过
对网络文学自身文学模式的思考,深入探讨网络
文学与传统文学在审美体验上存在的差异性。
一、审美需求和审美期待的差异
审美需求即审美需要,它不仅能唤起人不
断创造自己生命价值的强烈激情,还赋予人有
限的生命以无限的意蕴。 众所周知,在传统文
学创作中,文学承担着认知、教育、审美娱乐三
大作用。 从作者系统层面而言,作者是通过作
品,在创作过程中丰富与完善“另一个自我”。
用康德的观点来讲,文学之所以能被称做文学,
真正的终极标准在于它是否全面体现了审美非
功利的原则
[1]454 。 当然,这里也包括创作者层
面的艺术非功利态度。 作家们总是把写作活动
作为他们批判社会与改造现实的手段,注重艺
术品位和审美体验,具有强烈的精英意识和文
化优越感。 他们总要在文学作品中努力追求历
史承担、人文价值、人伦的关爱、终极关怀,还有
艺术的完美表现,等等,以期待 “指导社
会” [2]3390。 一部文学作品,或者一种新型文体,
在本质上或多或少为作者的心灵家园和理想人
格提供了一面参照的镜子,因此,一些没有迎合
主流思想、没有承载知识分子理想信念、不具备
艺术表现力的通俗文学作品,很难通过刊物和
出版社的渠道得以传播。 从读者层面看,进入
作家作品的都是作家的生活经验、情感体验和
思考沉淀。 读者进入作品时,就进入了作家所
创造的艺术世界,体验感受着作品中所表达的
作家的情感、愿望和理想。 但能否被作品激发
起审美情感,不仅仅取决于作品质量好坏,还取
决于读者的知识结构、心理状况、艺术修养等因
素。 所以,印刷文学作品要求阅读者具有较高
的学识和精神境界。 读者阅读时,更多希望在
与作者的精神交流中获得生活经验与情感体
验,实现情感愉悦和心灵净化。 因此,在对传统
文学的审美欣赏中,认知社会、提升能力的动机
占主导地位, 消遣娱乐、感受人生的动机次之。
读者更期待的是弦外之音、传神写照,读后是否
能余音缭绕,掩卷深思。 在文学艺术美的熏陶
下,超凡脱俗,升华为一种崇高的审美体验。
网络文学读者群,在选择和欣赏网络文学
作品时的审美需求和期待有所不同。 据 2013
年 7月 17日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 CNNIC 发布
第 28卷 第 3期
总第一二七期
121
第 32次调查报告显示,截至 2013年 6月底,我
国网民规模达 5.91 亿,网民年龄以 20 -29 岁
年龄段人群为最多,初中与高中/中专学历网民
占据了网民人数学历的主要层次,学生则是主
要网民职业
[3] 。 年轻读者尤其是广大学生读者
群往往富有活力,富于想象力,充满好奇心,他
们阅读文学作品,常常期待的是惊颤的审美效
果,追求的是想象力、好奇心的满足。 这也造成
了近年来玄幻、修真、穿越小说的兴起。 这些小
说往往以情节取胜,更能攫取喜好猎奇的读者
注意力。
因此我们可以说,相较于印刷文学而言,网
络文学的读者,其审美需求和期待有较大的差
异。 要言之,网络上的读者,他们的阅读活动大
多是为了娱乐和消遣,而传统阅读所强调的认
知社会、提升能力等,此时已不是最主要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河南省洛阳涧西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x VIP
- 2024年全国高考数学真题分类(函数与导数)汇编(附答案).pdf
- 奥维互动地图在线路勘测中地应用.docx
- 河南省洛阳市涧西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pdf VIP
- 中国盐业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2.pdf
- 2023年福建考评员考试答案.docx VIP
- 英语中考短语大全.doc VIP
- 2024《企业盈利能力分析的国内外文献综述》2400字.docx VIP
- 蓝碳生态系统碳汇计量监测技术规程.pdf VIP
- 2025年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及答案一套.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