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过尽千山皆是客踏雪寻梅暗香留--从苏轼《定风波》和贺铸《六州歌头》看二人作品风格差异形成原因.pdf
过尽千山皆是客 踏雪寻梅暗香留
—从苏轼《定风波》和贺铸《六州歌头》看二人作品
风格差异形成原因
庞晓丽
(西华师范大学 文学院,四川 南充 637002)
摘 要:苏轼与贺铸为豪放词作的典型代表,由于二人生活背景及当时北宋重文抑武政策的影响,产
生了二人完全不同的人生命运。《定风波》和《六州歌头》分别代表了两人不同的词风特点及人生态度,比较
这两首词可得出影响二人词风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苏轼;贺铸;作品风格差异;成因
中图分类号:I22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014(2014)03-0080-03
苏轼与贺铸作为北宋文坛上的两个著名词人,
从文献上来看,近年来对于他们个案的研究已十分
深入。而贺铸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婉约词上面,
后期的豪放词被研究的相对较少。总而言之,苏贺
二人的词风有一定的相似性,贺铸的豪放词从某方
面来说是对苏词的一种继承和发展。后人对于苏贺
的对比研究主要集中在悼亡词上面,如苏轼的《江
城子·记梦》和贺铸的《鹧鸪天·半死桐》,两首词描
写的都是词人对于亡妻的思念之情,此二首确为悼
亡词上的绝唱。[1]
苏轼堪称豪放词的开创者,贺铸从某方面来
说,继承了苏词的格调,写自我的豪侠气概,但二人
的豪放又有所不同。下面将从《定风波》及《六州歌
头》探析二人作品风格差异的成因。
一、苏贺二人词风特征
(一)苏轼词风特征—也无风雨也无晴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他以儒家思想为根
本,同时又将释、道思想作为处事的人生哲学,这样
使得苏轼能够以积极的态度入世,在遭到官场的挫
折时也能超然洒脱。[2]《定风波》正是苏轼这种心境
的真实写照。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
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
无晴。
《定风波》作于苏轼被贬黄州之后的第三个春
天,作者与同行人外出遇雨,其他人俱去,唯有苏轼
自己享受这雨中的静谧。从整体来看,这首词基调
比较舒缓,没有大起大落的感情波动,如涓涓的小
溪细细流淌。可在山回路转之处,在朴实无华的下
面,又蕴含着作者看透世间百态的豁达心性。苏轼
发出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感慨,把人生诠释得如此真
切。人生的得与失也只不过转瞬,仔细回味,雨晴无
分无界。[3]125-129
(二)贺铸词作特点—丹心一片洒江天
贺铸(1052-1125),北宋词人。字方回,孝卫皇
后的族孙,人称“贺鬼头”,号庆湖遗老,晚年退居苏
州,以校雠书籍终老。(贺铸传《宋史》卷四四二)贺
铸作为一名词人,通常以侠士自居,其身上有豪侠
之气,狂士之风。他的词作就如他的内心,满载激
情。[4]44-50 贺铸虽然官居下位,却关心国家大事,这时
西夏战事频发,朝廷一味委屈求和,词人身有报国
志却苦于无路请缨,于是产生了这首爱国主义的豪
放词名作《六州歌头》。
2014 年 6 月 长 治 学 院 学 报 Jun. 熏2014
第 31 卷 第 3期 Journal of Changzhi University Vol.31熏No.3
收稿日期:2014—02—18
作者简介:庞晓丽(1988 年—),女,黑龙江海伦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唐宋文学研究。
少年侠气,交结五都雄。肝胆洞,毛发
耸。立谈中,死生同。一诺千金重。推翘勇。
矜豪纵。轻盖拥。联飞鞚。斗城东。轰饮酒
垆,春色浮寒瓮。吸海垂虹。闻呼鹰嗾犬,
白羽摘雕弓。狡穴俄空。乐匆匆。
似黄粱梦。辞丹凤。明月共。漾孤篷。
官冗从。怀倥偬。落尘笼。簿书丛。鹖弁如
云众。供粗用。忽奇功。笳鼓动。渔阳弄。思
悲翁。不请长缨,系取天骄种。剑吼西风。
恨登山临水,手寄七弦桐。目送归鸿。
词的上阕回忆京都时代侠气的少年生活,汴京
之中,呼朋引伴,好不快活。此处由乐匆匆收尾,引
出下阕似黄粱梦,为今只有明月相伴。至今官居闲
职,误落尘网之中,词人不禁感慨,与我一般命运
的人宛如云众。边塞战事频发,可自己无路施展抱
负,只能化悲愤无奈于七弦桐。此词为一首自叙身
世的长调,回忆了作者少年时代任侠侠气的豪侠
生活,抒发了自己仕途失意,爱国壮志难得一酬的
愤激之情。[5]115-116
二、苏词与贺词风格的差异
苏轼是一个集诗、词、文于一身的文人,尤其在
词的创作贡献上大大超过诗文。苏轼力求扩大词的
表现功能,开拓词的意境,主张把表现女性的柔美
之词向表现男性的豪情之词转化。例如苏轼被贬黄
州时的名作《江神子·密州出猎》,就表现了他的请
缨报国的豪情壮志。苏轼作词同样追求抒情自我化
的道路,通常表现自己对人生的思考。苏轼一生宦
海沉浮,因为朝廷的党派之争的牵连而被一贬再
贬。这些人生经历磨练了苏轼的意志,同时塑造了
苏轼豁达洒脱的人生态度,也影响了苏轼的词作风
格特征,同时开拓了辛派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浅谈高职院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pdf
- 浦东航运服务业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生态区建设刍议.pdf
- 海洋民间艺术多途径传承与产业前景.pdf
- 清洁经营风险强弱传导效应比较研究:基于电子产业数据系统动力仿真.pdf
- 深入文本阅读的三个层次.pdf
- 温州高职教育与区域产业协同发展研究.pdf
- 温度差异对桥梁伸缩度的影响对比分析.pdf
- 湖北省县级医院医患关系双方认知差异比较研究.pdf
- 湖北省黄石市体育服务产业的现状与分析.pdf
- 湖南人口老龄化与养老产业发展研究.pdf
- 2017年高考英语试卷(江苏)(空白卷) .pdf
- 2016年高考政治试卷(浙江)(10月)(空白卷).pdf
- 2017年高考英语试卷(江苏)(解析卷) .pdf
- 2017年高考英语试卷(上海)(春考)(空白卷).pdf
- 2017年高考英语试卷(上海)(秋考)(空白卷).pdf
- 2017年高考英语试卷(上海)(春考)(解析卷).pdf
- 山东京博石化有限公司校园招聘85人公开引进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笔试参考题库答案详解版及参考答案1.docx
- 山东省高唐蓝山集团总公司校园招聘模拟试题附带答案详解完整.docx
- 卫生院禁毒政策落实工作计划.docx
- 2025手术室患者转运流程优化计划.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