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文化强省建设的调查与思考(4页).docVIP

山西文化强省建设的调查与思考(4页).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山西文化强省建设的调查与思考(4页)

山西文化强省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为深入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和胡锦涛总书记“三加快、一加强”的重要指示,山西省委、省政府提出要统筹开发地下地上两种资源,做好煤炭与文化两篇文章,像抓经济建设一样抓文化建设,像挖地下资源一样挖掘文化资源,并专题召开全省文化强省建设大会,出台了《加快建设文化强省的实施意见》。   无疑,文化建设已经融入山西经济社会的发展大局,山西文化强省建设正面临难得机遇,文化的春天已经到来。   山西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几千年来,勤劳智慧的山西人民,创造了博大精深、特色鲜明、光耀千秋的灿烂文化,为中华文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深入挖掘、传承和弘扬山西优秀的历史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和现代文化,传承和弘扬山西在革命战争年代、社会主义建设年代、改革开放年代形成的“山西精神”,增进全省人民的文化自信、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为,对我们发挥丰厚的文化资源优势,率先走出资源型地区转型跨越发展新路,加快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由于工作关系,我有幸走遍了三晋大地的11个市和每个县区,对山西文化资源的禀赋,对山西文化发展的现状,逐渐有了较为全面、深入的了解,并在改革和发展的实践中思考了一些问题。我深深感到:虽然我们坐拥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财富,近些年在文化体制改革方面也有诸多突破,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方面也做了不少事情,但离中央的要求和人民的期盼还有漫长而艰难的路要走,改革需要深化,发展需要加快,水平需要提升,保障需要加强。我们有决心和信心一以贯之,坚持不懈,加快山西文化强省建设进程,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祖先的馈赠   丰厚的历史积淀与文化资源   山西是老工业基地,是全国重要的能源基地。但除了地下的煤炭,山西还蕴藏着另一大得天独厚的地上资源——文化。   “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小时候我们就听着这样的戏文长大,后来有机会到运城工作,我才更为深切地感受到这片土地的厚重。5000年前的河东大地,正是华夏帝王建功立业的舞台。 炎黄二帝率先在这片沃土上营建了华夏的“伊甸园”,开创了华夏民族的文明伟业,尧天舜日、女娲补天、大禹治水……这些千年流传的故事至今萦绕着这片土地。   盘点山西历史文化家底,我们可以从中清晰地看出三大特色:   特色一:山西是中华文明的“主题公园”。距今180万年以来山西的新旧石器遗存是中华文明的曙光。我国目前发现的旧石器早期遗址200处,山西占157处。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也有千处之多。史学界最新研究成果表明,距今4500年前后,山西南部已经成为当时诸多邦国的中心。史书上最早出现的“中国”一词,指的就是上古虞舜时代的河东。   战国时期的韩、赵、魏都出自山西,其活动直接影响着中国的发展进程。李悝变法、魏文侯改革、西门豹治邺、张仪纵横天下、胡服射骑、围魏救赵、长平之战等,堪称三晋绝唱。秦汉以来,山西谱写了中华民族大融合的新篇章。明清时期,晋商贸易活动极大地丰富了中国古代的商业文化。   特色二:山西是中国社会变革和进步的“思想库”。山西历史文化具有不断变革和进步的鲜明特色,始终走在中国各个时代的前列。著名的“曲沃代翼”,为晋国的全面发展掀开了崭新篇章;“郭偃之法”,为三晋法家思想的产生提供了思想源泉;“三家分晋”,使晋国获得新生。   秦汉以后,中国社会变革的呼声再起。“均田制”及全面“汉化”的政策,从根本上改变了天下政治的格局和发展方向。隋唐之后的一些著名改革人物柳宗元、司马光等,投身全国性的社会改革,为后人留下深刻印记。   特色三:山西是古代东方艺术的“博物馆”。山西在人类文明演进中,当之无愧地位于世界东方的艺术之苑。山西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71处,稳居全国第一;世界文化遗产3处,居全国第二位;国家大遗址保护项目4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5 座,历史文化名镇5个,历史文化名村13个。还有战国以来历朝历代的长城2500余公里,唐以来的彩塑作品1.27万多尊,北魏至明清的石窟300余处,各类寺庙和墓葬壁画2.4万余平方米,金元戏台9处。中国古代的建筑门类和建筑艺术,在山西几乎都能找到实物。   此外,山西还有“戏曲的摇篮”、“民歌的海洋”、“民俗文化之乡”等美誉。四大梆子、民间歌舞、锣鼓艺术等145个项目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位居全国第二。山西历史名人灿若星斗,影响深远。   山西对中国革命和建设同样产生过重要影响:战争年代,锻造了“太行精神”;建设年代,成长了“大寨精神”;改革开放年代,培育了“右玉精神”。   总之,行走在三晋大地,你随时随地都能感受到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可以说,中国的历史有多么悠久,三晋文明的渊源就有多么深远;黄土地有多么厚实,三晋文化的蕴藉就有多么深邃。   文化的兴盛   推动科学发展的不二选择   然

文档评论(0)

zsmfj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