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壓测量方法评价.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血壓测量方法评价

血压测量方法评价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中心高血压科 徐新娟 1 上图说明了源于心脏的动脉脉搏的传导特性,平均动脉压缓慢下降,但是脉压逐渐增高 (是因为收缩压的增高), 直到到隐动脉,脉压可能相当于主动脉根部的2倍。 Mcdonalds Blood Flow in Arteries: Theoretical, Experimental Clinical Principles 5th Ed. Blood flow in arteries – the dynamics principles 2010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版) 高血压患者“三低”与患者未测量血压密切相关!! 2005年美国心脏学会(AHA)发布了新一版的“人和实验动物血压测量的建议”,指出血压测量方法是执行得“最不准确”的测量方法之一 种种不当的测量方法和方式结果造成血压测量失真,致诊断错误进而造成患者过度治疗或治疗不足。 Pickering TG, et al.. Hypertension, 2005, 45:142-161. 目录 不同血压测量方法的临床应用及其意义 二 5 临床常用的血压测量方法 [2] Bur A,et al. Crit Care Med. 2003, 31:793-799. 6 直接血压测量 通过动脉插管,直接获得的动脉 内血压称为有创血压,也叫直 接血压,是金标准,目前主要用 于危重病人及心外科手术病人。 李利华等. 中华高血压杂志, 2008, 16 (10): 869-872. 直接血压测量优缺点 其有创性、致外周动脉腔闭塞、假性动脉瘤形成、穿刺部 位血肿形成等。 能及时、准确反映真实血压情况 优点 缺点 临床常用的血压测量方法 8 2.间接血压测量 是以间接方法来反映动脉内压力,所测得血压称为无创血压(NIBP)。主要包括听诊法、示波法、容积示波法、触诊法、超声法、动脉张力法、脉搏波速法等。 无创方法按测量形式可分为自测血压、诊室血压和动态血压。 间接血压测量优缺点 缺 影响因素较多,不如有创血压准确。某些情况下,NIBP与INBP之间的误差明显加大,影响疾病诊断及治疗。 操作方便,仪器简单; 优点: 缺点 收缩压:无创测量的收缩压常低于有创测量值。 禤婉玲, 程明华, 谭学瑞.有创血压预测方法探讨[J].中国综合临床, 2008, 24: 851-854. 直接血压测量与间接血压测量的差异 直接血压测量与间接血压测量的差异 临床常用的血压测量方法 12 诊室血压 又称为办公室血压,是由经过专门训练的医学专业人员在病房或门诊用标准操作方法对患者进行的血压测定。 优点:是高血压病诊断、管理的基本方法 缺点:由于一些原因,比如环境嘈杂、柯式音听诊不清、白大衣效应以及末位数值偏好等,会导致测量信息的偏差。 临床常用的血压测量方法 13 家庭血压监测HBPM 指患者在家庭中利用血压计自行监测血压的方法。 优点:准确、真实 没有“白大衣”效应 评估降压治疗的效果 费用比较低廉 无观察者偏倚 避免治疗过度 提高患者依从性 缺点:病人需要培训 仪器需准确 不能避免患者主观选择性 不能测定睡眠时血压,无法测定谷/峰比 值和平滑指数 临床常用的血压测量方法 14 :①比OBP得到更多的血压数据,更全面地反映病人的情况。②没有“白大衣”效应。③评估一天不同时间降压治疗的效果。④费用比较低廉。⑤可自动记录、打印或电话传送到中心站电脑中心,无观察者偏倚。⑥减少不必要和不合理的用药,避免治疗过度。⑦提高病人服药治疗和改变生活方式的依从性。 家 庭 血 压 监 测 临床应用 前瞻性研究: (HOMED-BP) (HOMERUS) 前景 心血管危险 HBPM Bobrie G, et al. JAMA, 2004, 291:1342-1349. HBPM可预测心血管的风险 一项纳入4939名治疗中的高血压患者,平均随访3.2年的大型前瞻性研究。 HBPM对高血压靶器官损害的预测作用 TASMINH2 telemonitoring and self-management in the control of hypertension 高血压的远程监测和自我管理 Telemonitoring and self-management in the control of hypertension (TASMINH2): a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文档评论(0)

123455432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