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讲三国两晋南北朝法律制度综述.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八讲 三国两晋南北朝法律制度 一、主要法律 (一)曹魏法律 魏明帝太和三年(229),鉴于汉末“法令滋章,犯者弥多,刑罚愈众,而奸不可止”的弊端,“下诏改定刑制”。命司空陈群等“删约旧科,傍采汉律,定为魏法,制新律十八篇”。 其中,盗、贼、捕、杂、户五篇袭用汉律,又增加了“劫略、诈伪、毁亡、告劾、乏留、请赇、惊事、偿赃、免坐等九篇”。又改具律为刑名,改兴律为兴擅,分囚律为系讯、断狱两篇。从此“改汉旧律不行于魏者皆除之”。 魏律对汉律所做的调整: 《汉律》不仅繁芜,而且杂乱,篇目之间互相重复或抵触的律文甚多。魏律集类为篇,对汉律内容作了更合理的调整。 一是将各项律令中同类的条目合并为一律。如贼律有贼伐树木、杀伤人畜产及诸亡律;金布律有毁伤亡失县官财物,以上合为魏的毁亡律。 二是将一律中包含数种罪例的重分为别律。如贼律中的欺谩、诈伪、逾封、矫制和囚律中的诈伪生死皆与原律名相抵,故分出立为诈伪律。 三是增加篇目。将刑事条款尽入于律,作为正典,所谓“律以正罪名”。 四是体例上的调整。汉《九章律》中《具律》在第六篇,《具律》规定刑名,类似现代刑法总则,放在中间很不恰当,故魏《新律》将其改称《刑名》置于篇首,统领全文。魏律因嫌汉律的“罪(名)条例既不在始,又不在终,非篇章之义。故集罪例以为刑名,冠于律首”。“律始于刑名者,所以定罪制也”。这一改动为以后的晋律、北齐律所肯定。《刑名》后又增《法例》一篇,北齐律则将二者合为《名例》一篇,此后相沿未改,直至于清。 “律始于刑名者,所以定罪制也”。这一改动为以后的晋律、北齐律所肯定。《刑名》后又增《法例》一篇,北齐律则将二者合为《名例》一篇,此后相沿未改,直至于清。 此外是对新增篇目与“故五篇”的统一调整,其中的《告劾》、《捕》、《系讯》、《断狱》四篇的先后排列顺序,正与当时的司法程序相吻,不能不说是立法技术进步的体现。魏《新律》成为三国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法典,并成为晋律的直接渊源。 魏除正律外,还有令、科两种法律形式。曹操时,陆续颁布了设官令、军策令、褒赏令、求贤令等六十多篇,是根据形势随时颁发的法令,作为法律的修改,成为魏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魏修正律时,又于律外再修编魏令一百八十余篇,分为州郡令、尚书令和军中令三大类,内容涉及民治、吏治和将治,属于行政法规,与汉令集皇帝诏令的统一法典有所不同。 (二)东吴法律 吴国“律令多依汉制”。 (三)蜀汉法律 蜀国都成都后,着手制法。建安二十四年,刘备令诸葛亮、法正、伊籍、刘巴、李严等五人“共造蜀科”。蜀科内容未明。 蜀科外,又有《科令》两篇,《军令》三篇。 (四)西晋法律 1.《晋律》 曹魏末年,曹魏大权已完全操于司马氏之手,晋王司马昭以“患前代律令本注烦杂”,“科网本密”为由,“于是令贾充定法律令”,与杜预等十四人典其事。 历时四年,至晋武帝司马炎泰始三年(267)完成,次年颁行全国,史称《晋律》或《泰始律》。该律又经张斐、杜预作注释,为武帝首肯“诏班天下”,与律文同具法律效力,故又称“张杜律”。这一形式成为以《唐律疏议》为代表的律疏并行的先河。 《晋律》共二十篇,即刑名、法例、盗律、贼律、诈伪、请赇、告劾、捕律、系讯、断狱、杂律、户律、擅兴律、毁亡、卫宫、水火、厩律、关市、违制、诸侯,620条,27657字,体例比较严谨,与汉、魏旧律比,“蠲其苛秽,存其清约,事从中典,归于益时”。 《晋律》为东晋、宋、齐沿用,至南朝梁武帝改律共承用235年,是两晋、南北朝时期行世最久的一部法典,对后世立法影响深远,促进了封建法律和律学的发展。 《晋律》的设置更为进步。一是严格区别律令界限;二是篇章体例合理,分魏律《刑名》为《刑名》《法例》两篇。所谓“刑名所以经略罪法之轻重,正加减之等差,明发众篇之多义,补其章条之不足,……名例齐其制”。 因关津交往频繁,贸易活动发展,救火防火,分封侯王、郡国并行而增设《关市律》、《水火律》和《诸侯律》。 并将多达七百余万字的汉末律讼,精简到约十二万六千字,称得上是“蠲其苛秽,存其清约”。 2. 《晋令》 《晋令》40篇,2306条,98643字。 晋令以教喻为目的,

文档评论(0)

jiayou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307011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