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基于产业与区域特征的中国产业集聚变动分析.pdf
2011年 09 月 革慧锯晴管 41 Sep. ,2011
(第 25卷第 09期) East Cbina Economic Management (Vol.25 , No.09)
·产经动态 [DOI] 1O.3969/j .issn.l∞7-5097.201 1.ω.015
基于产业与区域特征的中国产业集聚变动分析
普雁翔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浙江杭州 31∞27)
[摘要]文章利用塞尔指数和动态分解方法对中国几十年产业集聚变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产业地理集中程度总
体上不断提高的同时,不同产业和区域表现出不同的特征。从区域特征来看,南部沿海的兴起最为显著,而作为工
业基地的东北经济区地位下降。南部沿海的集聚速度最高,东部沿海次之,而东北部则呈现强烈的流动和分散趋
向。从产业特征来看,高技术类产业以及自然资源类产业不仅集中程度高而且仍处于集聚加速的阶段;传统产业如纺
织业和一些集中度低的行业则表现出分散化趋向。
[关键词]产业地理集中;集聚;产业流动
[中居分类号] F侃2.9 .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7-5佣7 (却11) 协一伽8卢制
Analysis of Change in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from Industrial and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PU Yan-xiang
( College 0/ Eco1UJmics, Zhejiang Univers町, Hangzhou 31∞27, China)
Abstract: 四is paper analyses some cbanges in industria1 agglomeration by Theil index and dynamic decomposed approach
during a few decade years. The 陀sult indicates de伊es of geographic concentration as a whole are increasing, but they have sig-
nificantly different in tem陋。,f industries and regions. Firstly, as viewed from region, it is remarkable phenomena that industries
agglomerate in south region and disperse in 四l!t-north region called as industria1 base. Secondly, as viewed from indus忧民 Con-
traryωconcentration degree of high-tech industries and natural rlωources are not only high but a1so accelerating, that of tradi-
tiona1 industries such as textile and other industries exhibit strongly mobility.
Key words: geo伊phic concentration of ind回国es; 锦glomeration; indus町 mobility
产业地理集中的研究大致从两个方面展开:一个方面是
对产业地理集中程度的测度研究;另一个方面是解释集中程
度的决定因素。前者将各种不均等的测度方法运用于产业地
理集中,如胡佛专业化系数、基尼系数、行业集中度指数、
险U伊lan区域专业化指数、产业地理集中 EG指数等一系列方
法,旨在回答集中程度大小的描述性实证研究。这类研究以
罗勇,曹丽莉 (1) 等众多研究为代表。而后者以比较优势、
新经济地理的运输成本因素、新增长理论的外部性因素为基
础,再结合中国特定的制度因素如地方保护和国有企业产权
结构等进行考察,旨在检验决定集中程度的因素,以文玫;
白重恩,杜颖娟,陶志刚,全月婷;范剑勇;黄政立,李坤
望等人的研究为代表 (2-)。然而仅仅是孤在地在宏观层面上
测度产业地理集中前后变化,进行比较静态分析,缺乏更深
层的动态把握。产业集中决定因素的理论检验所面临的内生
性问题的困扰依然存在一-Ellison , Glaeser; Dona1d , Wein-
S协in; Rappaport (H) 等研究与Krugman; Hender百on , Kun-
coro , Tumer (叩1 等人的一系列研究表明,自然资源与外部
性在产业地理集中当中的作用争论远没有结束,研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