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第10章围生期临床用药新生儿临床用药 围生期药理学是研究药物在围生期阶段(妊娠28周到出生后一周)对孕妇、胎儿及新生儿之间相互作用规律的一门学科。 前言 围生期用药问题受到重视的原因 围生期用药的情况普遍存在。 烟、酒、药瘾、放射等因素对子代健康影响的认识逐渐深化。 某些化学合成药物在妊娠期的使用已发现有致畸形作用。 围生期中药的应用也存在隐患。 第一节 围生期药物代谢动力学(自学) 一、胎盘的药物代谢动力学 胎盘的生理学 胎盘的药物转运 胎盘对药物的生物转化 二、胎儿的药物代谢动力学 药物吸收 药物分布 药物代谢 药物排泄 第二节 药物对胎儿的不良反应 一、药物对胎儿的不良反应 妊娠早期(妊娠12周之前) 受精后2周内:致畸的相对不敏感期 受精后3周~10周:最易受影响,严重畸形。 妊娠中期(妊娠13周~27周):造成某些畸形 妊娠晚期(妊娠28周~足月):功能异常或出生后生存适应不良。 二、能够引起致畸作用的药物 二、能够引起致畸作用的药物 药物对胎儿危害的分类标准 可能对胎儿有害的药物 妊娠期用药的基本原则 (一)药物对胎儿危害的分类标准 1979年,美国FDA根据动物致畸实验和临床用药实践经验及药物影响妊娠期间胎儿发育的危险程度不同,将用于妊娠期的药物分为A、B、C、D、X五类。 A类:妊娠早期用药,经临床对照观察未发现药物对胎儿有损害,是最安全的一类,如甲状腺球蛋白等。 B类:动物实验未证实有致畸作用,尚缺乏临床对照观察资料或动物试验观察到对胎仔有损害,但临床对照观察未能证实。 C类:动物试验证实对胎仔有致畸或杀胚胎作用,但缺乏临床对照观察资料;或动物试验和临床资料皆缺乏。 D类:临床观察资料显示药物对胎儿有一定损害,但治疗孕妇疾病的疗效肯定,又无代替药物,权衡利弊后再应用。 X类:动物试验和临床观察资料均证实对胎儿有严重致畸作用,妊娠期禁用药物。 (二)可能对胎儿有害的药物(自学) 苯妥英钠与巴比妥类 碳酸锂 己烯雌酚、氯米芬、避孕药 链霉素、四环素、氯霉素 维生素A 香豆素类衍生物 抗恶性肿瘤药:烷化剂和抗代谢药 糖皮质激素 抗甲状腺药 氯磺丙脲、甲苯磺丁脲 乙醇、吸烟 (三)妊娠期用药的基本原则 单药有效时应避免联合用药; 有疗效肯定的老药应避免用尚未确定对胎儿是否有不良影响的新药; 小剂量有效时应避免大剂量用药; 早孕期间应避免使用D、X类药物; 若病情急需,要使用肯定对胎儿有危害的药物,则应终止妊娠。 要考虑药物不良影响,也应注意疾病危害。 第三节 哺乳期临床合理用药(自学) 几乎所有药物都可通过乳汁分泌,乳汁中药物含量一般不超过母体摄入量1%~2%。 影响药物从乳汁中排泄的因素 药物分子量 药物的脂溶性与血浆蛋白结合率 药物的离解度 乳:血药浓度比 第四节 新生儿的临床用药 新生儿:系指胎儿从出生至生后28天的小儿。 一、新生儿的药动学特点 各个器官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其功能亦不完善,药物代谢及排泄速度慢。 个体差异很大:随出生体重、胎龄及生后日龄的改变,药物代谢及排泄速度变化很大。 新生儿用药物剂量、给药间隔、途径等,应随成熟程度和病情不同而异。 (一)药物的吸收与给药途径 1. 经胃肠道给药——口服给药 胃酸过低或缺乏:胃内pH值略呈碱性。 胃排空延长,肠蠕动较慢:Cmax↓,Tmax↑。 胆汁合成速度慢:脂肪、脂溶性药物吸收较差 腹泻、缺氧、缺血等疾病可减少药物的吸收。 一般不主张口服给药途径治疗新生儿疾病。 2.胃肠道外给药 (1)皮下或肌内注射 吸收取决于局部血流量、肌肉大小和药物特性 肌肉未充分发育,血流少,药物吸收缓慢。 皮下脂肪少,注射容量有限,增加药物容量或浓度均可能损害邻近组织,且吸收不良。 新生儿一般不采用皮下或肌内注射 (2)静脉给药 优点: 药物直接进入血液循环并迅速分布; 通过留置针头,可避免反复多次扎针; 可通过静脉通道给予营养。 注意事项: 避免使用高浓度溶液; 控制液体容量及输注速度; 药物渗出可引起组织坏死,应变换注射部位。 新生儿可靠给药途径。 (3)皮肤黏膜给药 皮肤角质层薄,毛细血管较丰富,体表面积相对较大,药物易经皮肤吸收。因此要避免大面积皮肤涂药。 3%六氯双酚溶液给新生儿洗澡可导致中毒。 皮肤涂红汞可引起汞中毒。 部分G-6-PD 缺乏的婴儿穿用樟脑丸保存的衣物,可产生溶血性贫血和黄疸。 (二)药物的分布 体液及细胞外液容量大 水溶性药物Vd↑,Cmax↓,Emax↓,但消除减慢,作用时间↑。 细胞内液较少 细胞内药物浓度较高→较快输送至靶细胞。 脂肪含量低 脂溶性药物Vd↓,游离型药物浓度↑。 血浆蛋白结合率低 血脑屏障发育不完善 镇静药、吗啡、全麻药、四环素、胆红素等易穿透 酸中毒、缺氧、低血糖和脑膜炎等可影响血脑屏障 (三)药物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量子力学教学课件 chapter2.ppt
- 量子力学教学课件 chapter-3,4,7.ppt
- 量子力学教学课件 QM.pdf
- 量子力学教学课件 QM-20141203.ppt
- 廖敦明《有限差分法基础》1 第一章 有限差分法 基础.pdf
- 廖敦明《有限差分法基础》第2章 数值模拟方法概述.ppt
- 廖敦明《有限差分法基础》第4章-温度场数学模型与数值求解.ppt
- 廖敦明《有限差分法基础》第5章-温度场模拟软件.ppt
- 廖敦明《有限差分法基础》第6章-流动场数学模型与数值求解.ppt
- 廖敦明《有限差分法基础》第7章-流动场模拟软件.ppt
- 临床药理学教学资料 临床药理学第三章治疗药物监测.ppt
- 临床药理学教学资料 临床药理学吴铁第五章 联合用药与药物相互作用.ppt
- 临床医学概要教学资料 5肺结核病.ppt
- 临床医学概要教学资料 21章第5节-外科营养-2015年秋季本科生使用.ppt
- 临床医学概要教学资料 21章第6节外科感染-2015年秋季本科生使用.ppt
- 临床医学概要教学资料 22章第4节3.腹部损伤.ppt
- 临床医学概要教学资料 22章第四节泌尿系损伤.ppt
- 临床医学概要教学资料 22章第一节烧伤.ppt
- 临床医学概要教学资料 第9章第3,4节阑尾炎直肠与肛管疾病.ppt
- 临床医学概要教学资料 第四节 冠心病.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