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学教学课件 外科感染.pptVIP

  1. 1、本文档共5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外科感染 Surgical Infection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外科教研室 张 继 民 MD.PhD 外科感染的分类 (一)按病菌种类及病变性质分类 Nonspecific infection:通常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大肠埃希氏菌等引起。如各种浅表性感染、淋巴结炎、乳腺炎、阑尾炎、腹膜炎等 Specific infection:由特异性病原体引起的具有独特病变的感染。如结核、破伤风、气性坏疽等 外科感染形成的主要因素 (一)病菌的致病因素 1.细菌粘附因子:荚膜、微荚膜 2.致病菌数量要达到一定数量 3.细菌的胞外酶、内外毒素等 (二)宿主的抗感染免疫 天然免疫: ● 宿主皮肤和黏膜屏障 ● 吞噬细胞与NK细胞 ● 补体(complement) ● 细胞因子(cytokines) 获得性免疫: ● T细胞免疫应答 ● B细胞免疫应答 ● 免疫记忆 局部情况: ● 皮肤粘膜屏障缺损 ● 体腔内导管处理不当 ● 管道阻塞内容物淤积 ● 异物与坏死组织的存在 ● 局部组织血运障碍 全身情况: ● 严重损伤、大面积烧伤、休克等 ● 各种慢性疾病致营养不良、贫血、低蛋白血症 ● 使用化疗药物、肾上腺皮质激素、 放射治疗等可降低抗感染能力 ● 高龄、年幼、抵抗力差 ● 先天或后天免疫功能缺陷(AIDS) 预 防(1) 1、防止病原微生物侵入 ① 注意个人和环境卫生,减少微生物滞留 ② 及时、正确处理新鲜伤口 第二节:浅表化脓性感染 疖(Furuncle) 疖:单个毛囊的 化脓性感染 疖病: 不同部位同时发生疖或在一段时间内反复发生疖 痈(Carbuncle) 急性蜂窝织炎(Acute cellulitis) 疏松结缔组织的急性化脓性感染 丹毒(Erysipelas) 皮肤网状淋巴管的急性感染 急性蜂窝织炎 侵犯部位 皮下、深部结缔组织 致病菌 链球菌、金葡萄、厌氧菌等 局部症状 红或暗红、中央重、边缘不清 肿胀 重、中央可坏死 疼痛 胀痛、跳痛 化脓 有 反复发作 无 丹毒 面、小腿、皮内网状淋巴管 ?-溶血性链球菌 鲜红、中央淡,周边清 轻、边缘高出皮肤 灼痛、面部尤重 无 有、使皮肤增厚 急性淋巴结炎和淋巴管炎 acute lymphadenitis and lymphangitis 细菌侵入淋巴 流所至,部位 多在颈部、腋 窝、腹股沟。 病原菌多为乙 型溶血性链 球菌、金葡菌 第三节 手部急性化脓性感染 ● 甲沟炎 (paronychia) ● 脓性指头炎 (felon) ● 手掌侧化脓性腱鞘炎 (tenovaginitis) ● 滑囊炎 (bursitis) ● 掌深间隙感染 第四节 全身性外科感染 过去全身性感染包括毒血症、菌血症、脓毒血症和 败血症,目前常用脓毒症和菌血症 ● 脓毒症(Sepsis): 具有全身炎症反应、有体温、脉搏、呼吸等明 显改变的外科感染。 ● 菌血症(Bacteremia): 临床有明显感染症状、血培养检出病原菌。 临床表现 ● 寒战、高热、或低温 ● 头痛、呕吐、腹胀、意识改变 ● 心率快、脉搏细数、呼吸困难 ● 肝脾肿大、黄疸等 ● 严重出现感染性休克或MODS 治疗原则 ● 彻底处理原发病灶(切除、引流) ● 大量有效抗生素 ● 支持、对症处理:纠正水电解质、 酸碱平衡失调,降温,控制糖尿病 预防并发症,尤其二重感染。注意 新症出现,抗休克 第五节 芽胞厌氧菌感染 破伤风(Tetanus):创伤后发生的由破伤风梭菌引起的一种特异性感染 ● 病因:深部伤口污染破伤风梭菌、局部合并其它细菌感染造成厌氧环境 临床表现 ● 潜伏期:一般为6-12天 ● 前驱症状:咀嚼肌痛,张口困难 ● 典型症状:肌紧张性收缩伴阵发性痉挛 苦笑面容、角弓反张 ● 死亡原因:窒息、心衰、肺部并发症 破伤风的苦笑面容 预 防 ● 正确处理伤口,避免局部形成厌 氧感染环境。 ● 自动免疫:注射破伤风类毒素。 ● 被动免疫: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第六节 外科应用抗生素

文档评论(0)

12435956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文档有任何问题,请私信留言,会第一时间解决。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3023136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