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七章细菌的抗药性
一、细菌的多重耐药
1.1 细菌感染
1.2 细菌耐药机制
1.3细菌耐药的防治
二、应用Mu转座重组技术研究铜绿假单胞菌抗药性相关基因的功能
2.1 Mu转座技术
2.2细菌功能基因组分析
一、细菌的多重耐药
细菌的抗药性又称耐药性,一般是指细菌与药物多次接触后,对药物的敏感性下降甚至消失,致使药物对耐药菌的疗效降低或无效。
2008年《科学》杂志在“细菌的反击”一文中曾这样描述:1943年青霉素大规模使用,1945年院内感染的20%金黄色葡球菌对其产生抗性;1947年链霉菌素上市,同年该药耐药菌出现;1952年四环菌素上市,1956年其耐药菌出现;1959年甲氧西林上市,1961年其耐药菌出现;1964年头孢噻吩上市,1966年其耐药菌出现;1967年庆大霉素上市,1970年其耐药菌出现;1981年头孢噻肟上市,1983年其耐药菌出现;1996年,发现万古霉素耐药菌;2001年利奈唑胺上市,2002年其耐药菌出现。此后数年里,仅有达托霉素等寥寥数种新型抗生素问世。
1.1 细菌感染
菌种改变: G-比例增加: 肠杆菌科
葡萄糖不发酵
(绿脓、不动、产碱)
耐药葡 : MRSA、MRSE
耐药性加重: β-内酰胺酶: ESBLs
氨基糖甙类钝化酶
常见革兰阳性球菌耐药率
常见革兰阴性细球菌耐药率
连续7年分离的最常见革兰阴性菌(株数)
革兰氏阴性菌本身对抗生素存在多种耐药机制。(1)它既具有不能渗透抗生素的物理屏障; (2)也可以通过“外排系统”泵出胞内抗生素;(3)抗生素结合的靶点还易发生变异;
(4)还能够产生分解抗生素的特异性酶。
正是革兰氏阴性菌的多重耐药机制,使它在临床上逐渐成为“百毒不侵”的超级耐药菌
耐甲氧西林的金葡菌(MRSA)
MRSA是多重耐药株,早期就发现它对青霉素、四环素、链霉素、红霉素、林可霉素及氨基糖甙类等耐药。90年代后,全世界各个国家MRSA已上升为62%。而且在耐药谱方面新的MRSA更为广泛,包括了广谱、超广谱β-内酰胺类、氟喹诺酮类、氨基糖甙类、碳青霉烯类等。
耐万古霉素的屎肠球菌(VRE)
万古霉素(Vancomycin)属于多肽类抗生素。来自东方链霉菌(Streptomyces Orientalis)或土壤丝菌属(Amycolatopsis Orientalis)的糖肽类抗生素。九十年代以来一直被国际抗生素专家誉为“人类对付顽固性耐药菌株的最后一道防线”。
肠球菌对万古霉素耐药初见于1988年,肠球菌对万古霉素的耐药率在美国已从1989年的0.8%增加到1993年13.3%
目前,肠球菌耐药谱愈来愈广泛,表现为高水平耐青霉素,高水平耐氨基糖甙类及耐万古霉素,屎肠球菌比粪肠球菌要严重得多。
肠球菌的多重耐药性很严重,它可包括因产生过量的PBP和合成大量β-内酰胺酶,出现高水平耐青霉素。产生各种修饰酶,而耐氨基糖甙类抗菌素及耐万古霉素。
肠球菌耐药基因通过质粒、转座子播散。在体外试验中已证明能成功转移给链球菌、乳酸球菌、单核细胞李斯特菌,特别重要的是金黄色葡萄球菌。所以必须努力控制多重耐药株的播散.
1.2 细菌耐药的主要机制
灭活酶产生
孔蛋白改变,细胞壁/膜 通透性改变
抗生素靶位点改变
抗氧化作用
1.2.1灭活酶的产生
?-内酰胺酶: 最主要的灭活酶,目前已发现300多种
氨基糖苷类钝化酶:
包括磷酸转移酶、乙酰转移酶和核苷转移酶
氯霉素乙酰转移酶
其它:磷霉素、红霉素乙酰化酶
林可霉素、克林霉素乙酰化酶
临床关注的主要?-内酰胺酶
超广谱?-内酰胺酶 (ESBLs)
高产头孢菌素酶 (AmpC酶)
碳青霉烯类酶 (金属酶及2f组
?-内酰胺酶)
由质粒介导的2be类?-内酰胺酶
除了能水解青霉素类和----二代头孢菌素外,还能水解三代头孢菌素及单环?-内酰胺类氨曲南
被?-内酰胺酶抑制剂如克拉维酸(CA)所抑制
产ESBLs细菌是院内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之一
Sirot D. J Antimicrob Chemother 1995;36:19
1.2.1.1 超广谱?-内酰胺酶extended-spectrum ?-lactamases, ESBLs
产ESBLs菌株的耐药特点
细菌一旦产生此类酶,临床上对所有青霉素类、头孢类(1-4代)和单酰胺类抗生素耐药,而对碳青霉烯类和头霉烯类较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玉米保护性耕作水肥一体种植技术规程.pdf VIP
- DB2203_T 6-2023 玉米秸杆覆盖条耕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规程.pdf VIP
- J16J156 被动式低能起居住建筑节能构造.docx VIP
- 车辆租赁服务项目实施方案及保证措施.docx VIP
- ISO1940-1机械振动-恒定(刚性)状态下转子的平衡质量要求第1部分:平衡公差的规定和验证.pdf VIP
- J10J123 住宅厨房卫生间ZDA防火型排气道.docx VIP
- J12Z605 混凝土排水管道基础与接口.docx VIP
- J14J141 聚苯暖砖现浇混凝土填芯墙体构造.docx VIP
- J14J144 WG建筑刚性防水与混凝土抗震构造.docx VIP
- 肿瘤患者的饮食指导.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