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鸦片战争【人教版】学案
第10课 鸦片战争
编制:山西省交城中学 孟成 审核:孙慧娟 学时:1学时 编号:1.10
【阶段特征】:1840年鸦片战争的爆发,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走向,揭开了近代中国百年屈辱史,中国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抗争和对国家道路的不懈探索。鸦片战争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课标要求】:列举两次鸦片战争期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学习重点】:两次鸦片战争发生的背景、原因丧失的主权及对中国的影响分析中国战败的原因。分析两次鸦片战争的影响认识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1)18世纪中后期英法美相继开展工业革命,为争夺原料产地与世界市场,加紧对外侵略扩张。
(2)清朝统治下的中国,依然处于落后的封建统治之下: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政治腐败,军备废弛,财政困难,闭关锁国。
(3)在当时的中英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为扭转对华贸易逆差,打开中国的市场,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
(4)1839年6月,林则徐在广州虎门销烟,成为英国发动侵略战争的借口。
2、经过:1840年6月~1842年8月。
(1)第一阶段:1840年6月至1841年1月,除广东外,清政府总体上持消极抵抗的态度。
A.1840年6月,英军封锁珠江口,鸦片战争爆发。
B.1840年7月,英军进攻厦门,未能得逞;继续北犯浙江,攻陷定海。
C.1840年8月,继续北犯,抵达天津,向清政府提出照会。
D.1840年9月,道光皇帝任命琦善为钦差大臣,办理中英交涉;将林则徐、邓廷桢革职查办。
E.1840年11月,中英双方在浙江签订停战协定。
F.1840年12月,琦善与英军开始谈判,英军进一步施压,想迫使琦善答应侵略要求。
G.1841年1月,英军发动突袭,攻占虎门大角、沙角炮台,副将陈连生、陈举鹏父子及600余官兵壮烈殉国。不久,英军占领香港,中英谈判终止。
(2)第二阶段:1841年1月至1841年5月,清政府虽对英宣战,但并无真正抗战的决心。
A.1841年1月,清政府正式对英宣战,道光皇帝将琦善革职拿问。
B.1841年2月,英军进攻虎门炮台,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与400余将士壮烈殉国,炮台陷落。
C.1841年5月,英军炮轰广州城,三元里人民自发组织抗英斗争;5月27日清军将领奕山与英军签订《广州和约》。
(3)第三阶段:1841年8月至1842年8月,英军以浙江为进攻的重点,以武力迫使清政府就范。
A.1841年8月,英军进攻厦门。总兵江继芸力战阵亡,不久,厦门陷落。
B.1841年9月,英军北犯定海,总兵葛云飞、郑国鸿、王锡朋与5000守军壮烈殉国,定海失陷。
C.1841年10月,英军进攻镇海,镇海失陷,钦差大臣、两江总督裕谦投水自尽。不久,浙江宁波也失陷。
D.1842年5月,英军退出宁波与镇海,集中兵力进犯浙江两省的海防重镇。
E.1842年6月,英军侵入长江,攻打吴淞炮台,年近七旬的江南提督陈化成率5000余名官兵坚守炮台,身负重伤,英勇战死。宝山、上海相继失落。
F.1842年7月,英军进攻镇江,副都统海龄与4000余名守军全部战死,镇江失陷。
G.1842年8月,英军侵入南京下关江面,扬言攻城,清政府答应侵略者的全部要求。
3、结果:1842年8月,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的条约——《南京条约》。
(1)内容:
A.割香港岛给英国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允许英国人在通商口岸设驻领事馆中国向英国赔款2100万英国在中国的进出口货物纳税,中国与英国共同议定英国商人可以自由地与中国商人交易,不受“公行”的限制(丧失贸易主权)享有领事裁判权,英国人在中国犯罪可不受中国法律制裁
2、借口:英国利用“亚罗号事件”,法国借口“马神甫事件”。
3、经过:1856~1860年。
(1)1856—1858年,英法联军进攻广州城。1858年,清政府与英法两国签订《天津条约》。
(2)1858—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1860年,清政府与英法两国签订《北京条约》。
(3)俄国趁火打劫:1858年《瑷珲条约》;1860年《北京条约》;1861年《戡分东界约记》;1864年《戡分西北界约记》。通过上述条约,沙俄共侵吞中国约15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
4、影响:
(1)政治上,它使中国损失了更多的主权和领土,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进一步加深;外国公使驻京加强了对清政府的影响和控制清朝统治者投靠外国侵略者,开始成为他们的附庸与工具,公开勾结,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经济上,外国侵略势力扩张到中国沿海各省,并伸向中国,方便了列强倾销商品,掠夺廉价原材料和劳动力,使中国受到资本主义经济的侵略性冲击。鸦片贸易合法化、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