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一部分第一章第一熟语、成语运用练习教程.ppt

2016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一部分第一章第一熟语、成语运用练习教程.ppt

  1. 1、本文档共1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6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一部分第一章第一熟语、成语运用练习教程

第二课时 熟语、成语;熟语是语言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为人们所熟悉、一般不能任意改变其结构的定型的词组或句子,包括成语、谚语、歇后语、惯用语和格言等。要准确、快速解答熟语题,一方面要多积累,正确理解熟语;另一方面要掌握高考熟语题的常见命题设误角度,掌握辨析技巧。;望文生义,即只按照字面意思来理解成语的含义,不了解成语的确切含义,仅从字面上去牵强附会,造成不确切的理解,从而做出错误的判断。;【错因分析】 此处属望文生义。“不寒而栗”指不寒冷而发抖,形容非常恐惧。而此句中是说凛冽的北风使人冻得发抖,显然不恰当。;【错因分析】 此处属望文生义。“风声鹤唳”形容惊慌疑惧。而此句中用来描写小镇春天的景物,写风的声音和鹤的叫声,显然不恰当。;【错因分析】 此处属望文生义。“不名一文”,指一个钱也没有,也说“一文不名”“不名一钱”。名,占有。而此句中用来说没有价值,显然不恰当。;避免望文生义要抓关键语素,看清比喻义 望文生义,是成语运用题中最容易出现的错误之一。解题时,要想避免望文生义,应从如下方面入手: 1.要正确理解成语中的某些关键语素。如[典例3]中“不名一文”的“名”是这个成语中的关键语素,是“占有”之意。;2.要在理解原意的基础上,正确理解成语的比喻义。如[典例2]中的“风声鹤唳”来源于“淝水之战”,本意指风声与鹤的叫声。但是,它在原意的基础上已经形成了自有的比喻义,指“溃兵听到风声与鹤的叫声都疑心是追兵,形容惊慌疑惧”,如果再用原意解释就属于望文生义了。;3.不用表面意思来理解成语和语境,而要抓住成语的深层含义和具体语境。如[典例1]中的“不寒而栗”,表面意思是“不寒冷而发抖”,发抖的原因是“非常恐惧”,而非“天气寒冷”。;答案 × “登高自卑”指登高山从底下开始,比喻事情循序进行。此处属望文生义。;答案 √ “让枣推梨”指兄弟互相谦让友爱。符合语境。;答案 √ “不足为训”不能当作典范或法则。其中“训”的意思是准则。语境信息“醉酒驾车而触犯法律的行为”。此处符合语境。;答案 × “江河日下”江河的水天天向下游流,比喻情况一天天坏下去。语境信息“诗意油然而生”。此处属望文生义。;【积累归纳】 望文生义是对成语关键字词理解不准确造成的。请识记下列成语中关键字词的意思:;有些成语只适用于描述特定的人或事,有特定的指向性,命题者常常故意偷梁换柱,张冠李戴,把使用的对象、特定的指向性有意弄错。;【错因分析】 此处属误用对象。“倚马可待”形容文思敏捷,写文章快。而此句中却用来形容书法家书写书法作品,显然用错了对象。;【错因分析】 此处属误用对象。“反戈一击”比喻掉转头来反对自己原来所属的或拥护的一方。指向自己内部,而不指向敌对一方。而此句中是说“蓝军转变劣势,反击对方”,显然用错了对象。;【错因分析】 此处属误用对象。“劳燕分飞”比喻人别离(多用于夫妻)。而此句中说“经销商”与“地板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不合作、分开,显然用错了对象。;使用成语要弄清对象,注意搭配 一些成语有其常用或固定的适用对象,如果任意使用就容易用错对象。考生在解题时,应从如下方面入手: 1.弄清成语含义,注意常用范围。有些成语的含义中包含着适用对象,我们应该牢记这些适用对象,防止出现扩大范围或误作他用的错误。如[典例5]中的“反戈一击”,适用范围是“自己的阵营”。;2.弄清成语固定的适用对象。有些成语有自己固定的适用对象,如果把握不准,就容易犯张冠李戴的错误。如[典例6]中的“劳燕分飞”,其固定的适用对象是夫妻。 3.注意搭配对象。如[典例4]中“倚马可待”的搭配对象一般是写文章,例句中用来形容书写书法作品,显然是错误的。;答案 × “历历在目”形容景象或事物的面貌清清楚楚地出现在眼前。此处用错对象。;答案 × “呼之欲出”指画得十分逼真,一叫就会出来似的。也泛指文学作品对人的描写十分生动。语境信息“立体报纸受到追捧”。此处用错对象。;答案 × “方寸之地”用来指人的内心。语境信息“地域狭窄”“物产匮乏”。此处用错对象。;答案 × “信手拈来”指随手拿来,多形容写文章时词汇或材料丰富,不费思索就能写出来。语境信息“将……垃圾集中处理”。此处用错对象。;【积累归纳】 容易因使用对象不当而误用的熟语;题型三 因不合语境而致误;【错因分析】 此处属不合语境。“当仁不让”泛指遇到应该做的事,积极主动去做,不退让。而此句说的是我国跃居全球网络商品零售榜首,“当仁不让”用在此处不合语境,应用“当之无愧”。;【错因分析】 此处属不合语境。“叹为观止”指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极点。而此句说的是普通人看到高昂的票价而“感叹”,显然不恰当。;【错因分析】 此处属不合语境。“与人为善”原指赞助人学好,现多指善意帮助别人。而此句中用来总结“待人和气、言语文明、耐心细致等”美德,与“善意帮助”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