斧头,还是剑?(外一篇).doc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斧头,还是剑?(外一篇).doc

PAGE  PAGE 8 斧头,还是剑?(外一篇)   如果有人问你,假如你在森林里要砍伐一棵大树,你会选择什么样的工具?   用锋利的斧头。   如果有人问你,当你在古罗马的大斗兽场上独自面对一头猛兽,你会选择什么样的武器?   用锋利的宝剑,而不能用斧头。   这些道理大概连七八岁的小孩子都会明白,但在我们中国的“有识之士”眼中,答案很有可能会走样。因为中国人好像喜欢的是斧头,而不是剑,神奇吧?   斧头的优点是稳重笃实,一砍一个口子;剑的优点则是轻灵玄妙,轻轻一刺就直抵要害。   如果你只有一小块质地优良的精钢,你会把它打造成一把斧头,还是锻造成一把宝剑?   这是个两难问题:斧头有斧头的用场,剑也有剑的用武之地。   砍树只能用斧头,跟猛兽搏斗只能用剑。两者不能换过来用。事倍功半还是小??,最怕一弄不好还会“反误了卿卿性命”。   我想,今天中国教育界一直积极地要培养的所谓“全才”,只不过是把斧头(中国几千年来好像没出过真正的全才,偏才倒是出了一大摞子);而受排斥的“偏才”才是一把锋利的宝剑。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有一段最著名的话。第一句就是“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生命是有限的,我不想多言,这个道理谁都知道;但是,到底有没有人知道人的精力也是有限的呢?   厚此,只能薄彼。一个人一辈子的精力,就像是一块固定的精钢,人和人之间的差距只表现在这块钢对不同的人有大小之分,但具体到每一个人而言,自己那块钢则是大小固定的。我们所能做的,就是根据社会及自身的需要把它打造成各种工具而已。   也许你看过打枪,子弹里的火药爆炸,巨大的推力赋予小小的子弹头以雷霆万钧之势,因为势不可挡,所以能入骨三分。但是你想想,如果这么点火药产生的推力用来发射一个大秤砣,说不准连两尺开外的一只小麻雀也打不死。“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一种英雄气短的悲壮。   全才之梦遥不可及,因为全才就是神。但我们都不是神,也不是当神的料。   中国人普遍“过于”重视基础。的确,基础越牢越是好事,打个比方说,“豆腐渣工程”彩虹桥就害死过不少人。但是人不是桥,人不能像桥一样是“你灌输我接受”的死板之物,不能够类比,我们所追求的基础必须得以时间、精力等的巨大耗费为代价,更何况我们不能不接受许多人为的荒谬的多余的“基础”。   徐志摩、雪莱、拜伦、顾城、海子,还有更多,死时都没有超过40岁,他们都是一把把锋芒毕露、光可鉴人的宝剑,具有出众的文学才华。然而,在一切遵循实用原则的当代,在我们一些人眼中也许是没多少作用的“朽木”也说不定呢?   ――比方说,顾城只上过小学,不会算什么数学题,也不会English,他却是当代中国最最出色的几个诗人之一。――怎么解释呢?   不是奇迹,除了他们有一定天分外(事实上我们当今的许多人的天分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就是在于他们能最大程度地利用自身优势,将自己尽早地打造成宝剑罢了。   中国的教育往往因为一厢情愿地强调基础教育,而使形式主义泛滥成灾。最近听说中国教委作了一项调查,令人震惊的是大学生们觉得有80%的课程纯粹是不痛不痒没多大用处――当然为了及格也不能不学。我们有多少如金岁月都消磨在了“为了忘却的学习”上了?   我并不否定有一定基础的重要意义。但我们错得太多的就是――形而上学地强调基础,过于追求基础的重要性了,人们做的“无用功”太多了。就像军训时,目的地只是你左边的两米处,你却听从命令从右边拐了个几百米才安全抵达――南辕北辙,纯属浪费!   总而言之,要斧头,还是要剑,得看目的而定。但是我们的教育专家常常忽略的是剑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中国人总是强调整体意识,强调团结,这没有错,人多力量大嘛。纠集几十把斧头对一棵大树一顿乱砍,这棵树还能不马上明哲保身乖乖趴下?但是我们应该更要看到,有不少事情是――人一多就乱,一乱就败。也就是说,有不少事情不是集体所能完成的,只有个人才能完成得最好。   比如攻克哥德巴赫猜想的陈景润,给他再多的人马也是于事无补;   比如中国要争取一个诺贝尔文学奖(泱泱大国没人拿这个奖面子上真是挂不住),也只能靠某个最优秀的作家,而不是一大群人。   我曾经听说过一个故事――法国的某报悬赏提了一个问题:博物馆失火了,你只来得及抢救一幅名画,那你会挑哪一幅?答案五花八门:最昂贵的,自己最喜欢的,最古老的,最暴露的,等等。但是最终得奖的是一个名作家的回答:抢救离出口最近的那一幅画。   与其对着相距万里的月亮垂涎三尺,不如吃你面前的月饼;与其向往遥不可及的全才(凡要求我们成为全才者都该自省,因为他们实际上没有一个是全才),不如去伪存真去粗取精,把精力集中起来做个具有特殊才能的人。   人生的目标有好多,但最明智的是,追求最有可能实现的那个。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